•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历史中的非暴力政权更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07:40:00 来源:戏说三国

纵观中国历史,几乎每个朝代的末年总是伴随着大规模农民起义,然后是战乱和浩劫,给人民和经济带来巨大的灾难,新势力往往通过武力推翻腐败衰弱的旧政权,建立百废待兴的新政权,这种交接充满了血腥。

但也有几次特例在新旧朝代之间出现了“和平交接”,虽然这种情况大都是前朝重臣或外戚独揽大权,然后篡位新政的,但至少避免的了生灵涂炭和战乱灾祸,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8年:西汉--新朝。自从汉宣帝(因送昭君出塞而出名)死后,西汉政权便为外戚所把持,年幼的皇帝成了傀儡,朝政混乱,国力日衰,所以才被王莽给篡了政权。不过在西汉214年(公元前206-公元8)历史中,发展和兴盛的时间占了170多年,衰败的时间不长,而且也没有出现过大的战乱和灾祸,人民基本能够安居乐业,经济得以稳定发展,这在历史其他朝代中是很少见的。

中国历史中的非暴力政权更替

二、265年:曹魏--西晋。曹魏经过司马懿父子的数年经营,在末期还能灭掉蜀国,足见当时曹魏的国力并不弱,这也为后来西晋能灭掉吴国,并出现晋武帝司马炎粉饰的“太康之治”打下了基础。

三、420年:东晋--南朝宋。这是一次最典型的和平过渡,据《晋书.刘裕传》记载,在东晋末年,建康一带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景象,甚至强于东晋前期,足见刘裕的治国才能,不当皇帝实在亏,这也为后来宋刘义隆的“文嘉之治”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史中的非暴力政权更替

四、581年:北周--隋。以前说过,北周武帝雄才大略,灭掉北齐,统一北方,国力渐强,没想到自己的儿孙却不争气,才让杨坚老儿给拣了便宜,一统中国。

中国历史中的非暴力政权更替

五、690年:武周--唐。这个有点牵强,因为武周算不算一个真正的朝代,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但帝王年表中并没有将武周单列出来,看来还是算作了唐的一部分。不过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能在兴盛时期搞大唐的和平演变,的确还是有手段的。

六、937年:吴--南唐。两个都属于五代十国中偏安江南的小国,所以这次更替在历史上就没有那么有名。而徐温、徐之浩父子早已把持吴国政权多年,所以后来建立的南唐成为十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相继灭掉闽、楚等周边小国,一度称霸江南,只可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最后败在了子孙手中,南唐也因李煜这个亡国之君而出了名。

七、960年:后周--宋。情况和隋代北周差不多,只是来的更突然一些,以致于朝廷大臣、平民百姓还没反应过来,就改朝换代了,这是迄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朝代的和平演变,也可能是最顺利的一次了。

另外还有曹魏代东汉,后梁代唐,表面看起来曹丕、朱温都是“和平接收”政权,但实际上东汉经历了黄巾军大起义、董卓之乱,唐经历了黄巢起义的打击,皇帝变成了傀儡,两个政权早就已名存亡了,被取代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且两个朝代的末年群雄并起,战乱纷争,灾祸连连,也不应该算是和平交接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宋与西晋对待前朝态度的对比
...各种手段压制和消灭朝廷内外的反对势力的前提之下采用非暴力的政治手段(即禅让)来实现改朝换代的目标。但是西晋代魏,承认取自于魏,刘宋代东晋而不承认东晋,其实都是为了突出自己政权
2024-01-09 18:34:00
汉朝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失去政权,又重新夺回政权的朝代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很多国家建立又灭亡。整个世界形成了一种合在一起长久了就会分开,但是分散久了又会重新合在一起的局面。从一个朝代的建立、发展、兴盛,再到他最后的腐朽、衰败、灭亡。
2022-12-28 18:35:00
如何判定中国古代朝代是否为正统?就看这三点
按照史学界的传统,中国古代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判定正统王朝也是从夏朝开始,一般来说,史学界认定的正统王朝有以下朝代: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秦朝、西汉、新朝、东汉、曹魏、西晋、东
2023-07-26 13:38:00
西辽:被忽视的强大政权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就是上学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课本对南宋的历史介绍得十分丰富,历代国君,军事政治,版图变迁等等,极致详尽。可与南宋处在同一时期的中亚霸主西辽,在课本上却只是寥
2023-11-07 06:48:00
中国历史上的“三无”朝代是哪个呢
中国历史上的“三无”朝代,无人敢写、无人敢拍、甚至无人讨论之前的一段时间特别流行古装剧、穿越剧,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剧作的背景大多放在清朝,唐朝,宋朝等大众认知比较多的时代
2023-02-17 13:25:00
司马氏篡权建立的晋国,为什么被说是历史上最差的朝代?
...。不说对强汉盛唐的称颂了,因为这两朝几乎代表了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单单论争议颇多的明清,也有很多足以拿给人们骄傲的地方。然而每每提起晋朝,大多数人都还是以“中国古代历史上
2023-01-22 15:50:00
聊聊陈寿撰写《三国志》的匠心
...是有胆量的。尽管汉魏移鼎,乃至魏晋相替,台面上皆系非暴力的政权更迭,但终究是以臣凌君,得国不纯,这也就成为统治者的道德法理软肋。陈寿是晋朝的官,而晋又是承袭曹魏而统一全国的。
2023-07-24 21:57:00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朝代,而我们大多数人所熟知的,都是像秦皇汉武时代的秦朝和汉朝,又或者是唐宗宋祖时期的唐朝和宋朝,还有只会弯弓射大雕的元朝。又或者是距离我们较近的明朝和清
2023-10-16 16:16:00
古代政权为啥都用“朝”,而不是“国”
...名字。在《三国演义》里,中原地区在三国时期,就称为中国,指代的就是一个地名。用“国”指代小区域这种观念,还是源自春秋战国时期,那时中原地区最多有120余个诸侯国,那么小的地方
2024-02-07 18: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