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明前茶
在苏州乡间,我们一行偶遇回故乡创办生态农庄的大学同学。
20多年未见,布衣布鞋的老同学十分热情,他取出一个巨大的砂锅,要为我们做苏州的老派菜五件子。这是从前富裕人家过年才会吃的菜,要用麻鸭、跑山鸡、猪肚、黑猪蹄髈,外加一块五花咸肉做成。老同学将食材以葱姜按摩20分钟,飞水后,放入这个巨大的砂锅,加足山泉水,什么作料都不放,只加一点绍兴黄酒。盖上砂锅盖,开启大火,此时,精彩段落来了——只见他取出本白色的老粗布一长条,将它像麻花一样扭转,然后就像给砂锅戴围脖一样,将砂锅盖子的边缘紧紧包裹。这样,在漫长的焖煮时间内,只留砂锅盖上一个微小的出气孔消去过高的气压,整个砂锅聚满鲜醇之气,几乎一点都不走漏。
五件子的烹饪,诀窍无他,只是大火烧开,小火慢煨,静心等待。五种食材的鲜、浓、香、醇、厚,在4个小时内被充分地激发、酝酿、交融,最终开锅时,浓香扑鼻,汤清似水,隔壁院落里的狗都在兴奋地吠叫。
老同学说:很多事儿,就像煨五件子一样,奥妙无他,就是要耐下性子,绝对不可中途揭开盖子,让它走了气。王阳明曾这样记录乡下人酿好酒的准则:“人家酿得好酒,须以泥封口,莫令丝毫泄漏,藏之数年,则其味转佳。才泄漏便不中用,亦此意也。”也就是说,在事物酝酿转化的过程中,需牢牢守住其元气,不能泄露,方能成就一坛精华。
此中道理,有经验的作家和艺术家应该也心知肚明。当年,在俄国彼得堡流行着一种沙龙传统,许多二流的诗人与小说家热衷于参加这种聚会,认为分享还处在混沌状态的灵感,有利于互相启发,从而找到创作的捷径。列夫·托尔斯泰也曾参加过这样的沙龙聚会,但他迅速地意识到,在酝酿真正的史诗型写作时,这种“分享灵感”的方式所带来的伤害性。于是,婚后,他在自家庄园里完全蛰伏了下来,准备创作一部巨著。在那里,他开始了将灵感转化为小说的漫长旅程。
一开始,关于创作的各种思考在托尔斯泰的大脑里盘旋,他尝试从不同的方向突破,光是小说的开头就写了15个,但每个开头,在写到小说众多人物的出场时,他就感觉力气用尽,再也推进不下去。此时,他蛮可以驾着马车,回到彼得堡的文学沙龙上去,尝试询问他人,另辟蹊径。然而,他拒绝这样做,在沉闷的高压下,他一日日去庄园的林间漫步,坐在老树桩上,以树枝刮掉长靴上的泥土,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让他心目中的人物以极其自然的方式涌现。
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开头:宫廷女官的沙龙宴会。沙龙宴会犹如一个精彩纷呈的戏剧舞台,一下子召唤并聚集了大部分的小说人物;沙龙宴会又如同一盏明亮的探照灯,从不同的角度扫描,照亮了这些人物的部分特质;此外,衣香鬓影的沙龙宴会还是一个时代的生动缩影,出入其间的人物带着他们各异其趣的衣饰隆重登场,喝酒、寒暄,议论欧洲当下的形势,各种时代特质与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这里生动地奔涌出来。
这个开端终于像一把火,点燃了小说创作长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盏马灯。3年的离群索居与艰苦创作,到1866年,作品第一个完整的稿样终于完成……此时,原先那个彼得堡文坛上的新星,已经很久没有露面了,他被屡屡问询,也被暗暗讥嘲,而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理睬这些议论。他反复雕琢小说的各个部分,还补充了大量新的章节。他像一个脾气狂暴的画家一样,用小铲刀用力刮掉某些段落的文字,一一重写,改写的文字互相串行,恐怕时间一久,连作家本人也无法辨认修改的逻辑性。为了破解托尔斯泰难以辨认、修改得密密麻麻的五千多页手稿,他的夫人索菲亚·别尔斯也不得不卷入这场“力拔千钧的工作”,她将这部小说不停顿地誊写了7遍,抄得中指上都磨出了茧。
最后,这部原本题名为《美妙的结局人人称心如意》的小说,在它坚忍不拔的酝酿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有了交响乐般的气魄与力度,有了历史画卷般的纵深度与宽广度,它变成了《战争与和平》。
这部史诗性长篇小说的创作旅程,充满了高密度的压力,仿佛是将一颗心浸沐在滚烫的蒸汽浴中,与外面的冷风呼号、大雪遍地的环境完全隔绝。它逼出了托尔斯泰作为小说家紧密又均匀的架构能力,逼出了他作为社会观察家秋毫毕现的洞察力,他从此被誉为“文坛的雄狮”。
抵达目标前的努力都充满了漫长的挣扎,泄去心气的漏风口举目可见。但成功的秘诀恰恰是“不可走了气”。从这一点来说,创作者都需有一段自我求索的孤独旅程,不求人理解,不向人解释,不急于呈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06: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