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不可走了气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9 06: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明前茶

在苏州乡间,我们一行偶遇回故乡创办生态农庄的大学同学。

20多年未见,布衣布鞋的老同学十分热情,他取出一个巨大的砂锅,要为我们做苏州的老派菜五件子。这是从前富裕人家过年才会吃的菜,要用麻鸭、跑山鸡、猪肚、黑猪蹄髈,外加一块五花咸肉做成。老同学将食材以葱姜按摩20分钟,飞水后,放入这个巨大的砂锅,加足山泉水,什么作料都不放,只加一点绍兴黄酒。盖上砂锅盖,开启大火,此时,精彩段落来了——只见他取出本白色的老粗布一长条,将它像麻花一样扭转,然后就像给砂锅戴围脖一样,将砂锅盖子的边缘紧紧包裹。这样,在漫长的焖煮时间内,只留砂锅盖上一个微小的出气孔消去过高的气压,整个砂锅聚满鲜醇之气,几乎一点都不走漏。

五件子的烹饪,诀窍无他,只是大火烧开,小火慢煨,静心等待。五种食材的鲜、浓、香、醇、厚,在4个小时内被充分地激发、酝酿、交融,最终开锅时,浓香扑鼻,汤清似水,隔壁院落里的狗都在兴奋地吠叫。

老同学说:很多事儿,就像煨五件子一样,奥妙无他,就是要耐下性子,绝对不可中途揭开盖子,让它走了气。王阳明曾这样记录乡下人酿好酒的准则:“人家酿得好酒,须以泥封口,莫令丝毫泄漏,藏之数年,则其味转佳。才泄漏便不中用,亦此意也。”也就是说,在事物酝酿转化的过程中,需牢牢守住其元气,不能泄露,方能成就一坛精华。

此中道理,有经验的作家和艺术家应该也心知肚明。当年,在俄国彼得堡流行着一种沙龙传统,许多二流的诗人与小说家热衷于参加这种聚会,认为分享还处在混沌状态的灵感,有利于互相启发,从而找到创作的捷径。列夫·托尔斯泰也曾参加过这样的沙龙聚会,但他迅速地意识到,在酝酿真正的史诗型写作时,这种“分享灵感”的方式所带来的伤害性。于是,婚后,他在自家庄园里完全蛰伏了下来,准备创作一部巨著。在那里,他开始了将灵感转化为小说的漫长旅程。

一开始,关于创作的各种思考在托尔斯泰的大脑里盘旋,他尝试从不同的方向突破,光是小说的开头就写了15个,但每个开头,在写到小说众多人物的出场时,他就感觉力气用尽,再也推进不下去。此时,他蛮可以驾着马车,回到彼得堡的文学沙龙上去,尝试询问他人,另辟蹊径。然而,他拒绝这样做,在沉闷的高压下,他一日日去庄园的林间漫步,坐在老树桩上,以树枝刮掉长靴上的泥土,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让他心目中的人物以极其自然的方式涌现。

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开头:宫廷女官的沙龙宴会。沙龙宴会犹如一个精彩纷呈的戏剧舞台,一下子召唤并聚集了大部分的小说人物;沙龙宴会又如同一盏明亮的探照灯,从不同的角度扫描,照亮了这些人物的部分特质;此外,衣香鬓影的沙龙宴会还是一个时代的生动缩影,出入其间的人物带着他们各异其趣的衣饰隆重登场,喝酒、寒暄,议论欧洲当下的形势,各种时代特质与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这里生动地奔涌出来。

这个开端终于像一把火,点燃了小说创作长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盏马灯。3年的离群索居与艰苦创作,到1866年,作品第一个完整的稿样终于完成……此时,原先那个彼得堡文坛上的新星,已经很久没有露面了,他被屡屡问询,也被暗暗讥嘲,而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理睬这些议论。他反复雕琢小说的各个部分,还补充了大量新的章节。他像一个脾气狂暴的画家一样,用小铲刀用力刮掉某些段落的文字,一一重写,改写的文字互相串行,恐怕时间一久,连作家本人也无法辨认修改的逻辑性。为了破解托尔斯泰难以辨认、修改得密密麻麻的五千多页手稿,他的夫人索菲亚·别尔斯也不得不卷入这场“力拔千钧的工作”,她将这部小说不停顿地誊写了7遍,抄得中指上都磨出了茧。

最后,这部原本题名为《美妙的结局人人称心如意》的小说,在它坚忍不拔的酝酿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有了交响乐般的气魄与力度,有了历史画卷般的纵深度与宽广度,它变成了《战争与和平》。

这部史诗性长篇小说的创作旅程,充满了高密度的压力,仿佛是将一颗心浸沐在滚烫的蒸汽浴中,与外面的冷风呼号、大雪遍地的环境完全隔绝。它逼出了托尔斯泰作为小说家紧密又均匀的架构能力,逼出了他作为社会观察家秋毫毕现的洞察力,他从此被誉为“文坛的雄狮”。

抵达目标前的努力都充满了漫长的挣扎,泄去心气的漏风口举目可见。但成功的秘诀恰恰是“不可走了气”。从这一点来说,创作者都需有一段自我求索的孤独旅程,不求人理解,不向人解释,不急于呈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06: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给索菲娅·安德烈耶芙娜及其子女拍发了一份电报,言明托尔斯泰命悬一线,滞留火车站站长奥佐林办公室中养病等情形。如果奥尔洛夫不拍那份电报,家人就无从打探沉疴在身的列夫·尼古拉耶维
2023-10-12 14:10:00
曹文轩在南京:文学性、故事性和人性,文学走遍世界的“护照”
...个品质上乘的故事的小说。”是什么保证了经过翻译后的托尔斯泰还是托尔斯泰?是故事。曹文轩认为,在文学海外传播的语境中,对好故事的追求应超越于对语言的关注,因为在翻译中,神韵、节
2023-09-05 21:18:00
酿成婚姻苦酒的,往往是“喋喋不休”四个字
...看《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忠告》中的故事。大文豪托尔斯泰夫妇曾经享受着生活的快乐,托尔斯泰名望非常大,他的追随者数以万计,财产、地位、荣誉,都是它的囊中之物,而它们也都是美
2023-02-24 15:53:00
列夫·托尔斯泰后裔:俄罗斯有权捍卫自己的价值观
俄罗斯著名作家、哲学家托尔斯泰的玄孙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在列夫·托尔斯泰国际和平奖颁奖典礼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阐述了为何他的前辈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列夫·托尔斯泰国家博物馆
2024-08-08 13:51:00
俄罗斯将首次颁发列夫·托尔斯泰国际和平将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据“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国际和平奖”基金会新闻中心得消息称,该基金董事会决定列夫·托尔斯泰国际和平奖候选人的申请截止日期为6月12日。列夫·托尔斯
2023-04-19 12:58:00
东西问丨俄学者图娅拉·奥尔达霍娃:孔子的思想如何影响托尔斯泰的“人权观”?
中新社长沙11月24日电 题:孔子的思想如何影响托尔斯泰的“人权观”?——专访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高级讲师图娅拉·奥尔达霍娃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 王宗汉 邓霞11月18日至20日,“
2024-11-24 21:39:00
读书如何为年轻人打开传送门
...束。读书如何为年轻人打开传送门▌林颐《这儿可没人读托尔斯泰》,这是一本只读到序言就让我感动的书。因为从这短短的几千字,我已经足够感觉到作者马克·霍金森对于书籍的热爱,以及他所
2024-05-10 13:41:00
首届列夫•托尔斯泰国际和平奖颁奖在莫斯科颁发
...他外国嘉宾出席此次颁奖典礼。非洲联盟成为首届列夫•托尔斯泰国际和平奖的获奖者。俄罗斯总统俄罗斯国际文化合作特别代表米哈伊尔·什维德科伊以及评委会主席瓦列里•捷吉耶夫向来宾们致
2024-09-10 14:04:00
普京签署命令 免去俄总统顾问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的职务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当地时间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免去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总统顾问的职务。
2024-05-21 21:4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