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终于翻身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21 12:27:00 来源:缘之心

文|凯风

区域竞争,正在进行时。

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披露,而第一个公布省份数据的不是粤苏鲁浙,也不是声势日隆的川渝,而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

前三季度,河南GDP总量达47882亿元,同比增长5.0%,不仅跑赢全国增速,而且相比上半年逆势增长0.1个百分点。

要知道,今年以来,河南一直处于舆论漩涡,先后丢掉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中部外贸第一大省之位。

先是年度GDP终核数据被调减3100亿元,导致经济总量被四川赶超,维持10多年的第五大省之位罕见易主。

接着又遭因苹果产业链全球大调整,导致手机出口遭遇冲击,外贸总额被安徽赶超。

如今,经历了转型阵痛的河南,正在借助中部崛起、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夺回失去的一切。

作为经济大省,河南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一道,成为勇挑大梁的存在。

而要挑起大梁,经济的高增长是第一位的,而能否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走在前列,更为关键。

01

河南经济,“挤水分”结束了?

今年前三季度,河南GDP总量为47881亿元,而去年同期(初核)为47785万亿,名义增量为96亿元。

同期,四川GDP总量为45441亿,相比去年同期的43387亿大幅增长,但季度GDP不及河南。

可见,河南名义GDP已再次超过四川,全年有望夺回第五大省之位。

河南名义GDP增长已经转正,意味着基本摆脱去年终核GDP数据“挤水分”带来的影响。

这一数字看起来不多,与其他经济大省动辄2000多亿的增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不能忽视GDP调整的影响。

GDP分为初核、终核数据,每隔5年还有一次经济普查,由于统计资料完整性不同,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今年年初,河南官方表示,下调2022年GDP终核数据,从最初的61345亿元调整为58220亿元,进而导致2023年GDP随之而调减。

这背后究竟是统计差异,还是经济普查之年“挤水分”的常规操作,抑或其他原因,暂时存而不论。

如果按照初核数据,河南今年前三季度名义GDP刚刚转正;

而如果以去年同期的终核数据来看(暂未发布),河南名义GDP增量至少在千亿以上。

退一步讲,即使不考虑经济数据终核调整的因素,今年河南经济开始恢复正常的增长态势,则是不争的事实。

今年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布之年,河南已经预先“支取”了普查数据,而部分省份仍旧悬而未决。

换言之,经过一轮大调整,河南经济数据“含金量”开始上升,其他省份仍要等待最终考验。

02

河南经济反弹,究竟靠的是什么?

统计口径只是短期波动因子,真正影响一地经济起落的还是产业。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衰退则经济难以独善其身,这是颠扑不破的经济原理。

过去一段时间,河南经济的巨大波动,就在于以富士康为主力的手机制造业,遭遇地缘冲突、经贸摩擦和全球产业大转移的冲击。

今年年初,河南手机出口一度大幅腰斩。不过到了1-8月,降幅进一步缩小到32.9%,但影响仍不容低估。

幸运的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当电子产业遭遇冲击之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形成一定的对冲、补位效应。

从最新数据来看,河南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来自制造业,而汽车及零部件业又是最大的增长主力。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河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同比增长29.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8.9%。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的外贸增速也连续三个月转正,其中“新三样”出口78亿元,同比增长11.4%,而出口电动汽车51.7亿元,更是增长67.3%。

就在今年年中,富士康宣布再次投资河南,打破此前甚嚣尘上的“出走”传闻。

当然,这一投资,针对的是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数字医疗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额,而非手机代工等电子信息制造业。

对此,河南也再次喊话,“希望富士康坚定投资河南信心”,希望富士康“进一步扩大在豫产业布局”。

富士康“押注”河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是偶然。

事实上,河南正在迎来一批新能源产业龙头落户。

去年底,比亚迪在全国面积最大、产能最高的整车生产基地在郑州投产,带动郑州跻身新能源汽车十强城市之列。

根据当地报道,预计2024年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70万辆,而2025年的目标是150万辆。

今年7月,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电池工厂投产,同时二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合计投资超过300亿元,合计规划产能达到90GWh,位列国内第一梯队。

再加上河南已有的宇通、上汽、一汽等整车制造厂,河南正在成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弄潮儿。

目前,河南已将新能源汽车纳入重点培育的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奋力建设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根据规划,到2025年,河南省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产量规模进入全国前三位,产业规模迈上万亿级台阶。

一旦稳住手机制造业,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河南经济将会迎来新的高增长态势。

03

河南,能否夺回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之位?

自本世纪以来,河南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无论GDP、工业还是外贸,都稳居中部首位。

然而,经济普查与产业博弈带来的双重冲击,加上西部地区一系列政策加持带来的增长红利,河南的领先优势开始受到挑战。

面向未来,河南靠什么再次突围,靠什么守住第五大省之位?

其一,新一轮产业大转移,中西部地区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与倾斜,这是河南等中西部省份的共同机遇。

日前,国家层面印发文件,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

这背后,既是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考虑,也是成本压力之下产业正常的市场化转移,同样不乏“国家战略腹地”、“关键产业备份”等政策的直接加持。

有论者将之解读为“川渝新三线建设”,将国家战略腹地定位为四川一省,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事实上,产业转移并非强制性的,而是市场驱动,只有一些关键产业存在国家倾斜布局。

同样,无论是战略腹地,还是产业转移,受益的是整个中西部地区,并非四川、重庆两家,河南、湖北、陕西等地也在其列。

其二,作为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在“陆权复兴”时代抢得先机。

广东是常住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则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虽然上千万人在外打工,但整个省域的人口仍然接近1亿人。

这一人口规模,与越南一个国家基本相当。1亿人意味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劳动力供给,这在内需时代和产业转移时代可谓无往而不利。

同时,地处中原,河南的交通优势是中西部省份中数一数二,是大国交通难以绕开的存在。

根据《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这一轮“陆权复兴”的支撑,在于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市市有机场、人工运河等大基建的突飞猛进,加上中欧班列、航空物流枢纽的横空出世,内陆地区一改过去的区位劣势,变身开放前沿。

而河南恰恰是全国首个建成“米”字型高铁枢纽的大省,也是下一个“市市有机场”的有力竞争者,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拿下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的超级定位。

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人口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是河南最大得基本盘所在。

其三,打破富士康依赖症,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是郑州乃至河南的根本突围之策。

河南是苹果手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手机出口总额占了全省的40%以上,围绕手机而形成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受到苹果手机“去风险”和分散供应链的影响,富士康主导的代工产业开始向外迁移,手机制造和出口自然备受影响。

因此,作为人口的大省,一直处于“中西部产业大转移”与“全球产业大转移”的拉扯之中。

在《中西部产业转移》一文中,曾用“河南的对手是越南”,“中西部的对手是印度”,来形容这场新的全球产业变局。

即使短期有所辗转,但全球产业大转移是难以避免的大势。

河南必须正视这一问题,打破“富士康依赖症”,打破对于苹果手机代工的单一依赖。

同时,面对中西部产业大转移,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区域经济大洗牌,河南如何抢抓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吸引更多东部企业落户,就成了关键。

守好人口和交通基本盘优势,做强营商环境和治理水平,打破单一产业依赖,培育更多新兴增长极,是河南守住第五大省的必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1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校第一省,意味着什么?
...南产业发展对一线人才的需求,如富士康、比亚迪及一些新能源项目。”他说。目前,郑州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以汽车产业为例,2024年
2024-11-23 18:42:00
抄西安作业,郑州也想争“新能源第一城”?
...可达3万辆。海洋网迎来“河南造”,只是比亚迪实现其新能源愿景道路上的一小步,但对于郑州来说,则具有里程碑意义。新郑机场往北数百米,是富士康郑州科技园。过去十几年,富士康一直是
2023-07-24 17:35:00
...色打造。近年来,中牟在不少新兴产业方面发力,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而位于中牟的郑州比克电池有限公司目前正发力半
2024-12-16 13:03:00
中部经济大省,不甘只做“地理中心”
...今年首月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增长200%,带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产业年均增长18%…… 相比“铁公机”,水运几乎是河南交通枢纽的唯一短板。不过即便起步较晚,近年河南联手山东
2025-03-23 15:07:00
百强县“腰斩”、千亿县“挂零”,中部第一大省如何破题?
...县破零。比如仙桃,近年坚持依托武汉、配套武汉,深耕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引进容百科技等重点项目,成立仙桃(武汉)离岸创新中心,筹建仙桃新材料产业技术研
2023-11-23 07:45:00
...,总金额3127.8亿元(人民币),涉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数字经济等领域。【同期】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浙江泰普森(控股)集团董事长
2023-11-29 20:21:00
...调“内涵式发展”,以及“提升人口集聚能力”。其二,新能源产业,或是黄河流域相关省份的产业发展机遇所在。根据要求,要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众所周知
2024-09-18 12:35:00
千余位专家学者齐聚郑州 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指点迷津
...领跑战略,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白色家电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同时国家正在推进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城市更新都在加
2024-03-31 13:56:00
中国最富的省,正在拼命制造“千亿县”
...信息、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正在奔向万亿级,新显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剑指千亿级。一个小小的县级市,3家千亿级特大企业、10家百亿级骨干企业、125家十亿级“专精特新”企业、10
2024-06-18 11: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通讯员郑瑞吴琳秦娟娟记者徐宁)截至8月20日,南化公司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湿法制酸钒催化剂已在广东宏瑞30万吨/年湿法制酸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连续稳定运行75天
2025-08-26 08:09:00
央媒看太原千年古建与数字技术深情相拥,榫卯智慧在斗拱搭建的互动体验中缓缓苏醒……8月25日,《经济日报》视觉专版以《晋韵文博》为题
2025-08-26 06:47:00
南京育儿补贴申领通道开启系统试运行阶段采用订阅“邀约制”逐步开放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今年7月,《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后
2025-08-26 07:38:00
“听语圆桌会”共话现代化产业体系
“听语圆桌会”共话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攻坚突破,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扫一扫,参与活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安琪 通讯员李悦上周
2025-08-26 07:38:00
门诊统筹是个啥?报销比例咋算?
本报讯 欧阳兴、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罗彩华报道:“感冒去社区医院花了150元,没报销;下个月去三甲医院查个血糖,花了180元
2025-08-26 06:38:00
让更多创新药在南京“首发”
挂牌运营八个多月,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已落地项目四十五个让更多创新药在南京“首发”研发人员正在600兆核磁机器上进行加样检测工作
2025-08-26 07:37:00
问政快报(2025.08.2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8月24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105条,其中,南昌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南昌县住房保障中心
2025-08-26 06:38:00
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在四川遂宁射洪圆满落幕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冯举)涪江之畔,墨香氤氲。8月20日至22日,第四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全省决赛暨嘉年华活动,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举行
2025-08-25 17:00:00
“星星人”价格疯涨,瞬间售罄!网友直呼:简直比黄金还离谱
二手炒到1400元,溢价达到3倍,当玩家还在追逐LABUBU时,泡泡玛特的另一个IP已经被黄牛炒出“天价”。8月21日晚间
2025-08-25 17:08:00
走进日照心脏病医院手术室——无影灯下的温暖守护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手术室,是患者与死神竞速的“生命战场”,也是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交融的“守护阵地”。在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
2025-08-25 17:20:00
莒县农商银行始终“以员工为中心”,从工作保障、生活关怀、成长助力等方面入手,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解决员工的急难愁盼,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2025-08-25 17:21:00
鲁网8月25日讯8月22日晚,2025泰安艺人、匠人擂台赛暨泰山区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活动在荟品仓城市奥莱广场热闹启幕
2025-08-25 17:33:00
鲁网8月25日讯七月的某一天,仲夏之际,酷暑难耐,招商银行临沂解放路支行迎来了一位女士,满头大汗,神情焦急地询问工作人员自己能否代替他的父亲重置银行卡密码
2025-08-25 17:34:00
萧山金城路新顶流!物美\
萧山的小伙伴们,走起!继拱墅万达店成功出圈后,物美超市学习胖东来模式的“胖改店”又双叒开新店啦!今天(8月22日),位于萧山金城的物美“胖改店”正式开门营业
2025-08-25 17:35:00
大众网记者 陈璐 通讯员 冯晓明 日照报道近日,张女士神色匆匆地去到中国银行山东日照莒县城阳南路支行,焦急地表示银行卡限额了
2025-08-25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