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部经济大省,不甘只做“地理中心”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3-23 15:07:00 来源:搜狐城市

近日,各地党政领导密集走访国家部委,河南当属最“拼”的一个——

不到两天时间,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先后与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商务部、自然资源部举行会谈。期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被一再提及。

党政主要领导与部委对接、争取,自然瞅准省之大事。

实际上,蛇年伊始,河南“新春第一会”就聚焦“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已连续第二年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专门部署。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部经济大省河南正加快释放枢纽优势,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谋求新的区域定位。而这,对河南又意味着什么?

01

“循环枢纽”

“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是指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能够高效整合资源、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连接生产与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关键节点或区域。”中共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告诉城市进化论。

中部经济大省,不甘只做“地理中心”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558244

而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看来,河南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核心在于通过高效的交通、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以及统一的市场规则和制度,实现国内市场的有机衔接和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高效运行。

这也是河南孜孜以求的目标。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而河南在蛇年“新春第一会”就对此进行部署,成为全国第一个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的省份。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而河南作为GDP排位第六的经济大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河南省委书记刘宁此前表示:

河南将牢牢抓住畅通经济循环这个根本和市场经营便利这个“棋眼”,大力促进投资、生产、贸易、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全过程便利化,把政策红利、改革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石涛看来,河南区位、产业、人口、市场、数据、开放等比较优势明显。要抓住六大禀赋,变比较优势为枢纽节点,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供应链枢纽、人力资本枢纽、消费枢纽、数据枢纽以及开放枢纽,推动市场与产业、需求与供给、消费与生产等的高效衔接、良性循环、效应倍增,推动河南从“地理区位中心”向“经济循环枢纽”跃升。

这对河南来说,是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再升级的重要助力。

“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是重要的物流和信息流集散地。成为循环枢纽,能够让河南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发展,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关键作用,也实现自身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张占仓说。

02

最大优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这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也是河南作为“循环枢纽”的最大优势。

河南承东启西、连南贯北,铁公机水网五路协同,已经逐步构建起“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物流成本不断降低。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河南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3.5%(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郑州航空港空运成本效益比位居全国前列,今年首月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增长200%,带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产业年均增长18%……

相比“铁公机”,水运几乎是河南交通枢纽的唯一短板。不过即便起步较晚,近年河南联手山东、安徽等地,协同推进内河航运发展,势头异常强劲——

中部经济大省,不甘只做“地理中心”

图片来源:“周口中心港”微信公众号

2024年完成港口吞吐量6085万吨,同比增长29.8%,集装箱吞吐量10.9万标箱,同比增长20.4%。周口港作为全省核心港口,升级为国家级枢纽后,粮食运输“公转水”成本直降95%。

不久前,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确保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打造物流降本增效先行区。

种种迹象显示,经济大省河南正在推动交通枢纽向要素枢纽升级,在供应链、人力资本等方面占据更关键的位置。

有观点认为,交通枢纽和要素枢纽之间有强烈的互馈关系,就像一个“物质交换机”,吸引商品和要素集聚,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流通效率,使得区域市场逐渐向外扩散,最终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经济形态。

在宋向清看来,河南通过建设“循环枢纽”,可以更好地整合要素资源,促进产业分工与协同发展,推动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等多产业融合升级。这种迹象在《实施方案》中已经显现,其中提出要开展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推动以物流为主导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提升供应链组织能力,完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物流服务“区中园”功能,支撑制造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

03

新的模式

“经济大省挑大梁”,在全国经济版图中,河南的地位举足轻重。

2024年,河南GDP达6.36万亿元,没能拿回全国第五的排位,但5.1%的增速跑赢全国大盘,依然可圈可点。而今年,河南更是跳起摸高,定下5.5%左右的增长目标。

中部经济大省,不甘只做“地理中心”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560396

这需要更大的发展动能,而枢纽优势最突出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被寄予厚望。今年农历大年初一,河南省委书记刘宁赴郑州航空港区调研重点项目时强调,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确保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

近年来,航空港区作为“中原特区”启动“二次创业”,在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启“枢纽带产业,产业强城市”的新探索。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郑州航空港基地用不到4年时间,成为比亚迪产业链最全的战略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实现每5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围绕比亚迪航空港基地,航空港区规划建设了郑州航空港汽车城,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已超1000亿元,成为河南汽车产业“主阵地”。2024年,比亚迪航空港基地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54.5万辆,同比增长169.8%。

在张占仓看来,航空港区已经形成一种高效的区域发展模式,也是河南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的缩影。“航空港区的枢纽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和物流条件,能吸引像富士康、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又进一步促进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同时,产业发展带来人口流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实现城市的繁荣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过去一年中,航空港区实现GDP 1375.6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6.8亿元、同比增长20.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项指标增速均居河南全省第一。

尽管如此,在宋向清看来,航空港区还要在更多层面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要提升国际航线覆盖能力和物流效率,打造全球重要的航空物流枢纽;以富士康、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延伸产业链,发展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形成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来源:城市进化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3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补上“最后的短板”,中部大省猛拼水运
...域的省份,流域面积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条。就地理区位而言,“居天下之中”的河南,更是具备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天然优势。历史上,中原发达的内河航运网络,也曾支撑起
2025-05-09 21:30:00
全域签约筑矩阵 郑州银行以金融先行助力河南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将进一步加大荥阳市重大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荥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金融活水。7月4日,郑州银行与安阳市政府进行战略签约。安阳作为
2025-07-25 17:11:00
...方言里表示可以的“中”,也是代表中原大地的“中”、地理位置之“中”。不沿边、不靠海,内陆大省何以跃升为“开放前沿”,走上世界经济大舞台?答案在不断健全的空、陆、网、海“四路协
2025-02-22 08:51:00
全国人大代表梁留科:高铁物流赋能全国统一大市场
...国人大代表、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梁留科刚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调研回来,难抑自己的兴奋。高铁物流的发展,是梁留科代表近年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高铁物流的速度快、准点率高、运
2025-03-01 18:44:00
创新金融赋能物流!浦发“国铁运费贷”全线上提速河南枢纽经济
大河网讯 现代物流连接生产与消费,是支撑国民经济高效循环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对于激发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关键作用。近日
2025-06-10 16:47:00
中部崛起20年,还需要一个“火车头”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为代表的中部,在地理位置上,起着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核心区位作用。图片来源:视频截图西部是“大后方”,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也赋予了中
2024-07-23 06:34:00
内河航运看河南③丨断、通、畅、快,4个字演绎沙颍河50年航运史
...批成为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近年来在内河航运方面的快速发展。周口市地处“燕赵江楚之冲,秦晋淮泗之道”的陆上交通要塞,坐拥沙颍河“黄金水道”。近
2025-04-25 12:19:00
...府秘书长李进发参加。摆向阳向广发银行一直以来对商丘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摆向阳说,商丘是河南省的“东大门”,交通区位优越、消费市
2023-02-23 05:01:00
产权市场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会在郑召开 谱写产权交易高质量发展河南篇章
...产权协会、山东产权交易集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主旨发言。作为大会的重要环节,《中国产权市场202
2025-05-27 15:0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2025“连接文化:巴西-中国”项目侧记
中国网11月19日讯(记者 郭晓红)当南美大陆的朝阳穿透伊瓜苏雨林晨雾,洒在倾泻而下的瀑布上,跨越近两万公里来到巴西的中国旅行博主陈荔湾用相机将这壮美瞬间定格
2025-11-19 06:42:00
雄安建设者拍雄安|职业技能高手赛场亮绝活
在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区,选手们精准调整机器人系统的参数。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场,选手手拿工具,细心校准无人机的“眼睛”和“翅膀”
2025-11-19 07:42:00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手相握”,用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河北好环境长出三个“全国第一”在近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2025-11-19 07:42:00
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举办24只京津冀基金与37家企业签约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1月18日,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2025-11-19 07:43:00
河北日报讯(贡宪云、夏国成)11月11日,石家庄机场邢台城市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该异地航站楼的启用,将石家庄机场航空服务从石家庄延伸至邢台区域
2025-11-19 07:44:00
超大特大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场。近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正式发布
2025-11-19 07:46:00
敞开大门,让青年学子逐梦未来——“首都高校雄安行”活动观察
11月11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街头,一群年轻人前往雄才大厦咨询人才政策。 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10月31日至11月1日
2025-11-19 07:47:00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麦田里的宣讲会
11月11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的试验田里,卢振启(中)为科研人员宣讲四中全会精神。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摄初冬时节
2025-11-19 07:47:00
加快构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我省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算力领先、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2025-11-19 07:4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
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近日,位于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内,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2025-11-19 07:49:00
记者走基层|小蒲草“编”出大市场
日前,在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杨庄子村“创富工坊”,杨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志亮正在展示用蒲草编织的枕头。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 畅摄初冬季节
2025-11-19 07:51:00
聚焦雄安新区|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
“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繁忙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11月17日,在雄安站,一列高铁即将发车。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 记者刘光昱)“各位旅客你们好
2025-11-19 07:53:00
11月18日从市教育局获悉,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四届教育局长论坛在珠海落幕,论坛发布了“2025年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案例”
2025-11-19 07:55:00
央媒看太原11月18日,《中国日报》第16版以《守护古树名木,让绿色“活化石”焕新生》为题,报道了太原晋祠3000年树龄的周柏以绿色“活化石”身份进入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
2025-11-19 07:56:00
心的光明公益跨越山海,情暖高原
在海拔3309米的川西高原玉桑村,因位置偏远、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保障问题较为突出。2025年3月,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联络下
2025-11-19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