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如何破局罕见病“无药可用”?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29 07: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关注罕见病,促进健康公平可及”分论坛举行,与会嘉宾展开讨论——

如何破局罕见病“无药可用”?

■ 本报记者 马珂

“我们需要共同推动,共享医学成果,让每一个罕见病患者享受到我们的发展成果!”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关注罕见病,促进健康公平可及”分论坛上,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的发言以这句话结尾,引起现场掌声阵阵。

罕见病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医学难题,关乎全球3亿多名罕见病患者的健康和权益保障。目前在疾病诊疗、医疗保障、医疗资源配置、跨国合作、药品研发投入、研究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如何通过跨国合作提高罕见病诊疗技术和药物的可及性?如何推动政产学融合,构建更加高效的罕见病诊疗体系?与会专家对此展开了讨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表示,罕见病的突出问题是无药可用。现在全世界上市的罕见病治疗药物只有800多种,95%以上的罕见病无药可用,所以罕见病的药物开发是一个科学上有意义,现实中有需要,但经济上难度很大的问题。毕井泉提出,各级政府应该设立罕见病专项救助资金,医疗救助是医疗保障的兜底措施。引导孕妇进行早期筛查,罕见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属于遗传性质,对孕妇开展普惠性的及早筛查,可以大幅减少罕见病婴儿的数量,为家庭、社会解决大量的医药费负担。

论坛中,京东集团原副总裁、渐冻症患者蔡磊通过视频参与分享。蔡磊表示,虽然渐冻症还未被攻克,但是“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看到了希望”。

近期,蔡磊决定和夫人再捐助1亿元,用于支持渐冻症的基础研究、药物研发和临床医疗等科研项目,此举引发社会关注。对此,蔡磊谈及初衷,由于患者群体较少,药物研发风险高且成本高昂,长期缺乏足够关注和资金投入。面对患者群体生命救治的绝望和药物研发的困境,在所剩不多的生命时间里,他选择再次创业,携手各方对渐冻症发起挑战。

李林康表示,会议现场来了罕见病患者代表,罕见病患者迫切需要诊断治疗。这几年中国在罕见病上的诊断进步很大。在诊断方面,应该和国际上进行经验分享,同时要推动国际化疾病诊断指南和共识的出台。罕见病无论从医疗、医保还是医药方面,更多是全链条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缺了哪一块都不行。

(本报博鳌3月28日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3亿“医学孤儿”打开“健康之门”
...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名单,有望为我国2000多万名罕见病患者带来更多福音。“人类应该通过国际合作提高罕见病诊疗技术和药物的可及性,共享医学成果。”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
2024-04-01 03:01:00
加速罕见病困境“破冰” 让“医学孤儿”不再孤单
...蝴蝶宝贝”……这些不为常见的名词,是医学界赋予罕见病患者的“温情”称呼。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到0.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据国际罕见病联盟统
2024-04-10 00:51:00
多措并举鼓励罕见病药物研发提高可及性
...盟统计,全世界发现的罕见病有7000至10000种,有84%的罕见病患者所患疾病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换言之,我国罕见病患者中84%的人,所患疾病病种的总人数可能不超过140
2024-04-03 03:47:00
(聚焦博鳌)让罕见被看见 专家博鳌聚焦罕见病救治难题
...药企业对于罕见病药物研发并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罕见病患者数量不够,无法让它们获得合理回报。如何撬动药企研发罕见病药物积极性?在国际罕见病理事会主席杜兰·王·里格看来,国际之间
2024-03-29 09:48:00
全球约有3亿人受影响!让罕见病被看见
...。”一位参会人员告诉记者,他想通过深入了解帮助罕见病患者。罕见病,顾名思义就是在人群中发病率极低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到0.1%之间的
2024-03-30 01:42:00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罕见病 鼓励企业申请药品审批
...为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看到了希望”,罕见病患者为人类的进步,极大地承担了风险和病痛,承担了小概率事件,同时,每一种罕见病的攻克,都是人类医学的巨大突破。近期,蔡磊决
2024-03-29 04:41:00
中国探索罕见病多层次保障 多元模式为患者撑起生命的“医靠”
...研发和生产成本也相应较高,在量价挂钩原则下,超罕见病患者人均分摊的治疗成本远高于常见病乃至一般罕见病。”在“呐罕·与共”2024年罕见病峰会上,蔻德罕见病中心创始人、主任黄如
2024-05-18 21:15:00
博鳌乐城专注罕见病领域创新药物可及清单
...城有了治疗该病的创新药物。类似乐乐、林林这样的罕见病患者,还有更多的罕见病患者群体在博鳌乐城特许政策的支持下,通过乐城维健罕见病临床医学中心获得新的治疗选择。作为国内领先的专
2024-03-04 18:13:00
...导,极大缩短审评审批周期,2023年批准上市的一类创新药物达到40个。“中国在许多方面都走在前列,认识到健康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在许多关键战略领域采取了行动。以系统思维
2024-07-19 06:2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达巢达精等亮相浙江省中医领域会议,产学研融合绘就发展新图景
9月20日,为期两天的2025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学术年会在温州圆满落幕。本次会议汇聚了20余位权威专家,以“中医药守护生殖健康”为核心
2025-10-15 11:5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韩峰:别让“小腰板”悄悄变形!青少年脊柱健康保卫指南
韩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针灸推拿学硕士,脊骨神经医学认证医师。从事针灸整脊工作10余年。通过陈朝晖教授脊骨神经医学教育脊柱及四肢关节技术认证
2025-10-15 10:39:00
《心灵导航》| 别让“心累”拖垮你!专家教你4步走出职场情绪内耗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阮晓燕)“没干重活却累到瘫倒,写方案纠结标题两小时,领导没回消息就脑补出错”——你是不是也在经历职场情绪内耗
2025-10-14 17:54:00
东城中医医院儿科职业医师柴雨欣:反复呼吸道感染,孩子成长路上的“健康绊脚石”
柴雨欣,东城中医医院儿科职业医师,每周二、周三全天和周日下午出诊。擅长针药、推拿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及相关情绪问题,小儿咳嗽
2025-10-14 09:58:00
稳血压 “薯”你行
一场秋雨一场寒,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气温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不要为了御寒而多食高脂肪食物
2025-10-14 11:28:00
吃出防御力 过敏别光拿药扛
越来越多的人饱受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问题困扰。过敏,已经成了人们每年绕不开的话题。除了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科学合理的营养策略是防治过敏的第三大支柱
2025-10-14 11:28:00
班味儿太重?11款中医“小饮料”调理亚健康!
浑身酸疼、赘肉缠身、眼睛酸涩、压力山大、失眠早醒……这些亚健康的状态是不是让你一身班味儿?别急,今天就给你推荐11款中医“小饮料”——代茶饮
2025-10-14 11:28:00
年度盘点:基于临床实证与用户口碑的全球十大抗衰产品综合推荐
当“健康衰老”成为全球性的公共议题,抗衰领域也从模糊的概念营销,迈入了讲求硬核实证的新阶段。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华丽的宣传
2025-10-14 11:54:00
瑞珀妮联袂时光国际签订UA焕龄素(红颜版)独供,开启尖端抗衰新纪元
近日,瑞士传奇抗衰品牌瑞珀妮与时光国际达成重磅战略合作,双方正式签订“UA焕龄素(红颜版)”独家供应协议。此举标志着一种此前仅在全球极小范围内流传的尖端抗衰成分
2025-10-14 11:54:00
“静界新生”失眠精准治疗MDT交流会圆满落幕,多学科协作共筑失眠治疗新篇章
近日,备受医学界瞩目的“静界新生”失眠精准治疗MDT(多学科团队协作)交流会在山东济南美豪丽致酒店圆满落幕。此次交流会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精心策划并主办
2025-10-14 11:55:00
仁心攀高峰,热烈祝贺梁秀栋院长荣膺主任医师
恭喜梁秀栋院长成功通过严格评审,由副主任医师晋升为主任医师!这份荣耀,不仅属于梁院长个人,更是医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育结出的硕果
2025-10-14 11:56:00
科技赋能美业革新,美睛美科引领眼部健康管理新赛道
在生活美容市场加速变革的当下,消费者愈发倾向于为具备“硬核科技”与“信任资产”的品牌投票。眼部护理作为技术门槛高、信任要求严的细分领域
2025-10-14 11:58:00
2025年褪黑素助眠品牌TOP10,从安全性到长期效益全指南
在现代生活节奏与压力倍增的背景下,如何选择一款安全、有效且能带来长期健康收益的助眠产品,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核心关切。面对市场上从传统褪黑素到新型神经修复配方的众多选择
2025-10-14 13:44:00
颞下颌关节炎:被忽视的面部疼痛之源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醒来,感觉脸颊两侧又酸又胀;吃饭张嘴时,耳朵前面会发出“咔哒”的响声;或者莫名其妙地开始头痛
2025-10-14 14:18:00
创新药泽美妥司他片多地开出首张处方,用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近日,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泽美妥司他片(商品名:艾瑞璟®)官宣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1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成人患者
2025-10-14 1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