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多措并举鼓励罕见病药物研发提高可及性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03 03: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

毕井泉:

多措并举鼓励罕见病药物研发提高可及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关注罕见病 促进健康公平可及”分论坛上表示,目前全世界95%以上的罕见病无药可用,我国应完善相关制度建设,鼓励罕见病药物研发创新,同时多措并举降低罕见病药物研发成本,进一步提高罕见病药物经济可及性。

建立罕见病精确统计制度

罕见病是在人群中发病率极低的疾病。据国际罕见病联盟统计,全世界发现的罕见病有7000至10000种,有84%的罕见病患者所患疾病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

“换言之,我国罕见病患者中84%的人,所患疾病病种的总人数可能不超过1400人。”毕井泉强调说,“罕见病如此少的患者人数,如此小的市场规模,是我们分析罕见病药物研发等问题时,区别于其他常见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据介绍,我国罕见病是采取目录方式管理,收录了两批共207种罕见病。

毕井泉认为,就我国情况而言,建立罕见病精确统计制度,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也是切实鼓励罕见病药物创新研发、解决罕见病患者健康公平可及问题的起点。“罕见病确诊难度很大,我国只有极少数医院具备诊断罕见病的能力。加强对医生罕见病诊断和治疗知识的培训,提高罕见病发现、诊断、治疗的能力,是一个严峻挑战。只有建立了罕见病精确统计制度,才能发现罕见病患者,才有后面的诊断、治疗以及药品研发等。”

“我国在建立罕见病精确统计制度的同时,也要建立包括罕见病在内的完整的疾病统计体系。”毕井泉强调。他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处方、电子病历制度。所有有医师执照的医生,每天开出的处方都应该进行及时统计,从而汇总出各类疾病的发生数量,并适时向社会公布。这是公共卫生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包括罕见病在内的各类疾病发生规律研究、药品研发、商业医保产品定价、卫生医疗管理等,都非常重要。

罕见病突出问题是无药可用

毕井泉指出,罕见病种类繁多,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还会有更多新的罕见病被发现。现在全世界上市的罕见病治疗药物只有800多种,95%以上的罕见病无药可用。

他分析,从全球情况来看,罕见病无药可用,是因为和其他常见病相比,罕见病患病人数太少,药物研发成功概率过低,即使成功也很难收回研发成本,制药企业、投资人基本没有积极性投资开发罕见病药物。

毕井泉说:“如果创新药价格不是由企业自主决定,企业就无法为所开发的项目估值,资本就不会冒着巨大风险投资药品研发创新。对于罕见病药物而言,更是如此。”

毕井泉认为,鼓励生物医药创新,有赖于两项基础性制度的支撑。一是专利保护制度,包括保护发明人二十年市场独占的权利。这种市场独占包括企业自主决定生产数量和价格,二者构成专利持有人的销售收入,刺激发明人不断地进行发明创造。另一是数据保护制度。“迄今,我国的罕见病药物数据保护制度尚未有效建立,应继续抓紧推进。”

“如果企业不能自主定价,没有制度上的有力支撑,罕见病药物研发,就是一个‘科学上有意义、现实中有需要、经济上基本不具可行性’的问题。”毕井泉强调说。

多措并举降低研发成本

毕井泉表示,我国应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罕见病研发成本,提高罕见病药物可及性。包括:

——减少罕见病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二期临床有明显疗效的,可考虑直接批准上市。

——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罕见病药物开发临床试验费用给予补助;鼓励社会资金支持罕见病药物开发,并允许税前列支。

——给予罕见病药物更长的数据保护期。

——降低罕见病进口注册成本。我国公布的罕见病目录收录的207种罕见病,只有60种有药可用,还有62种国外有药国内无药。

“要鼓励这62种药物到中国注册上市。考虑到罕见病群体人数很少市场规模小、受试者数量更少,建议适当降低种族差异临床试验、生产批次检验的门槛,甚至豁免相关要求,以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毕井泉说。

——将罕见病药物支付标准与定价分开。包括罕见病药物在内的创新药,价格由企业自主制定;医保按产品临床价值和医保资金承受能力制定支付标准;差价部分由患者自己支付。

他进一步建议,对于现在21种因为年治疗费用超过30万元而没有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的罕见病治疗药品,建议医保部门按照30万元的数额支付,其余部分由患者自己支付,也可以申请政府救助,还可以由商业保险支付,或募集慈善捐赠。

——各级政府设立罕见病专项救助资金。对于病人数量极少的罕见病药物,患者自己支付部分应该纳入政府救助的范围,避免这些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这些患者数量不多,分散到全国600多个地市2000多个县,各地所需资金有限、压力不大。”毕井泉说。

——引导孕妇进行早期筛查。罕见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是遗传性的。对孕妇进行普惠性质的早期筛查,可以大幅减少罕见病婴儿出生数量,为家庭、为社会节省大量潜在的医药费负担。

毕井泉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罕见病群体的治疗和药物开发问题。“罕见病发病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也可能是人群中的极少数。”他说,“关心罕见病患者,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何破局罕见病“无药可用”?
...多挑战。如何通过跨国合作提高罕见病诊疗技术和药物的可及性?如何推动政产学融合,构建更加高效的罕见病诊疗体系?与会专家对此展开了讨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表示,罕见
2024-03-29 07:03:00
加速罕见病困境“破冰” 让“医学孤儿”不再孤单
...现的新药中,“肯定会有诞生于中国的药物”。在药品的可及性上,一方面,审评审批开启“优先通道”。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和国际合作司司长秦晓岺介绍说,我国鼓励企业申请罕见病用药,
2024-04-10 00:51:00
为3亿“医学孤儿”打开“健康之门”
...。“人类应该通过国际合作提高罕见病诊疗技术和药物的可及性,共享医学成果。”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认为,应对罕见病,是一个从医药、医疗到医保的系统工程,“缺了哪一块都不
2024-04-01 03:01:00
构建综合支持体系 帮助患者战胜病痛
...用药经济负担;各方共同谋划进一步提高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着力构建帮助罕见病患者战胜病痛的全社会综合支持体系□ 郭晋川 汪鹏罕见病相关政策更加完善2023年,我国进
2024-02-27 07:22:00
...社会关注。记者调研了解到,尽管近年来我国罕见病药品可及性明显增强,但自主供给依然不足,引进力度也不够,类似“断供”问题频出。面对罕见病诊治的世界性难题,如何破解罕见病用药保障
2023-09-20 07:49:00
全球约有3亿人受影响!让罕见病被看见
...长李林康说。毕井泉表示,现在全世界上市的罕见病治疗药物只有800多种,95%以上的罕见病无药可用。努力降低罕见病药物研发成本,鼓励生物医药创新已成为业界共识。“要对罕见病药物
2024-03-30 01:42:00
多款罕见病药物国内获批,“小众药物”如何实现更大可及性?
...于患者人数相对较少、价格较高等原因,其商业化层面的可及性也往往面临挑战。 有临床医生指出,医保是影响这类罕见病药物可及性的重要因素。也有药企人士指出,罕见病药物也有机会扩展
2025-05-27 07:34:00
甘胜莲代表:聚焦协作性与可及性 提升罕见病诊疗效率
...“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甘胜莲代表:聚焦协作性与可及性 提升罕见病诊疗效率2025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近日在北京举行。在“多方共建罕见病诊疗与保障长效机制”专
2025-03-09 10:01:00
...发技术突飞猛进,弯道超车,正在帮助全世界解决药物的可及性问题。”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表示,过去一年来,阿斯利康与8家中国创新药企达成全球授权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60亿美
2024-07-19 06:2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国庆出行必看!做好呼吸道防护,旅途少烦恼
国庆长假,是一年中难得的出门畅游好时光。无论是奔赴远方的名山大川,还是打卡周边的小众景点,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旅途的期待
2025-09-30 10:37:00
中华中医药学会于娟科普工作室科普大讲堂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国科普月 “杏林科普·健康齐鲁”中医药健康宣教活动顺利举办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的浓厚氛围中,2025年9月28日,山东省中医院千佛山院区华佗楼一楼学术报告厅里掌声阵阵。“中华中医药学会于娟科普工作室”负责人
2025-09-30 10:43:00
国庆出行遇健康“小插曲”?8个锦囊为您出行保驾护航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国庆假期将至,不少市民已规划好行程,准备畅游山水。然而,旅途中晕车
2025-09-30 10:43:00
中医进万家,健康零距离 —— 成都海大中医罗程主任 9.20 健康走访
2025 年 9 月 20 日,初秋的广安乍暖还寒,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罗程主任率领医务团队驱车跨越城市,开启了 “中医进万家
2025-09-30 11:19:00
欢聚时光,健康不打烊!这份血脂健康指南请收好
中秋遇国庆,双节同庆的日子里,阖家团圆的家宴、走亲访友的聚餐、旅行途中的美食……处处都是舌尖的享受。但对于关注血脂健康的朋友来说
2025-09-30 11:19:00
给每一位关注血糖健康的暖心帖:国庆假期血糖管理注意四点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欢乐与团圆是这个假期的主题!放松身心、享受美食、与亲友相聚,都是假期的美好所在。但对于关注血糖健康的朋友来说
2025-09-30 11:22: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运用先进放疗技术实现多灶肿瘤协同治疗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主任成功为一名同时患有鼻咽癌和早期肺癌的患者完成放射治疗、控制肿瘤进程,展现出该院在复杂多灶肿瘤综合治疗方面的技术实力与诊疗优势
2025-09-30 11:22:00
国庆中秋小长假:给青少年一次心灵解压的机会
青少年抑郁问题近年来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假期这一特殊节点,更需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本文将带大家深入了解“青少年抑郁”,借助国庆中秋小长假开启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之旅
2025-09-30 11:22:00
2025年保肝护肝产品口碑推荐,十大产品成分与功效对比实测
现在的年轻人谁不熬夜,相信就连老人也抱着手机刷到半夜,网购的便利让大家尝到了来自各地美食,其中重油重辣的不在少数,吃的时候开心
2025-09-30 12:31:00
哪些部位吸脂效果更好?厦门美莱吸脂塑形享福利满减
在追求理想身材的道路上,吸脂手术无疑是众多爱美人士的热门选择。然而,吸脂并非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不同部位的脂肪分布
2025-09-30 12:33:00
遇见铁门关④|幸福路上“梨”不开你
遇见铁门关④|幸福路上“梨”不开你
2025-09-30 13:55:00
想让假期状态满分?从一夜安睡开始!“先安神再助眠”是关键
期待已久的中秋国庆长假近在眼前,心早已飞向远方的山海与美食!一次尽兴的旅行,不仅需要精彩的行程,更离不开高质量的睡眠作为“充电站”
2025-09-30 14:20:00
2025国际旅行健康大会在京举办 中外专家共商构建全球旅行健康共同体
9月26日至27日,以“创新引领,健康护航——构建高质量全球旅行健康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国际旅行健康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5-09-30 14:20:00
认识过敏,从容应对!别让“小敏感”打乱生活节奏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春风拂面时,有人却被涕泪交加缠上;美食上桌时,有人却因红疹频发难享口福……如果你也常遇这些场景
2025-09-30 15:32:00
纳雍县:干部下沉一线践初心
2024年以来,毕节市纳雍县创新探索“县乡村组户人”工作思路,推动乡镇(街道)落实片区工作“村为主”机制,构建起权责清晰
2025-09-30 16: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