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加速罕见病困境“破冰” 让“医学孤儿”不再孤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0 00: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

“渐冻人”“瓷娃娃”“蝴蝶宝贝”……这些不为常见的名词,是医学界赋予罕见病患者的“温情”称呼。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到0.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

据国际罕见病联盟统计,全世界发现的罕见病有7000至10000种,被称为“医学孤儿”的患者数量约有3亿。由于发病率和治愈率极低,罕见病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医学难题。

无药可用,是罕见病患者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由于患者人数少、市场规模小、研发成本高,制药企业的积极性很难提升,经济回报很难实现。现今,全世界上市的罕见病治疗药物只有800多种,95%以上的罕见病无药可用。

近年来,我国对罕见病采取目录式管理,对罕见病药物研发支持逐年加强。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涉及121种疾病;2023年,我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公布,共有207种疾病被纳入目录。

越来越多研发者与药企将视线投向罕见病药物研发赛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樊东升谈到,以渐冻症为例,国内目前有关药物研发正在加速,7至8款药物即将启动临床研究。未来3到5年,全球范围内陆续出现的新药中,“肯定会有诞生于中国的药物”。

在药品的可及性上,一方面,审评审批开启“优先通道”。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和国际合作司司长秦晓岺介绍说,我国鼓励企业申请罕见病用药,对有临床价值的、创新的罕见病用药,给予优先审批通道,以让它们更快走向市场。据统计,2023年至少有27种罕见病药物获批上市,覆盖了20种罕见病。

3月21日,全球首款用于治疗“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突变渐冻症的靶向药物,落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这意味着我国渐冻症人群,多了一个“不出国门用上药”的机会。近年来,作为中国唯一的“医疗特区”,海南乐城通过“特许政策”,已引进超过40款罕见病特许药品,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新的治疗选择。

另一方面,我国迄今为止已将超过80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一些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罕见病,如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均在其列。这项政策,有望为2000多万名罕见病患者带来更多福音。今年1月1日起,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迎来命运转折:曾经一支2万多元治疗该病的救命药,经医保支付报销后,每支价格千元左右,不少患者和家庭重新燃起希望。

除药物外,罕见病群体更多的挑战在“确诊难、治疗难”。

“一个家庭中,孩子得病会导致全家焦虑,以及社会治疗负担加重。”国际罕见病理事会主席杜兰·王·里格说,罕见病患者中,半数以上来自遗传,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建立高效的罕见病诊疗体系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遴选了罕见病诊疗能力较强、诊疗病例较多的300多家医院组建了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同时建立国家罕见病多学科诊疗平台,不断缩短患者平均确诊时间。我国新版国家质控工作改进目标,开始涉及罕见病等专业。此外,国家成立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并支持中医药参与罕见病防治。规范诊疗能力的每一步提升,都为患者打开一道“希望之门”。

2月29日,北京协和医院成立罕见病诊疗创新发展研究院,启用国内首个罕见病医学科专科病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评价,该研究院或可在助力提升罕见病诊疗能力、推进罕见病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等方面发挥旗舰作用。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像罕见病人群这样的极少数。关心罕见病患者,就是关心我们自己。”在前不久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国内外嘉宾共同探讨如何应对罕见病、帮助患者获得更多权益保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认为,罕见病确诊难度大,我国只有极少数医院具备诊断罕见病的能力。建立罕见病精确统计制度,才能发现患者,推动其后的诊断、治疗以及药品研发进程。

“罕见病研究,不像癌症、糖尿病研究那么有吸引力。”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坦言,“企业不会愿意花10亿美元去开发只有1000人需要的新药”,需要建立国家级的“报销资金池”,对罕见病药物开发、临床试验费用给予一定数额补助,以降低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成本。一些业内人士还呼吁“尊重企业自主定价权”,抓紧建立专利保护、数据保护制度,让企业有稳定预期,敢于冒投资药物研发的风险。

医疗救助是医疗保障的兜底措施。不少专家还建议各级政府设立罕见病专项救助资金,对于病人数量极少的罕见病所需药物,将患者自支部分纳入救助范围,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此外,杜兰·王·里格建议在药物采购上,各国或可通过“国际团购”来减少诊疗费用。

“罕见病是全球性的,它不会选择国家。”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提到,未来更紧迫的工作,应该是“升温”全球合作,加速罕见病困境“破冰”。“人类应该通过国际合作,提高罕见病诊疗技术和药物的可及性,共享医学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0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3亿“医学孤儿”打开“健康之门”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为3亿“医学孤儿”打开“健康之门”博鳌亚洲论坛嘉宾热议应对罕见病大屏幕中,渐冻症患者蔡磊吃力地分享他组建团队、推动患者数据库建设和药物研发的故事,由于喉肌和呼
2024-04-01 03:01:00
中新健康丨厦门科技助残 让罕见病患不再孤单
...为患病例数占总人口0.65‰-1‰的疾病,因此它又被称为“孤儿病”。但罕见病其实并不罕见,中国现有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超20万。图为“科技助残,让罕见早发现”
2024-05-19 20:53:00
专家呼吁:多方携手助力提升罕见疾病诊疗水平
...疾病患者群体,出台多项政策保障罕见疾病诊治,在激励孤儿药研发、减轻用药负担,罕见疾病诊疗和保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郝峻巍,第十三
2023-05-29 14:26:00
罕见不孤单 国际罕见病日带你认识皮肤T细胞淋巴瘤
每年2月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罕见病的关注和认识,今年的主题是“More than you can imagine”
2025-02-21 17:34:00
进博故事·展品会说话丨兰州四岁短肠男孩用上这款“孤儿药”
...综合征(SBS)的GLP2生物类似物。果果也成为用上这款“孤儿药”的第一个中国内地患者。患者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乐城医院给果果带来福音的正是进博会的“溢出效应”。SBS究
2023-10-23 11:25:00
聚焦罕见病诊疗困境 多维观点助“罕见”被“看见”
本文转自:人民网近日,2025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在北京举行。在“多方共建罕见病诊疗与保障长效机制”专场座谈上,来自医产学研等多方面的专家就完善罕见病诊疗体系、罕见
2025-03-10 10:06:00
...型和巾帼志愿者积极担任“爱心爸妈”,与全省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结对帮扶,通过生活照料、学业辅导、爱心陪伴等关爱服务,助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大手牵小手,“爱心爸妈
2024-03-08 08:48:00
罕见病目录扩至207种,多家上市药企产品适应证被纳入,受益几何?
...作程序,适时调整更新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发病率极低、患病总人口数极少的疾病,具有种类多、遗传为主、诊断难、病情重、可治性低、治疗费用昂贵等特征。目前,全
2023-09-21 21:09:00
圆桌丨7000多种罕见病仅5%有明确治疗方案,三大治疗困境如何破解?
...届阿斯利康生态圈大会罕见病创新诊疗论坛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发病率极低、患病总人口数极少的疾病,目前全世界已发现7000多种罕见病,约80%为遗传缺陷疾病,70%以上为儿童
2024-05-12 21:0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科普生活|秋天猛吃油腻?您的胃可能不答应
秋天到,胃口好?火锅、烤肉、炖肉……“贴秋膘”虽爽,但小心您的肠胃“拉警报”!九月忽冷忽热,肠胃功能本就脆弱,暴饮暴食易引发以下问题
2025-09-09 10:58:00
进入秋季,干燥的空气让很多人感觉口鼻发干、喉咙不适,这时来一碗热乎乎的雪梨汤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从医学角度看,雪梨汤确实是适合秋日的健康饮品
2025-09-09 10:59:00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日——体重管理 为家庭健康“秤”出美好未来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今年9月1日,我们迎来了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2025-09-09 10:25:00
情绪坐过山车 当心肠胃先遭殃
张阿姨又坐在了消化内科的诊室里。3个月来,腹胀、没胃口总缠绕着她,胃镜肠镜做了个遍,报告单上却只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几个字
2025-09-08 11:23:00
警惕美丽陷阱 揪出首饰盒里的金属刺客
“1元秒杀!”“明星同款,白菜价带回家!”……直播间里,合金首饰以“高颜值、低价格”成为消费新宠。近日媒体报道,武汉的胡女士因佩戴网购合金项链
2025-09-08 11:23:00
北京440余个预防接种门诊可提供服务
本报讯(记者蒋若静)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本市已全面启动2025年新入学初一年级在校女生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2025-09-08 11:23:00
2025年护肝片排行榜公布,临床依据全解析
在都市快节奏地加班、熬夜、应酬背后,肝脏首当其冲承受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负担。如何判断护肝片哪个牌子效果最好?在本文“2025年十大护肝片排名”中
2025-09-08 11:49:00
糖尿病逆转治疗3个月,瘦了近30公斤,“毕业典礼”上他笑了
为系统总结减重管理中心阶段性成果,巩固减重疗效并科学预防反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糖胖病逆转中心于2025年9月5日
2025-09-08 11:51:00
鄂州市龙域商贸有限公司引入心理咨询服务:为企业注入“心”动力
在鄂州市龙域商贸有限公司的会议室内,十余名员工正闭目静坐,跟随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进行正念冥想练习。这不是一次特殊的团建活动
2025-09-08 11:53:00
名医面对面:破解睡眠密码,是时候睡个好觉了
受访嘉宾: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脑科病院副院长宿长军教授 访谈现场日常生活中,有人睡不着,有人睡不醒,还有人睡醒了依然疲惫
2025-09-08 11:55:00
年轻乳腺癌:被忽视的“粉红危机”
在大众的认知中,普遍认为乳腺癌是中老年女性才会有的疾病,然而最近的数据显示,这种疾病在女性群体里的发生率大幅增加,还出现了低龄化现象
2025-09-08 12:26:00
揭秘结直肠癌的预警信号与防癌攻略
在众多癌症中,结直肠癌是一种看似低调,实则高发且致命的疾病。它通常起源于结肠或直肠内壁的息肉,经过多年甚至十几年的缓慢演变
2025-09-08 12:27:00
稳定保健茶价格体系 碧生源保障运营商合理权益
在当前多渠道营销模式广泛普及的市场环境中,保健茶行业面临着价格体系波动的挑战。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养生保健茶领域的领军企业
2025-09-08 14:17:00
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靖占元:健脾祛湿,赶走体内湿气!
入秋后,气候从暑热转向凉燥,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需要一个适应和转换的过程。整个漫长的夏季,人们为了解暑,可能过多食用了生冷
2025-09-08 14:25:00
深圳永福医院:肾功和尿常规是什么?
肾功能和尿常规是临床常规检查中的重要项目,通过这两项检查可以评估肾脏功能和排泄系统的健康状况,对一些肾脏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25-09-08 14: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