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雨水节气养生:防寒祛湿调脾胃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19 08: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

今日迎来雨水节气,气温回暖,降雨增多,寒中挟湿。正所谓:“春回大地挟湿气,脾胃最易受侵袭。”福州市第一总医院中医综合诊疗中心主任张雪提醒:雨水时节养生重在防寒、祛湿、调脾胃。

乍暖还寒适当春捂

“雨水时节乍暖还寒,人们一定要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张雪表示,雨水时节气温逐步回升,人体为了适应外界温度变化,肌肤腠理将逐步打开,在中午以及运动较多的情况下,有些人还会出汗,此时如果衣物太过厚重,就容易“上火”。不过,此时昼夜温差通常较大,早晚气温仍然较低,如果衣服太过单薄,又极易受风寒,尤其是老人、儿童等抵抗力弱的人群。因此,古语有“春捂”的说法。

那么,如何做到正确春捂?张雪介绍,唐代著名医家“药王”孙思邈在其专著《千金要方》中提出“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这就是说,初春时节上身衣物可适当减少,但下身仍要注意保暖。”张雪表示,春捂的重点,要注意背、腹、足底的保温,以减少感冒、风湿骨寒症的发生概率。上衣可以选择方便穿脱的款式,根据温度随时调节着装厚度。

回南天气 防治湿气

福州地属华南沿海,湿度相对较大,特别是随着气温上升,地表湿气进一步加重,容易催生“回南天”。家具、衣物、被褥等物品也会返潮。这种潮湿,中医称为“湿气”。

张雪介绍,中医理论认为:湿气与寒互结最易伤及关节。另外,湿气还易损伤脾胃,进而引发胃脘不适、腹泻、周身困乏等症状。

因此,雨水节气中医调理养生尤为重视健脾除湿。她建议:饮食方面应当健脾和胃,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刺激和过于寒凉的食物。可以选择味甘性温的中药加入膳食中。这里推荐一款“山药猪骨汤”——将铁棍山药切块后,同猪骨一起煮汤,汤内可适当加入少量姜丝,既能去除腥味,又能提高健脾暖胃驱寒的作用;出锅前加入少许食盐、白胡椒粉,能让味道更加鲜美。

另外,《黄帝内经》指出“春主肝,肝属木”,即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如果肝木过旺就会因五行相克的原理横乘脾土,损害脾胃。因此,春季也要适当“疏肝”。市民可以为自己泡上一杯“玫瑰花茶”,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养津润肺。

张雪提醒,雨水节气过后,人们就要从“冬藏”的养生方式中解放出来,让“窝”了一冬的身体活动起来。有氧运动,一则能促进血液循环,生发阳气;二则运动后适当排汗有助于祛除体内的湿气。同时运动也顺应了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

节气与中医养生(全文共1011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12: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主治医师徐嫚丽认为,此时养生应注重调理脾胃、保暖防寒、适度运动和心情调适等。雨水时节,湿气渐重,脾胃易受影响,因此合理饮食、调理脾胃非常重要。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
2024-02-20 07:42:00
【健康和平小讲堂】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雨水节气养生知多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温回暖,降雨增多,寒中挟湿。因此,雨水时节养生重在防寒、祛湿、调脾胃、疏肝、防燥、适量运动。具体饮食上我们应该有哪些调整,咱们一起来听听雨水节气的养生小讲堂。 初春防寒重在“
2024-02-22 16:29:00
春雨润万物 养生护健康
...脾脏,祛风除湿。根据雨水节气的特点,养生重在:春捂防寒,健脾除湿,调畅情志,起居适宜。“雨水节气气温并没有上升太多,有时候还有倒春寒,另外空气中水分增加,气温偏低,寒中有湿,
2023-02-22 06:06:00
...要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养生的要点在于防寒保暖、健脾利湿。春捂有度养脾胃雨水时节人体皮肤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寒易伤阳
2023-02-21 00:28:00
...现“倒春寒”,“根据雨水节气的特点,养生重在:春捂防寒,健脾除湿,调畅情志,起居适宜。”捂哪里?怎么除湿?专家来支招。春捂来防寒,衣着宜“下厚上薄”俗话说“春捂秋冻”,这是人
2023-02-20 01:05:00
腹痛腹泻止不住,健脾祛湿雨水时
...习惯,经过1个月的调理,还长了不少肉。预防保健 春捂防寒,健养脾胃德叔提醒,此时正值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虽然气温在逐渐回升,但早晚仍是寒气偏盛,稍有不慎便易受风寒之邪侵袭。
2024-02-20 07:02:00
虽已立春仍未到春 衣食住行要注意
...意义上并未到春,市民仍要“春捂”,衣食住行要注意。防寒保暖 注意“春捂”现在正值雨水节气,降水开始增多,气温极易变化,即所谓“倒春寒”。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如赶上寒潮,还会出
2024-02-22 04:03:00
今日雨水 养生重在防寒祛湿
本文转自:人民网健康“医”点通今日雨水 养生重在防寒祛湿陈子源雨水时节,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此时养生的重点应该放在防寒、祛湿这两点上。天津中医药大学附
2025-02-18 10:05:00
节气养生丨春季肝气旺湿气大,中医教你如何理气除湿
...肝气旺盛的时节,中医认为肝木过旺易克脾土,容易损伤脾胃。雨水节气,降雨量增加,特别南方在“回南”之时,天气潮湿,水湿、寒湿之邪也容易导致阳气的损伤和脾胃的不适。因此,雨水节气
2025-02-18 11:2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