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农村小学生如何养成阅读习惯
□ 乔 璐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良好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在农村,大多数孩子课余时间都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主要任务。稍微有点空闲时间,他们最喜欢做的就是看电视。还有,大多数家长由于自身文化层次较低或农活繁忙,学生很难从家长那里得到“好读书”的熏陶。学生本就阅读面窄、有效阅读时间少、阅读量不足,电子游戏又对学生阅读产生了不利影响。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们的有效阅读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图书的选择尤为重要,适合学生阅读而又让学生感兴趣的书籍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差,所以需要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目,内容可以多样性,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挑选。小学低年级学生智力和理解水平较低,因此读物的选择通常以拼音读物、图文并茂的为主。内容上,可以选择低年级小学生喜欢的神话奇幻类故事、简洁精练的古诗和成语故事。中高年级逐步过渡到纯文字读物。在选择具体读物时,要选择思想内容健康,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的读物。另外,读物的类型要多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些通俗的科普读物。
其次,校内外结合,保证阅读时间。学校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每天为低年级小学生提供专门的阅读时间,以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在课堂上可以采取边读边思考的方法。读有多种方法,如朗读、默读、个别读、齐读、范读等等。不管是哪种读法,教师都要提出要求,书中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让学生在朗读中边读边思考,读一遍就要有一遍的收获。小学生的阅读必须延伸到课外,校内外相结合,慢慢增加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磨炼低年级小学生的意志,在校内校外、课上课下形成一种阅读氛围,使课外阅读取得实效。
第三,阅读要和生活紧密相连,阅读时能联系生活,能联系现实,将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解决现实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结合大量的生活实例让同学们能熟练地、正确地运用学来的阅读方法。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在阅读中做到“读查划摘”。读就是读内容,知道书中主要内容是什么;查就是碰到不懂的地方要查阅工具书;划就是给优美、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上符号;摘就是摘抄好词佳句。通过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提高。
第四,多途径多层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绝大多数农村小学生在阅读中只是走马观花似的浏览,没有做笔记或批注的习惯。一本书阅读完后,过几个月就忘得一干二净。有的学生对待课外阅读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心情好读一会儿,心情不好就不读,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每次阅读都做读书笔记,班级每周开展“阅读之星”评比,并分享读书成果。开展“我仿好句写一写”“我仿好段写一写”等活动,充分利用阅读材料进行仿写、续写、改编等习作训练,真正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水平就会有很大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也会有明显改善。
(作者为滦平县付营子乡中心校教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2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