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小肠长个“小口袋” 小伙反复消化道出血
胃肠镜难以窥探的病灶“盲区”,用小肠镜可准确发现、精准治疗 本报讯(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阿涛(化名)反复黑便,做胃肠镜检查却找不到原因。近日,医生用小肠镜揪出了导致阿涛消化道出血的元凶——原来,他的小肠长了个“小口袋”。
阿涛是一名大学生,之前多次出现黑便。黑便往往意味着存在消化道出血。在医生的建议下,阿涛做了胃肠镜检查,却没有发现出血病灶。经过药物治疗,阿涛的黑便有所好转,但过一阵子又发作,严重时一度晕厥。最近,阿涛转诊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范燕云副主任医师给他做了小肠镜,排查全部小肠。这下病根终于找到了——他的回肠下段长了梅克尔憩室,足有5厘米。
梅克尔憩室是一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卵黄管闭合、退化不全所致,是年龄小于25岁的患者小肠出血最常见原因。阿涛的梅克尔憩室好比小肠壁外挂了一个“小口袋”,憩室中异位的胃组织分泌酸性液体,可能会导致溃疡并引起急性消化道出血。最终,内科医生在小肠镜下用钛夹定位病灶,联合外科进行腹腔镜下小肠憩室切除。术后,阿涛未再便血,目前已重返校园。
范燕云介绍,一般出现腹痛、腹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时,医生和患者会想到做胃肠镜检查。但是,人体小肠全长5米-7米,是胃肠镜检查难以窥探的盲区。在小肠血管畸形、间质瘤、淋巴瘤、憩室、克罗恩病等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小肠镜才是“诊治利器”,能帮助诸多疑难病患者“绝处逢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