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
——澄城县聚力推动高考综合改革纪实本报记者 姚佩 通讯员 吴荣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育,寄托着万千学子的梦想,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盼和国家的未来。回眸澄城高中教育发展,党建引领、综合改革、质量提升、课堂改革、队伍建设、基础完善……这些关键词浓缩成沉甸甸的教育答卷,为推进澄城教育现代化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今年高考录取工作开展以来,澄城教育事业捷报频传、硕果累累。澄城中学2023届考生王兆晨被清华大学录取,2023届考生贾鑫妮被北京大学录取。每一份鼓舞人心的录取通知书、每一张洋溢希望的幸福脸庞,都是澄城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聚各方资源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写照。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近年来,澄城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五育并举,推进素质教育,高度重视普通高中建设与发展,大力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一幅学有所教、桃李芬芳的教育发展新画卷在古徵大地徐徐展开。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澄城县委、县政府多年来的共识。澄城县突出“一把手”抓教育,把办好县域普通高中作为县级重点民生工程,特别是在全省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以来,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分别成立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面深入高中进行调研,先后制定《澄城县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实施方案(2022—2025年)》《学校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全县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培训方案》等,指导全县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有序实施,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
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优质的办学条件是推动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为此,澄城县委、县政府投资5.2亿元,严格按照《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建成投用澄城中学新校区,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建成各类功能部室,配足配齐设施设备。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要求,完成标准化考点建设。投资800余万元维修改造城关中学多功能会议室,增设功能部室。民办创新中学通过自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为育人方式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针对普通高中部分学科教师紧缺问题,澄城县委、县政府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高学历优秀人才,十四五以来,共招录高中教师33人,其中,研究生12人,本科21人。深入推进“三名+”建设,高质量实施“三支队伍”培训工作,构建了“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梯次培养机制。面对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组织全县高中所有管理人员和科任教师接受不同层次的课程教学与高考综合改革培训。同时,积极争取省教育厅“中小学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项目落地澄城,遴选出“种子教师”92人,“影子教师”341人,与省级学科带头人和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实行“结亲式”一对三精准培养,着力打造了一批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编制《澄城县初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培训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全县教师专业水平。近年来,培养省市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共496人;国省市级课题共109项。
课堂是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阵地。改革是教育事业进步的灵魂、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澄城县按照“高、初、小、幼,管、教、学、研两个一体抓”的工作思路,制订下发《高中学段有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澄城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开设方案》,坚守课堂主阵地,全覆盖开展全学段全员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抓课程建设、抓课堂改革、抓学段衔接、抓整体统筹,形成一体贯通、纵深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合力。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各校形成了“五导六环”“三环三动”等教学模式,常态化磨课研课,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推进教学改革,构建新型课堂,打造有效课堂。建立健全学生发展指导、评价与考核的制度体系,按照省级示范性高中先行试点、逐步在中小学全面推进的思路,加强生涯规划指导的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常规教育、专题讲座、综合实践为一体的生涯规划指导与教育体系。制定《2022级学生选课走班工作的实施方案》,指导各校科学安排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目前,各校已经进行了三次模拟选科。澄城中学根据三次模拟选课走班情况,初步确定了五种组合方案,即:物化生、物化政、物化地、物生政、政史地,今年秋季开学各高中学校将根据学生选考科目正式开展选课走班。
广开视角、外联内引、借力强基,是推动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的有益补充。澄城县对外积极争取,通过与高校、名校建立战略合作机制的方式,积极争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促成西安交大附中帮扶澄城中学,共建教学团队、名师工作室以及联合教研平台,同步共享考练试题;与西安高新一中借助“云课堂”直播平台开展联合办学,并通过韦智敏人才专家工作室引荐,与北京市第八中学结对帮扶,共享优质资源,促进学生、老师、管理团队的快速成长。城关中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形成教授团队、研究生助力团队、研究生支教团队等多渠道多领域的深度合作,每两周选派2-3名中层领导干部前往西农大住校跟岗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入推进中国大唐集团定点帮扶,在澄城设立“中国大唐·澄城英才教育奖助金”,已连续两年为968名优秀师生发放240万元奖助金,营造出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同时,统筹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探索成立教育公益类组织,推动澄城县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向未来,我们坚信,在澄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和顽强拼搏下,澄城高中教育必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为澄城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12: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