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上海国资国企“应开尽开、能开尽开”面向社会发布268个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03 06: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上海国资国企“应开尽开、能开尽开”面向社会发布268个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

吴丹璐

上海国资国企“应开尽开、能开尽开”面向社会发布268个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

上海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发布会现场

上海国资国企“应开尽开、能开尽开”面向社会发布268个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

光明食品集团智慧农场场景

上海国资国企“应开尽开、能开尽开”面向社会发布268个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

上汽集团下属博世华域智能车间场景

上海国资国企“应开尽开、能开尽开”面向社会发布268个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

久事集团“一江一河”场景 文/吴丹璐

“45家市属企业、268个场景需求、城市领域全覆盖……”10月26日下午,一场特别的应用场景发布会在第七季漕河泾科创嘉年华亮相。来自上海市国资国企的企业代表、数字化转型头部企业、60余家科技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见证上海45家市属国有企业面向社会发布268个场景需求。

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放在漕河泾发布有着特殊的意味。临港集团漕河泾开发区是上海最早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微电子起步,这座产业园区历经数次转型,最终成为上海数字产业中心之一,聚集了多家互联网巨头企业和科创企业。迈向数字化全面转型,上海国资国企正在用行动拥抱数字产业,以场景开放带动自身的内部变革。

“应开尽开”展现诚意

今年8月,上海市国资委启动新一轮上海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场景征集活动。恰逢改革开放45周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10周年,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是新征程上加快推进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国资国企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践行“揭榜挂帅”机制,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海45家市属国有企业提出了268个场景需求,平均场景需求金额约1700万元,充分展示国资国企“开放促创新、开放谋发展”的最大诚意。据了解,此次征集场景呈现四个特点与亮点:

第一,对外开放程度高。征集活动高触达,上海市属45家国有企业全员参与,80%以上的企业开放不低于5个场景建设需求,其中上汽集团、申通地铁集团、中国太保等12家市属企业开放了8个以上的场景需求;场景开放全链路,此次开放场景涉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发设计、生产运营、用户服务、经营管理、产业协同、数据治理等各个环节;单个场景需求金额跨度从20万元到3亿元不等,其中,超亿元场景需求共8个,千万级场景需求占比达33%,体现国资场景“应开尽开、能开尽开”的初衷。

二是城市领域覆盖全。268个场景中,经济领域141个、生活领域39个、治理领域88个,对标城市数字化转型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如经济领域开放场景包括工业互联网、冷链物流智能升级、基于5G专线技术的调频虚拟电厂等;生活领域开放场景包括集运MaaS平台建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临港水厂数字孪生等;治理领域开放的场景包括园区一网统管、基于联盟链的区块链跨链系统等。

三是数字技术应用新。对比2021年发布的国企开放场景清单,此次场景清单突出了人工智能、区块链基础研发及创新应用,体现了近年来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其中,“大语言模型”需求有13个,“隐私计算”需求有22个,“基于开源技术的自主创新平台”需求有18个,还包括“ESG平台”“区块链应用”“数据模型”“机器学习”“数字孪生”等创新技术的企业应用。

四是合作共赢层次深。技术联合攻关,在数字底座、隐私计算、开源技术融合平台等场景需求中,市属企业希望与优秀市场主体开展面向通用及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与产业应用。平台共建共享,在保险、轨交、双碳、数据安全等数字化转型场景需求中,市属企业希望与各类市场主体共建数字化转型实验室、创新中心、促进中心等。数据资源流通应用,在跨境数据流通、数据产品发布、数据价值挖潜等领域,市属企业希望与各类主体推进数据资源共享流通。

开放推动降本增效

国资国企对社会开放场景不在于形式,而是基于市场的逻辑共识。发布会现场,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从各自企业出发,讲述了国资国企开放场景的内在需求。

“上海地铁的运营里程和列车保有量都是世界第一。随着上海地铁规模的不断增大,对交通排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地铁司机来说,出现问题后只允许你6分钟把故障排除掉,如果不能排除就需要救援。”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这么高的要求,光靠司机的培训、学习、锻炼是不够的,所以近年来,申通地铁利用5G和大数据技术支持,研发出智能排故系统,有助于实现运营管理的省人省时、准确高效的目标。

据介绍,如果该系统能在上海实现整体覆盖,可以达到5000万元的经济效益。下一步,申通地铁希望与外部企业合作,采用技术开发共建的方式或产品代销的方式,面向国内市场,或者增量市场市域铁路等方面,推广智能排故系统,用数字化手段解决行业长久以来存在的痛点、难点。

传统用工模式下,企业人力短缺、成本上升及人效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以“保险大模型数字劳动力应用与共建”为题,以大模型为切口进行破题。

“和过往颠覆式技术不同,人工智能大模型需要大规模数据和大体量算力做支撑,要探索一个新技术在场景中的应用,前期需要很大投入,如果全让我们自己来承担这个投入,风险很大,企业很难‘闭门造车’。”太平洋保险的专业人士表示,通过合作的方式,保险企业可以与科技企业共建共担风险,利用数字劳动力的辅助,让普通职员成为具备数学、医学、法律等十个本科文凭的超级员工,从而提升整个保险行业的生产力和服务水平。

共建数字转型生态

作为漕河泾科创嘉年华的活动之一,这场发布会不仅致力于向社会开放国资国企应用场景,从深层地看,更是利用场景吸引汇聚来自社会各界的创新力量,增强国企跨区域、跨产业合作能力,推动共建数字产业生态。

2021年,市国资委曾联合市经信委、市科委共同举办“共创数字未来——2021上海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创新大赛”。通过聚焦高频急难问题发现应用场景,聚焦难点堵点找到解决方案,聚焦重点突破形成示范标杆,首届上海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创新大赛有针对性地开放了国资国企场景资源,以“揭榜挂帅”的形式,面向社会征集一批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打造新技术比武台和新模式试验场。

而在本次举办的上海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发布会上,上海高新技术的代表企业竹间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来到现场,分别从AI服务、企业数智化服务等领域分享了如何借力国资国企平台,实现双向奔赴。

竹间智能既是在漕河泾本地成长起来的企业,又是首届上海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创新大赛的获奖企业之一,有着丰富的央国企数字业务合作经验。竹间智能总裁兼COO孙彬说:“以我们过去八年的经验,要想让大语言模型真正产业落地,就需要打通企业知识库,让我们的大语言模型来学习,从而培育出服务机器人、营销机器人、培训机器人等等。”孙彬表示,人工智能赛道从量变到了质变阶段,企业之间开放合作才能推动大语言模型更快落地。

“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面临几个核心问题,第一,国有企业如何从规模型数量转向质量型效益的提升;第二,国有企业如何实现从单一价值向整体价值的转变,以及如何注重从短期绩效到长期价值的转变。”用友网络国资行业副总经理余辉认为,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变革,国资国企的数字化转型重点也将发生变化。为此,用友网络打造了新一代架构的国资国企转型平台,从技术平台、应用平台到生态平台,以基于智能化的AI运营支撑国资国企经营。

合作创新实现共赢

数字经济的特征是开放、合作、共赢。圆桌讨论环节,来自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与上海爱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维坤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共同围绕“开放、创新、融合,大手小手如何牵?”的话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国有企业有场景优势、资金优势、资源优势,往往承担重大系统工程或者急难险阻的技术突破。民营企业、IT企业市场意识敏锐,对技术发展方向洞察力强,国企、民企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共同促进这个时代的发展。”一位国企企业代表在现场说道。

为了凝聚更多创新型要素资源,本场发布会上“有数了”平台应用场景大赛线上投票渠道也正式开启,将面向社会大众评选出十佳场景需求。依托国资“有数了”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平台,将为社会一站式提供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服务、数字化场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市国资委表示,下一步,上海市国资国企将用好上海国资创新汇的合作交流平台,以需求牵引、场景开放,深化与社会优秀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首先,继续增进开放,以开放破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瓶颈问题,推动国资国企更高质量发展。市国资委将推动市属企业建立场景培育的长效机制,形成国资国企面向社会的“场景清单”,在开放共享中加快形成市属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加大创新合作力度,通过开放集聚“跨行+跨业+跨界”的创新力量,推进技术创新与场景开放双轮驱动。更加精准地把握数字技术的前沿动态、趋势方向和发展重点,把技术逻辑和国企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底层技术、安全技术突破与应用。加快跨界合作创新,建立国有企业新的“朋友圈”,共同探索形成融合、共生、互补、互利的合作模式和商业模式。

最后,建立数字转型协助生态,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在战略必争、体系必备、发展必需领域,发挥“链主”作用,通过需求牵引,增强跨区域、跨产业合作能力,着力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与场景协同。同时,通过形成面向市场的机会清单,集聚一批掌握数字关键技术、占据数字经济前沿的优秀企业,推动其加快发展壮大,构建跨界融合的数字化产业生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打造安全韧性城市,“智慧应急十大优秀案例”在沪发布
...城市发展研究院与上海长三角安全应急产业促进中心首次面向社会联合发起了“智慧应急十大优秀案例”征集推选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会上,最终推选结果揭晓。其中,上海
2023-05-09 20:03:00
...,上海市第一批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需求榜单公示,正式面向社会发出“英雄帖”,激励国内外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团队敢于“揭榜”、勇于“挂帅”,为培育元宇宙新赛道,助力上海
2023-01-16 15:10:00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成果初现,杨浦滨江这场论坛透露了这些内容
...生态”为主题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社会论坛,在上海杨浦滨江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人工智能合规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中心依托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而建,将充分发挥同济
2023-07-07 17:28:00
2023MWC上海展:5G跃升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
近日落下帷幕的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下称“2023MWC上海展”)上,5G的快速发展以及与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加速融合,让元宇宙、数字人、裸眼3D等“黑
2023-07-03 08:19:00
上海南湖职院:让“元宇宙”赋能课堂
...虚拟仿真作品;同时,引领学生开发虚拟场景应用程序,面向社会开展虚拟现实职业体验、虚拟仿真行业培训、企业虚拟制作项目进课堂等。护理实训中心则将建立一个虚拟智慧医院,构建3D仿真
2023-02-23 11:04:00
贡献中国智慧,零数科技产业区块链生态论坛成功举办
(大会现场主图)7月7日,由赛迪区块链研究院指导,上海零数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现代联合会、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北京电子认证服务产业联盟作为支
2023-07-07 21:10:00
当“数字化”撞上“老龄化”
...,上海市民政局发布第二批8个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面向社会征集技术主体。 智慧养老实践中,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工具是一大制约条件。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保所所长、教授曹艳
2023-11-27 05:06:00
如何打造数字时代城市核心竞争力?192城沪上共话
本文转自:人民网在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接入事项超3600项,累计办件量超3亿件;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系统整合接入公共安全、卫生健康等30多个部门的100多项基础数据,形成“
2023-09-22 12:36:00
“通世界 链全球”——2024年区块链应用场景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正式启动
...动。本次竞赛是面向全国范围开展的一次重量级竞赛,由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数据局、静安区委、区政府以及上海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指导,静安区总工会、静安区数据局支持,市北高新集团与浦江
2024-10-19 21:4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