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潮声丨这个“最懂老人”的科,会是爸妈就医第一站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24 09:51:00 来源:杭州网

傍晚5时,衢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浮石院区的老年医学科病房内,89岁的张大爷在护士的细心协助下,通过鼻饲管缓缓进食。

此前,他因肠胃不适和吞咽困难被送至医院,随后被诊断出患有消化道出血、脑梗死后遗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随着护士手中针管内的食物逐渐减少,家属涂女士不禁感慨:“真没想到,老伴有这么多毛病,选择这个科室,我们不用一个个科室跑来跑去,很多检查在床边就能完成,真是很方便。”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一个曾经陌生的科室——老年医学科,正逐渐走入公众视野。

国家卫生健康委最近发布的《关于提升老年医学医疗服务能力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到2027年末,全国力争使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80%。

而“老有康养”作为未来几年浙江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三大目标之一,其核心便是加强老年医学科的建设。

老年医学科为何如此重要?如何让更多人了解老年医学科?怎样建强这个“最懂老人”的科室?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医院,采访患者、医护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

什么是老年医学科

走廊两侧,精心安装的扶手为老年患者行走助力。目光所及,随处可见的绿植、舒适的沙发和温馨的插画,为这个空间增添了一抹生机与宁静。穿过风雨连廊,户外水塘里还有群戏水的小鸭子,走在衢州市人民医院浮石院区的老年医学科,有种置身于家中的松弛感。

“我们想打造这样一个环境,让老年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变得更加舒心一些。”吴德军是该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去年底,随着老年医学科从医院主体中独立出来,他心中的愿景——为老年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逐渐变为现实。

吴德军说,老年医学科顾名思义,就是治疗老年人疾病的科室,在这里,主要收治的是60岁及以上的患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老年医学科主要收治的是患老年综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老年医学科具有全科型、综合性的特点,同时也减少老年人多科排队就诊的麻烦。”吴德军说,这就像孩子需要专门的儿科医生,老人也要有专门的科室医生。

和全国绝大多数老年医学科一样,杭州市中医院的老年病科最早脱胎于干部保健科。科室主任张勇介绍,目前科室的医生团队涵盖了心血管、呼吸、神经、内分泌等多个主要内科专业,配置这么“齐全”是因为在老年病科,从普通疾病到重症急救,各类疾病都能遇到,且老年人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前几天大降温,我们就连续抢救了两名因外感导致心脏骤停的病人。”

多病共存是老年患者的一个共性。在老年医学科的病房里,众多家属反映,他们的长辈因长期罹患多种慢性疾病,一些已难以在家得到妥善照料,因此选择将他们送至这里接受专业治疗。

张勇表示,老年病学科的医生经常要面对更为复杂的情况。同时,老年医学科的目的可能并不是治愈。“老年人的很多疾病是由衰老引起,是不可逆的。”张勇更愿意将老年医学科视为一个“关卡哨所”,在这里,医护人员通过细致的老年评估,全面掌握老年病人的状况,精准识别潜在风险,减轻他们的痛苦,让老人有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状态。

所以,老年医学科除了治疗疾病,老年康复也是重要内容,在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一直与本院针灸康复科密切合作,对老年病人开展康复治疗。

给老年人看病,又不仅仅是看病。这在科室医护的日常工作中也得以体现,他们通常会考虑得更多,“比如查房,在其他科室可能医生只要交代几句就行了,但在老年医学科,我们更多时候要和患者聊很久,语速要慢点,因为说快了,有些老年人会听不明白。对一些耳背的老人,说话声音还要大一些,让他们能听得清楚。”张勇说。

仍在认知与接受之间

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接近3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由于人均寿命延长,老年周期也随之拉长,在业界看来,老年医学科需求旺盛,近两年,全国各地医院设立的老年医学科也呈爆发式增长。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一学科在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老年人群体中,知名度并不高。

在一些医院,记者随机询问了前来就诊的老年患者,发现超过八成的人并不知道还有专门的老年医学科。

衢州人民医院浮石院区,许多候诊老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挂的是老年医学科,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专科医生从总院相关专科转诊至分院的老年医学科。

多地老年医学科医生也坦言,尽管许多医院都设置了老年医学科,但目前这个科室仍不是老年患者就诊的第一站,大多数老年患者更习惯前往专科就诊,而实际上很多老年患者应该由老年医学科来治疗和处理。

除了对科室设置的不熟悉,医疗水平也是老年患者担忧的焦点。“如果病情严重了,在专门的心血管科、呼吸科,感觉更有保障。”因心衰常年在心血管科就诊的章阿姨说。

也有老人表示,自己长期在专科医生处接受治疗,对专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治疗效果感到满意。他们担心老年医学科的医生可能不具备专科医生的专业深度和治疗经验,对治疗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感到不确定。

石女士的姨夫今年近90高龄,前几天心脏出现不适,在老朋友的推荐下,住进了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石女士探望时,第一句话便是:“姨夫怎么不去住心血管科?”当天值班的护士长陈悦霞见状,立刻上前解释,石女士的姨夫不仅有心血管问题,还伴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在老年病科,医生可以综合评估病情,避免患者奔波于各个科室,同时还能调整不同专科药物,避免多重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如果病情需要,还可以请专科会诊。

“护士长这么一解释,我马上觉得姨夫住这里太合适了。”石女士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还有些不好意思。

“如果医疗系统只按照专科治病,不关注老年人的身体整体性,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出现,最终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吴德军认为,公众对老年医学科缺乏了解,推广、普及老年医学理念显得非常必要。

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正从被动解决到积极应对,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亚认为,全社会都还在适应中,“一个模式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理念从推出到落实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比如,我们现在熟悉的三级预防诊疗和分级诊疗制,都是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接受的过程。

事实上,不少住过老年医学科的患者,正在成为该科室的“代言”。

82岁的朱爷爷是一位脑梗后遗症患者,此前他辗转了3家医院,最终选择入住衢州人民医院的老年病科。退休前,朱爷爷是名校长,平时喜欢抄抄写写,病床边摆满了他从家里带来的笔记本,护士胡笑笑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朱爷爷抄写的本子又薄又小,特意送了本大本子给他,上面还有爷爷的手绘肖像。

朱爷爷激动地说,住院这么久,医护人员一直都很细心地照料,自己的身体才能维持得不错。前不久大家还给他过了生日,那温暖的场景让他至今难忘,“下回身边如果有老伙计不舒服,我肯定是推荐来这里看。”

而更多医院则通过自己的专科特色,来消除老年患者对老年医学科的顾虑,提高他们的认可度。像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利用医院中西医融合的特色,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遵循中医思维辨治,个体化、阶段性用药,帮助解决老年综合病症的疑难问题。“老年人本身对中医就比较信任,加上这两年中医国潮兴起,他们家属的接受度也在提高。”张勇说。

先行探索与挑战

浙江在老年医学科的发展方面目前走在前列。2021年发布的《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暨医疗机构设置“十四五”规划》中,就特别强调了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以推动医养康融合发展。

“像杭州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已经达到90%。”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比起全国其他地方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状态的老年医学科,杭州市通过考核指标,成立质控中心进行质量把控,利用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创建学术交流平台等手段,多数医院的老年医学科服务能力在不断完善和人性化,但依旧避不开老年医学科总体发展的一些短板和瓶颈。

“老年患者的接受度和老年医学科的人才培养,已经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共性问题。”该负责人说。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此前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中国医学生对老年医学的执业意愿调查及干预研究》,研究者调查了中国医学生对老年医学的执业意愿,发现医学生对老年医学的兴趣普遍不高,只有2.2%的学生表现出对老年医学的强烈兴趣。

在老年医学科的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对老年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照顾。护士长陈悦霞举了个例,前几天病房里有一位糖尿病老人没吃晚饭,交接班时,前一班的护士特别交代了一句,接班护士就格外留意这位老人,巡房时发现双手湿冷,一测血糖,结果发现只有一点九,于是立刻喊来医生急救处理,转危为安。“老人病情变化时,症状往往不太明显,但病情却可能十分凶险,需要医护对病人的观察格外细致。”陈悦霞介绍,为了提高抢救能力,科室护士们还会定期到急诊和ICU进行轮转培训,而护工也接受了专业培训,学习如何安全地喂食老人,以预防呛咳和肺部感染。

因为要应对老年患者频繁出现的突发状况,老年医学科的医护人员面临着较大的无形压力。

而对科室负责人吴德军来说,他的压力则更直接:招人难。

“去年放出2个名额,都没招到。”吴德军说,老年医学科建设近几年才提上国家议程,学科发展本身就历程短、积淀少,再加上科室本身的工作又较为综合,对医生能力要求较高,致使不少医生望而却步。“最重要的是,很多人会优先选择大城市。”目前,他主管的老年医学科共有7名医生,只有3名属于老年医学专业,其余几名医生都是从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专科科室借调来的。

同时,老年医学科还是一个“入不敷出”的科室。

“目前医保实施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也就是按单病种打包付费,但来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老年病人往往有多种疾病。比如一位老人患有三四种疾病,而医保只能按一个病种付费,这和老年医学的整体诊疗理念并不匹配。”一名业内人士坦言,发展老年医学科仍需具体政策、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为突破这些瓶颈,医院和相关部门也正积极采取措施。如加强人才的内部培养,鼓励医生跨科室学习交流,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并从教育层面完善人才储备。今年初,教育部发布《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增设5个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其中就包括“老年医学与健康”。此外,相关部门也在努力制定更加合理的医保政策,根据老年医学科的特点探索调整支付方式。

王亚认为,眼下大力推进老年医学科,是对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就医需求的积极应对,在未来,老年医学科很可能成为连接社区和医院的重要枢纽,在推动健康老龄化的发展的关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4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创新改善“硬服务” 重庆老年病医院加强“老年友善”
...福利院重阳节义诊活动现场,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护师周渝正向前来问诊的李国钰夫妇讲解家庭康复训练。另一边,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逵的问诊台前正排起长队。“心血
2024-10-23 15:32:00
智慧病房全覆盖,开辟“空中120”通道!华中最大老年医学中心正式投用
...、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科、综合科、心血管内科、全科医学科等10个专科17个病区,包括血液透析中心、老年康复中心、心脏康复中心、标准化血管衰老管理中心、老年重症监护室等五大中心
2024-09-29 17:44:00
眩晕如何实现便民就诊?专家在大会上这么说
...称“东院”)执行院长黄海威教授指出,针对眩晕患者的就医现状,相关学科逐渐融合形成了前庭医学这一崭新学科,让接受过前庭医学训练的有关专科的医生都有能力去接诊眩晕患者,避免患者在
2023-11-22 21:13:00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把就医“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批成为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是珠海市“十四五”期间首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甲等)建设单位。近几年,该院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用心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急难愁
2024-06-26 07:44:00
巧手仁心,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总是看到很晚。”而她更希望的是,这里能成为患者的第一站,“有生育意愿的夫妻在婚前或孕前应做好相关筛查,做好一级预防,从源头阻断遗传疾病的发生。”孙路明告诉记者,她曾经也是名
2024-02-02 17:43:00
...效能医疗服务管理,推进高标准医疗服务发展,增强民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初正式上线的“孕程管家”是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下称:一妇婴)以孕产全周期健康管理为核
2023-08-18 18:57:00
...理学科资源,构建“老年全生命周期”学科体系,以老年医学科为主,联合其他学科组建多学科团队,开展具有老年医学科专科特色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
2025-08-01 07:40:00
一站式解决“骨科+康复”问题
...疗中心在门诊大楼10层揭牌成立。通过骨科亚专业和康复医学科亚专业的深度融合,创新、优化、融合门诊专科,方便百姓就医,不断探索门诊新型医疗服务模式。骨科康复一体化诊疗中心设有创
2023-11-29 07:29:00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打造区域一流心脏中心
...同,也不断推动介入医学中心、手术中心、放射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MDT团队的融合发展,带动急诊、麻醉、康复、护理等核心专业齐头并进,确保诊疗各个环节规范高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
2024-03-01 16:3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男子国庆假期开飞机返乡 普通人实现“飞行梦”还有多远?
大皖新闻讯 这个国庆假期,当众多车辆在高速公路排起长龙时,合肥飞行教员王磊载着女儿,仅用80分钟就飞完了300公里的返乡路
2025-10-08 19:22:00
六安一处河堤草坡,国庆假期变成滑草乐园
大皖新闻讯 10月8日是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位于六安城东安丰南路与淠河总干渠交界处的一段河堤草坡却热闹非凡,许多年轻家长带着孩子来此进行滑草娱乐活动
2025-10-08 17:00:00
大连一动物园观光车压碎老虎下巴?涉事动物园回应
大皖新闻讯 10月8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大连森林动物园有老虎被观光车压碎了下巴。8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到大连森林动物园
2025-10-08 16:59:00
坚守岗位度中秋|安庆行车公寓工长的一天
大皖新闻讯 国庆中秋假期接近尾声,安庆行车公寓工长潘晓波连续在岗,又度过了一个工作忙碌的假期。作为一名铁路双职工,他和担任高铁乘务员的妻子早已习惯了节假日的聚少离多
2025-10-08 15:50:00
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码上响应”解民忧
河北新闻网讯(杜小楠)10月1日清晨,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的“码上监督”平台收到了一条紧急求助信息,辖区居民王先生为国庆假期出行提前办理了身份证
2025-10-08 12:24:00
晋州市举办“促进红色旅游 书画进万家”主题书画展
河北新闻网讯(邢园园)10月1日,晋州市文联、大地书画院在晋州镇李家庄民俗文化馆开展“促进红色旅游 书画进万家”主题书画展和笔会活动
2025-10-08 12:21:00
赵州桥景区:联动救援,落水无人机“完璧归赵”
河北新闻网讯(聂聪超)近日,在赵县赵州桥景区,游客在景区拍摄时,由于操作不慎,其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坠入水中。接到求助后
2025-10-08 12:27:00
学府碑廊传经典
学府公园花团锦簇,游客在秋雨中赏花拍照。张澍宏 摄国庆期间,学府公园内银杏初染、桂香浮动,太原市第十七届“一园一品”暨学府公园第十六届“国学艺术展”秋之篇章拉开帷幕
2025-10-08 11:16:00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