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健康报□本报记者 李宁
“南一飞”紧急转运患者到遵医五院救治。
近日,伴随着轰鸣声,一架红白相间的直升机稳稳降落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简称遵医五院)门急诊楼前的停机坪上,舱门打开后,在外严阵以待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推着急救推车向前疾行,接下直升机搭载的疑似羊水破裂的孕妇后,一路飞奔送往遵医五院产科。由于送医及时,经过紧急检查、治疗,孕妇的危急情况很快得到控制,次日凌晨,她顺利产下宝宝。
护送这名孕妇前往遵医五院进行救治的飞行队是有“南海神鹰”之称的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简称“南一飞”)。2022年9月,遵医五院与“南一飞”签订《海上空中紧急救援项目医疗保障协议》,自双方建立合作以来,已有24名患者通过“南一飞”紧急转运到遵医五院救治,患者病情涉及脑卒中、脓毒血症、颅脑损伤、脊柱骨折、手指断离等,所有患者均救治成功。双方的合作打通了海上救援“最后一公里”,标志着遵医五院具备了立体、全天候的紧急救援能力,为当地尤其是海岛上的患者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遵医五院是广东省珠海市西部地区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人员梯队齐备。医院急诊科2023年获批成为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是珠海市“十四五”期间首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甲等)建设单位。近几年,该院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用心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急难愁盼问题,当地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整合资源
提升急诊急救服务能力
“李主任,急诊科现有一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反复室颤,请到抢救室评估能否开展ECMO(体外膜肺氧合术)。”接到电话后,遵医五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兼急诊科主任李小悦博士立即进行现场评估,他第一时间向患者家属表示,只有ECMO才有可能挽救患者,可在ECMO支持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家属很快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生死竞速开始,急诊重症团队立即启动ECMO预案,在急诊科抢救室行ECMO置管及上机,并在ECMO支持下护送患者至导管室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血管内科治疗团队顺利开通血管后,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接受治疗。
ECMO是近年来重症医学发展的前沿技术,也是逆转患者心肺功能障碍的重要措施之一,体现医院的协作救治能力。依托ECMO等新技术的开展,该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急诊急救服务质量和临床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对其他专科的“辐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近年来,该院重点加强了以ECMO临床应用和推广为核心的复苏中心建设以及以高质量心肺复苏相关研究为核心的复苏培训中心建设。复苏中心依托ECMO 开展心脏骤停规范化救治和相关技术推广,实行“院外心脏骤停—院内心脏骤停—ECMO支持下转运”一体化运作,强化心脏骤停后综合征集束化治疗策略实施,大大提高了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同时,为打造以“急诊医学—重症医学—相关二级学科”为整体的心脏骤停综合治疗体系和珠海市斗门区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提供了支撑。
创新护理
提升急危重症患者体验
“感谢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术和精心的护理挽救了我的生命。”胡莹(化名)坐在轮椅上转到心血管内科治疗时,向遵医五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表达着衷心的感谢。她是一名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入院时已经发生心源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重症医学科救治团队经过紧张的抢救,让胡莹转危为安。当ECMO撤除后,胡莹神志逐渐清醒,身体也慢慢恢复,但没想到的是,严重的焦虑症又开始困扰她。对此,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将心理护理与疾病治疗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积极给予胡莹同理心的护理,帮助她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另外,了解到胡莹平常喜欢听戏曲后,护理人员在饭后会安排她听30分钟的戏曲;在睡前,会安排她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安抚她的情绪。经过多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胡莹的焦虑评分逐步下降,其他生命指标也逐步好转,最终顺利脱离呼吸机。
ICU里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由于治疗的特殊性,这里的患者没有家属陪护,在床旁监护患者、和患者接触最多的护士成了病人唯一的心灵伙伴。在以往的心理护理等基础上,遵医五院重症监护室(ICU)的护士会为患者记ICU日记(叙事护理),从患者入科到转出ICU,从有意识障碍到完全清醒,记录患者在ICU的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记录和患者沟通的情形,记录家属的期许、焦虑,并记录护士自己的感触。通过记日记的方式,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为顺畅。
此外,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积极创新护理技术,研发出“重症患者床头角度自动测量及预警装置”,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该科申报的项目“重症患者床头角度自动测量及预警装置的研发及推广”获“创青春”首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临床护理类铜奖。同时,针对ICU转出患者认知和身体功能障碍及致残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等状况,科室还积极帮助患者开展重症早期康复,有效地减少了患者在ICU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化流程
改善门诊患者就医感受
近日,62岁的周女士按照预约时间来到遵医五院做检查,她拿着斗门区莲洲镇卫生院的转诊单取到了医联体门诊检查处方,无须交挂号费就按照安排去做了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她说:“有这个医联体门诊真是太方便了,大大节省了我们预约检查的时间和费用。”
在门诊系统(挂号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增加“医联体门诊”,是遵医五院优化医联体转诊流程的一项便民举措。今年2月,医联体门诊开通后,斗门区五镇一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基层医生开出检查单发微信群,在患者未到达遵医五院前,客服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患者信息完成挂号,由医师根据转诊单开出检验检查单,患者到达后直接到咨询台拿单缴费就能去做检查(有优先标识),检查结束后不用在现场等结果,由医技部门优先出报告,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号便可查询结果或由客服工作人员直接转发给患者。医联体门诊优化了医联体内患者的转诊及就医流程,缩短了患者在医院的等候时间。
为提升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遵医五院门诊部还通过多途径预约挂号、优化门诊分诊叫号系统、实施到院后报到机制、高峰时段启动备班医师等多项举措缩短了患者的门诊等候时间。目前,该院预约患者的门诊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19.01分钟,门诊平均预约诊疗率达到96.54%。
此外,门诊部创新服务模式,目前,已建立了“一站式”医保办理窗口、“一站式”入院服务窗口、“一站式”咨询/门诊事务办理服务窗口、“一站式”退费窗口等多个“一站式”门诊服务窗口,通过优化门诊流程,减少了患者排队次数和就医过程中的来回折返。遵医五院门诊服务的诸多小细节,给患者就医带来了“快”节奏,切实解决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