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王爱红
1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山阳大地喜降瑞雪。对温县永生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社员来说,比瑞雪更让他们兴奋的是领取2022年土地经营分红。
当天,该合作社举行了热闹的分红仪式。“赵余良126500元,申胜卫117800元,王保国106700元,赵小红68400元……”现场,该合作社理事长侯永生响亮地念着名单,14名社员上台喜领分红,多则12万多元、少则3万多元。
种地领分红,农民笑开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2022年我在合作社管理了46.7公顷土地,领到12万多元分红,非常开心。如果合作社还有土地管理,我还想种。”分红最多的社员赵余良信心满满地说。
赵余良的底气源于一组令人信服的数据:在跟随合作社发展的5年时间里,他负责管理的温县招贤乡黄河滩沙土地面积从2018年的11.3公顷增至2022年的46.7公顷,小麦平均亩产从2018年的402.5公斤增至2022年的567公斤,如今他已成为种粮能手。
第一年就分红11.78万元,社员申胜卫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也有话说。
“以前我自己在家种地,2022年合作社派我到开封负责管理57.3公顷土地,没想到第一年就产生效益,一下子分红十几万元。”看着手中厚厚一摞分红款,申胜卫喜出望外,“除分红外,我每月还有合作社发的底薪工资和负责管理大田生产的钱,一年也有十几万元。这种种地模式真是让我开眼,以后我要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多劳多得。”
社员王保国也是种粮能手。“合作社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不仅把地交给我们管理,还提供全方位服务。我们只在田间负责把地浇好、种好,每年的分红我都不低于这个数。”王保国说着,晃了晃手中的10.67万元分红款。接着,他话锋一转,掷地有声地说:“刚才大家说我的分红没有赵余良多,明年我要比他多得多。”话音刚落,现场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和阵阵叫好声。
谈心声、话感慨,更比干劲。增产增收成为社员的共识,大家都铆足了劲,争相种好地、多打粮、多分红。
大家的干劲为啥这样足?
这得益于温县永生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不断探索的新型土地合作经营模式。该模式将土地流出方、土地管理者、合作社三方利益紧密结合,其中土地流出方提供土地,管理农户负责地块具体耕种作业,合作社负责为农户提供管理、技术、农资、农机、植保等全方位服务。三方除按协议约定获得基础收益外,超收部分将按比例分红,充分调动了三方的积极性。近年来,该合作社种植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各方的超收分红也水涨船高。2022年,该合作社43名经营管理农户仅超收分红部分就分得210多万元。
展望未来,侯永生满怀信心:“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对于合作社是机遇也是挑战。下一步,我们将以焦作市为中心,辐射方圆200公里,继续扩大服务面积、增加新品种、提升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总结经验,把大田托管做大做强,为焦作农业发展助力添彩。”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新型土地合作经营模式能否广泛复制推广?带着这个问题,市农业农村局还在现场组织社员座谈交流。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侯向阳和大伙儿面对面,一起算种地账。
“农业农村拥有广阔天地,温县永生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的种植经验值得复制推广,希望大家不断把粮食产量推到新高度,不断学习和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新种植模式,带动更多种植户增收致富,带动焦作乃至河南推进整体种植水平提升,推动整体生产组织方式变革,推动农村面貌不断变化,让今后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让农业生产发展得越来越好。”侯向阳的一席话,让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室外,天寒地冻,雪花飞扬。室内,人们摩拳擦掌,只等农时一到,好好大干一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