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型胰岛功能严重受损,根本不可能饿好,因此只讨论二型。
二型的前期,包括正常饮食却糖耐量异常的人可以试试,但是胰岛功能最终仍然比正常人弱很多。
糖尿病不是一种病,而是胰岛功能受到极为严重的损伤后,表现出来的多个特征中的最明显的那个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高血糖,就是因为胰岛素发出吸收血糖的信号,无法完全应付吃进去的食物量。
所以,二型糖尿病前期会出现胰腺超负荷工作,产生极多胰岛素,但由于胰岛素抵抗,也只是堪堪够用。期间血糖可能还正常,但是一吃进去碳水,由于大量分泌胰岛素,联动产生的血清素会导致睡眠潜伏期缩短,进食后一小时就会昏昏欲睡,这是胰岛素抵抗的最明显特征,还有黑棘皮等。
随着体重的上升,脂肪细胞直径越来越大,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越来越明显,胰腺更加努力工作产生胰岛素,用尽一切办法控制血糖。
最终,胰腺撑不住了,因长期高负载工作,部分胰岛B细胞开始凋亡,这个时候,血糖就不正常了。
然后,本来肥胖的胰岛素抵抗人群,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无法有效利用血糖,慢慢狂吃不胖,然后血糖开始失去控制。
此时就进入了二型糖尿病的经典时期,胰岛功能只剩下至多30%。
安海燕主任讲,自己有个患者就是这么个情况,三十七八岁因为长时间伤口不愈合去检查,最后确诊二型糖尿病才开始减肥,高峰期一百八十多斤,而且长期维持在160斤以上。
但减肥也只是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改善部分胰岛素抵抗而已。患者现在55了,体重也降到了145斤,为了削减血糖峰,肌肉也练得比四十多岁时多得多。
但那又怎么样,即使减到了145斤,由于长期吃促泌剂类控糖药,胰岛功能已经严重受损,现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等延缓碳水吸收和增敏剂已经没有任何效果,快要走到打胰岛素的边缘了。
注射胰岛素往往被认为非常好,至少比促泌剂好,但过高浓度的胰岛素本身也是二型糖尿病的某些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比如糖足,单纯的较高血糖并不比高胰岛素+中血糖危险。
胰岛功能绝大多数是不可逆的。长期禁食,一日一餐,可以有效减轻胰岛的负载,让部分处于过载罢工状态下的胰岛B细胞重新激活,但也仅此而已了。
更多情况下,无论是生酮、禁食还是控制热量,只能降低胰岛的磨损速度。
但是既然已经确诊(默认二型)糖尿病,那么胰岛功能大概就只剩下青年时期的30-40%了。
所以想远离糖尿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安海燕医生提醒,根本不能依靠简单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这几个及其滞后的指标,这几个指标几乎无用,观察到空腹血糖过高的时候,早就晚了。
因此回到问题中,如果你把胰岛素抵抗看为二型糖尿病的早期阶段,那么毫无疑问,整天吃不饱,降低体重,就能恢复身体胰岛素敏感度,从而降低胰岛的损耗,当然就算饿好了。
但是很遗憾,大多数人都把空腹血糖>7,餐后>11作为确诊标准,按照这个标准确诊的二型糖尿病,减肥后可以缓解,但根本不可能根治,因为此时胰岛功能已经比正常人弱太多了,如果长期维持很低的BMI(17-18)左右,那么可以让高血糖晚几年到来。
补充一下糖前期(正常碳水饮食,空腹6-7,餐后峰值7-11)的情况,通过减肥和轻断食或者生酮控制BMI在20左右后,每天餐后进行一小时低强度有氧(散步或者快走)的话,无论确证糖前期的时候多少岁,这样控制三十年不吃药(主要是阿卡波糖和格列汀类,减肥后二甲双胍作用不大,可吃可不吃)问题不大,三四十年后大部分人血糖仍然必须通过吃药控制,不过那时候已经不打紧了。
正常人的所有器官都是有损耗的,不可能一直维持年轻时的高水平,所以只要活得够久,每个人都会得糖尿病,正因此糖尿病的防止不能执着于血糖,保护好胰岛功能才是重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4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