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品味穿越600余年的明朝服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21 06:17: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强

5月15日清晨,60岁的雷文锦精心打扮了一番,背着背篓出了门,她要去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峰赶场。

这是一个延续了数十年的屯堡乡场,每周三赶场。乡场上,处处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然而,更吸引眼球的要数屯堡妇女们的服饰。

在屯堡流传一句顺口溜:“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一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屯堡妇女们身着大襟衣袖,青色、蓝色长袍。这是来自明朝的汉族服饰,至今已600余年,因来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县,又被称为凤阳汉装。

“我们对赶场是非常重视的。”雷文锦介绍,对屯堡人来说,赶集、庙会都是重要的事情。因此,每逢周三,屯堡妇女们都会像雷文锦一样精心打扮,穿上凤阳汉装来赶场。

云峰乡场靠近云峰屯堡,随着屯堡文化“出圈”,也意外地收获了不少“流量”。许多游客前来旅游时,也会感受一下云峰乡场。赶一场集,犹如观看了一场屯堡服饰秀。

黄桂珍每周三都来云峰乡场摆摊。据她介绍,除了周边来赶场的人,很多时候会看到不少游客,甚至还有一些外国游客,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屯堡服饰,游客们拿着相机拍摄,大家已见怪不怪,还会主动配合。

“非常感兴趣!最初以为是少数民族,但详细了解后,才知道来源于明朝汉族。”四川游客李先生说,这种独特的文化给人一种穿越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家国亲情六百年|从凤阳到屯堡:遥望江南故乡三千里,延绵家国亲情六百年
...。屯堡妇女们身着大襟衣袖,青色、蓝色长袍。这是来自明朝的汉族服饰,至今已600余年,因来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县,又被称为凤阳汉装。安徽凤阳花鼓。徐旻昊 摄烽烟远逝屯
2024-06-28 22:31: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服饰篇|丝头系腰,凤阳汉装翩翩来
...动去到江苏南京。南京与贵州有着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明朝30万大军就地屯军,在安顺屯堡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屯堡人的祖先就是600多年前从南京城迁往贵州的明
2024-06-28 15:49:00
朱元璋称帝后,对凤阳非常关照,可是凤阳为何走向衰败?
...朱元璋的举措其实,朱元璋本人具有浓厚的故乡情怀。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下旨在凤阳营建中都,尽管许多大臣都表示质疑,但朱元璋根本不管那么多,直接下旨在凤阳“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
2023-08-27 15:01:00
...悠远流长,让游客驻足聆听。当天的芥子园再现了600年前明朝人生活的样子,“看明朝、到贵州”,底气十足!
2024-06-30 05:55:00
安顺:“融”出美丽新风景
...的墙,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这些特色建筑多始建于明朝。在七眼桥镇,类似保存完好的明代屯堡村寨还有40余个。安顺云峰屯堡的群众在表演地戏。新华网 卢志佳 摄600多年前,30
2024-08-22 13:48: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⑥:屯堡民俗里的江南密码
...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大量中原和两江地区将士及眷属、农民、商贾、工匠迁移至
2025-02-20 21:22:00
家国亲情六百年|安顺市屯堡文化名人郑汝红:万派归宗源有本,一脉两地祖无分
...和立碑来昭示后人。安顺屯堡起源于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进行讨伐。平定云南梁王后,屯军十万镇守云南,其余二十
2024-06-28 22:31:00
朱元璋放弃定都凤阳的原因以及对明朝发展的深远影响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凤阳有着特殊的情感。凤阳作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重要地点之一,其历史地位备受关注。本文将从朱元璋营建凤阳宫殿的原因、放弃定都凤阳的原因以及凤阳在明朝时期的
2024-01-07 16:00:00
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 600年的生活史诗
...丝线逐渐交织成黑亮的丝头系腰。手中的织机已陪伴他40余年,见证了这门手艺从家家户户的日常到非遗名录的孤芳。鲍家屯村是唯一掌握丝头系腰编制技术的村落。在鲍灵平看来,老祖宗留下的
2025-07-16 19:0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