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洛阳网
“又累又困提不起精神” “胃胀积食对吃的毫无兴趣”,节后归来,不少人发现自己体重飙了、胃肠乱了、脖子硬了、失眠出现了……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中医馆)主任、中医学博士杨颖提醒,这是“节后综合征”。
春节大鱼大肉、推杯换盏间,胃肠负担加重,积食、反胃不适症状随之而来;频繁熬夜、打牌聚会持续消耗精力,透支身体;返工的长途奔波,导致肩颈酸痛,疲劳感重,这些都是“节后综合征”出现的诱因。
那么如何尽快摆脱春节“后遗症”?杨颖介绍,可以试试这几招。
保脾胃,饮茶方
暴饮暴食后的出现的腹胀、积食,除了服用保和丸、山楂丸药物外,还可以熬制茶饮方:山楂白萝卜水。
10g山楂,3片白萝卜,加水慢熬,山楂消“肉”积,白萝卜消“面”积,二者熬制可缓解积食症状。
节后易上火,嗓子干疼、痰量过多等咽部不适多与脾胃有关。中医认为,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泛溢而为痰。这时用陈皮煮水服用,或鲜竹沥配合枇杷叶煎煮服用,可达到健脾理气的效果。
小孩出现积食,除了以上饮方外,还可以到中医馆贴敷肚脐贴、健脾贴进行缓解。孩子皮肤嫩薄,贴上后药物易吸收,效果更为明显。对于腹胀的小孩,家长可以减少孩子饭量或少吃一顿,等脾胃缓解后再正常饮食。
消疲惫,按穴位
春节假期里不少人生活作息紊乱,通宵熬夜,节后难免会感到疲惫。这时除了恢复规律的作息时间外,还可以按按以下穴位。
1.涌泉穴
作为人体最低的穴位,按揉涌泉穴可充足肾气,使人耳聪目明、精神饱满。
位置:位于脚掌前部1/3处,脚缘两侧连线处。
按揉方法:睡前泡完脚后可以用手心搓对侧涌泉穴,使其微微发热为宜。
2.太冲穴
常按压太冲穴可疏肝解郁、调理肝气。
位置:位于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按揉方法:按揉2分钟。
3.百会穴
人体最高穴位,长按可缓解头痛失眠、安神静气,
位置:位于头顶,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按揉方法:按揉2分钟。
若疲劳感持续明显,可以试试督脉灸,打通督脉扶正阳气,从而缓解疲劳,改善肌肉酸痛。
强身心,调情绪
从舒缓的假期突然迈入紧张的工作,情绪焦虑是注意力难以集中的一大原因。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在志为怒,喜调达而恶抑郁。
节后的时间里,要戒暴怒,更要忌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开朗。每天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采取闭目养神、呼吸吐纳、聆听节奏舒缓的音乐、阅读、与朋友聊天沟通等方式调整身心,让生活和工作更加张弛有度。
假期吃吃喝喝,节后更要动起来。杨颖提醒,节后适当做一些运动,如慢跑、八段锦,同样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睡眠,缓解节后综合征。(洛报融媒·洛阳网见习记者 杨婷艳 通讯员 刘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9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