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人到中年,血液易粘稠?医生:出现4个症状,建议抽血检查一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16 13:54:00 来源:康之道

“上班昏昏沉沉,下班精神抖擞!”这可能是血液粘稠惹的祸

陈先生今年40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他却感觉身体越来越差。每天早上起床,他都会觉得头晕目眩;上班时,他也经常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下,还老是记不住事情,有一次差点出了大错,让他很烦恼,以为是年纪大了。

人到中年,血液易粘稠?医生:出现4个症状,建议抽血检查一下

但奇怪的是,每当晚上吃过饭,他的精神就会好转,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也没有太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弯腰捡东西的时候,突然感到呼吸困难,气喘吁吁,才意识到事情不妙。

陈先生赶快去了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你的血液太粘稠了,这是由于你的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的,如果不及时改善,很容易引发脑梗塞、心肌梗塞等严重的疾病。”一、“血液粘稠”是什么?

血液粘稠,医学上叫高粘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脂肪类、氨基酸、糖类等物质含量过高,导致血液中的水分减少,使血液变得浓稠,形成“血粘血稠”的现象。血液粘稠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病,而是与很多疾病有关,比如脑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等。

人到中年,血液易粘稠?医生:出现4个症状,建议抽血检查一下

血液粘稠程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环境、身体状况等因素而变化的,这是一种血流变学的特性。因此,血液粘稠程度不能单纯地用某一个数字来表示,而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导致血液粘稠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会破坏血管和血液的质量。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检验科宋涛医师说:如果一个人的血脂、血糖和血压都过高,就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壁内膜变得粗糙,发生粥样硬化,降低血管的弹性,从而增加血栓的形成和血管的阻塞的风险。

除了“三高”,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度的饮酒等也会让血液变得粘稠,因此,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二、“血稠”的4大危害

很多人对“血稠”不太重视,认为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其实它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生活中,很多常见的且危险的疾病都与“血稠”有关。

人到中年,血液易粘稠?医生:出现4个症状,建议抽血检查一下

1.加重心脏负担

血液粘稠会增加血流的阻力,使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泵血,时间长了,心脏就会劳累过度,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心悸、胸闷、气短等。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如果心脏供血不足,其他器官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器官衰竭。

2.诱发动脉硬化

血液的粘稠度增加,会使血液流速变慢,容易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物,导致动脉硬化,尤其是在冠状动脉处,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管腔变窄,造成心肌缺血,引起冠心病。

人到中年,血液易粘稠?医生:出现4个症状,建议抽血检查一下

3.引起脑梗塞

血液粘稠度高,会使血液中的血小板容易聚集,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就可能堵塞脑部的血管,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发脑梗塞。脑梗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昏迷等。

4.导致血液病

血液粘稠度高,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功能,导致血液病的发生。血液病是一种涉及血液、骨髓、淋巴系统的疾病,有很多种类,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病会导致血液系统的功能紊乱,如贫血、出血、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三、出现4个症状,建议抽血检查一下

如果血液变得粘稠,就会损害血管和毛细血管,甚至导致血管堵塞。这样,就不仅是氧气和营养物质无法输送到细胞的问题了,连细胞本身也会受到损伤,甚至死亡。这时,身体会发出一些“信号”,提醒我们注意。

人到中年,血液易粘稠?医生:出现4个症状,建议抽血检查一下

1.早晨头晕,晚上精神旺盛

如果早上起床后,经常感到头晕,精神不佳,而到了晚上吃过饭,反而精神状态好转,这可能是血液粘稠的一个信号。因为早上起床后,血液粘稠度会比平时高,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大脑缺血缺氧,出现头晕的症状。而到了晚上吃过饭,血液粘稠度会降低,血液循环会改善,大脑也会得到充分的血液和氧气,所以精神状态会好转。

2.中午困乏,下午无精打采

虽然说正常人午饭后也会有些困,但如果不午睡,下午也能忍受。可“血稠”者不同,他们中午经常困得睁不开眼,如果中午没有休息好,下午就会昏昏沉沉。这是因为中午饭后,血液中的糖分会升高,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大脑缺血缺氧,出现疲劳的感觉。

人到中年,血液易粘稠?医生:出现4个症状,建议抽血检查一下

3.下蹲时,呼吸困难,胸闷气短

“血稠”群体多为肥胖者,他们下蹲会比较吃力,一旦下蹲,就会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这是因为下蹲时,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上血液过于粘稠,血液循环不足,就会造成缺氧,导致呼吸困难、憋气等现象。

4.突发性视力模糊

血稠多发于中老年人,所以当出现视力模糊时,常常会被误认为是老花眼。一般而言,老花眼是有时间性的,而血稠引起的视力模糊是短暂的,严重时会突然看不清眼前东西。因此,医学上称之为阵发性视力模糊。这是因为血液粘稠度高,会使血液中的红细胞聚集,形成微血栓,如果微血栓进入眼部的血管,就会阻断视网膜的血液供应,导致视力模糊。

人到中年,血液易粘稠?医生:出现4个症状,建议抽血检查一下

如果以上4个症状,你已经中了2个,就要警惕了!最好及时去医院做个血液检查,看看身体是否有问题。

如果怀疑血液黏稠,可以通过以下检查项目来确认:

血液粘度检查,是指用血液粘度计或血流变仪来测量血液的粘稠度,反映血液的流动性。正常成年男性的血液粘度是3.84-5.30,成年女性是3.39-4.41。

人到中年,血液易粘稠?医生:出现4个症状,建议抽血检查一下

血脂检查,是指用生化分析仪来测量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如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过高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栓的风险。

血常规检查,是指用血细胞分析仪来测量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血液中的有形成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血液的粘稠度。预防“血稠”,应该怎么做?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维生素C、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等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坚果、深海鱼等,少吃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如油炸、烧烤、蛋糕、奶酪等。

人到中年,血液易粘稠?医生:出现4个症状,建议抽血检查一下

补充充足的水分,每天至少喝1升白开水,以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尽量少喝碳酸饮料等。

适当的运动锻炼,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消耗多余的脂肪,改善血液粘稠度。

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的压力,因为压力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粘稠度增高。

人到中年,血液易粘稠?医生:出现4个症状,建议抽血检查一下

合理用药,如果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要按医嘱服用降脂、降压、降糖等药物,以控制血液中的脂质、糖分和压力,防止血液粘稠度过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6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研究者建议50岁后要更加注意精神调畅,保持心情愉悦
...足够的阴血来濡养眼睛,眼睛就会变得干涩,易疲乏。 人到中年机体各种生理功能都在下降,肝脏也毫不例外。研究显示近三成的国人都有脂肪肝,并且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饮食的不规律、久
2023-10-09 12:38:00
警惕!这5种走路姿势都是大病预警!人到中年尤其要注意!
你是否关注过自己的血管健康?要知道我们的身体遍布着血管,一旦出现堵塞,全身的血液传输就会受到影响,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会真的“要命”。很多人说血管堵不堵,肉眼也看不见。其
2024-01-15 11:19:00
脑梗来临时,身体会有这几个异常,尤其是在起床后
...疾病中最严重的一个。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特别是人到中年,身体中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而且血管也慢慢的进化,容易造成血液供给不足的现象,这时大脑便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
2023-05-17 18:23:00
武汉一男子踢球时突发心梗,医生提醒:运动中出现这些症状应停止
...没有不舒服的症状,可选择喜欢的运动。蒋主任强调,“人到中年,一定要评估自己的身体状态,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甚至糖尿病的人群来说,血管可能已经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已经患有冠心病
2023-09-28 13:39:00
脸上出现哪些症状,说明血脂过高了?及时检查,当心血管堵塞
...,增加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人到中年之后,要多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有血脂过高的现象,要及时处理,防止健康受损!脸上出现1个症状,说明血脂过高,应
2024-10-11 10:14:00
预防血栓,请大家做好“三个一”
...症状,如果及时检查,并治疗,或许这次脑梗可以避免。人到中年,身体新陈代谢减慢,如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病,或有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就会导致血液变黏稠,流
2023-03-02 12:46:00
息肉为何会拖成癌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梁宝松2022年在肠胃病刊文强调,人到中年,一定要做一次肠镜!原因其实很简单:1.结直肠癌症状非常隐蔽,在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不典型;息
2023-06-15 11:26:00
牙痛、肩痛、胃痛后背痛,竟都有可能是心脏病导致的!千万别忽视
...慢的侵蚀心血管系统,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特别是人到中年,最好是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多的酒精摄入会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问题,甚至引发心肌病变。戒烟限酒,实质上就是
2024-05-26 17:28:00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科普小知识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于健康的人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到中年,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更要重视心理健康。 戒除不良嗜好:吸烟、饮酒对身体的伤害是众所周知的,患病后一定要戒除。
2023-07-09 22:5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世界流感日丨流感高发季,科学防护是关键!
大河网讯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季节性明显,秋冬季为高发期,需科学防治
2025-11-01 10:04:00
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 精准祛“疱疹”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姜媛)近日,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功诊治一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通过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2025-10-31 10:57:00
络活喜进口药:科学降压,阻断疾病连锁反应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显著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025-10-31 10:58:00
如何找到安全有效控糖方案?NEGEFO糖尼格:从能量本源修复自主血糖调控
控糖已从一个纯粹的医疗议题,迅速演变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全球性健康产业,其发展由不断增长的患病率、预防医学的兴起以及消费健康意识的升级共同驱动
2025-10-31 10:59:00
激活秋季生长力!这些有助于孩子长高的东西别错过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转眼又到了贴秋膘的季节。对于家长们来说,秋天不仅仅意味着天气转凉,更是一个为孩子身高加油冲刺的黄金时期
2025-10-31 11:04:00
深圳永福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的“十要、十不要”,切记记牢!
透析十要:健康生活的基石要严格控蛋白:透析肾友需根据阶段调整蛋白摄入量。非透析阶段,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脏负担;透析阶段
2025-10-31 11:38:00
如何找到真正靠谱的护脑方案?2025国际热门方案面世:新型“线粒体激活”技术问鼎榜首
看到父母开始忘记关煤气,在熟悉的街道迷失方向,或是反复询问早已回答过的问题,那一刻的心疼与担忧难以言表。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
2025-10-31 11:39:00
邹平形式多样庆重阳送健康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连日来,邹平市各地以“情暖重阳 送温暖送健康”为主题
2025-10-31 11:41:00
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三红蜜柚+猕宗绿果,解锁秋日营养与美味
又见金秋,又见十月,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活动如期而至。10月9日-29日,润燥低GI的三红蜜柚与地道中华风味的猕宗绿果
2025-10-31 14:53:00
一粒小麦的增值之旅
大河网讯 从一粒小麦,到一捧面粉,再到餐桌上的一个馒头、一盘饺子……在河南,小麦的旅程远不止果腹这么简单。河南工业大学刘昆仑教授
2025-10-31 15:39:00
孕期西药使用:安全用药指南请收好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怀孕,对女性而言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喜悦的特殊旅程,但孕期身体的变化也让准妈妈们更容易面临健康挑战
2025-10-31 16:44:00
以免疫稳态重建为核心:远大医药STC3141引领脓毒症治疗新方向
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发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危重症,其死亡率高达30-35%
2025-10-31 16:45:00
哺乳期用药:哪些西药会影响宝宝?喂奶时间有讲究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对于哺乳期妈妈而言,生病时用药始终是一件令人纠结的事。一方面,身体不适需要药物治疗来恢复健康
2025-10-31 16:51:00
黄连军教授团队在主动脉外科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黄连军教授团队发表升主动脉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研究成果,依托影像介入科多年诊疗技术及临床数据,纳入目前单中心全球最多的升主动脉吻合口漏22例
2025-10-31 16:51:00
减盐不减鲜,中粮福掌柜减盐特级生抽高品质守护餐饮健康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和全民健康饮食意识的普遍提升,倡导低盐、低油、低糖的烹饪理念与量化工具使用,已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5-10-31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