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息肉为何会拖成癌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6-15 11:26:00 来源:康之道

从42岁到61岁,5毫米的直肠息肉20年后变成癌。医生感叹“可惜了”,错过了2个重要时机。

01 5毫米直肠息肉20年后变成癌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科主任医师李初俊曾接诊过一个真实案例:

2019年末,61岁陈先生专程从300多公里外赶来就诊,称自己大便次数增多伴反复便血3个月。作为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专科医生,李初俊医生敏锐地意识到:情况不妙!可能又是直肠癌!

李初俊医生追问陈先生既往病史及是否做过肠镜检查时,患者竟拿出了一份20年前的肠镜检查报告。

原来1999年陈先生在当地曾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当时便发现有个直径5毫米的亚蒂直肠息肉,但未做处理。20年来竟一直没有予以重视,再也没有做过肠镜复查追踪息肉的变化情况!

这份20多年前的纤维内窥镜检查报告显示:患者直肠有一处约5毫米乘5毫米的腺瘤样息肉,发红短蒂,无活动性出血。

5毫米有多大?约莫只有绿豆大小。可惜早期的肠镜报告没有图像。

息肉为何会拖成癌

1999年的纤维内窥镜检查报告

后来李初俊医生为患者进行了电子结肠镜检查。于直肠距肛缘12厘米~17厘米见一环2/5周肿物,直径4厘米-5厘米,表面糜烂坏死。

从肠镜检查所见,基本可以确定,直肠息肉已经癌变为直肠癌,而且已经不是早期!

息肉为何会拖成癌

2019年的电子结肠镜检查报告

02 医生感叹:错过了2个重要时机!

5毫米的直肠亚蒂息肉,放任不管20年后,长大了足足10倍,成为50毫米的病变。原本是良性的息肉(癌前病变),“质变”成了直肠癌。

李初俊主任医师感叹道:患者错过了两个重要处理时机:

第一次机会:

在发生肠癌癌前病变前,患者未能在还是息肉的这个癌前病变阶段接受肠镜下超微创切除,否则便可祛除癌前病变,预防肠癌;

第二次机会:

即使息肉刚刚癌变,早期仍可通过内镜治愈性切除。若及时就诊,就可在内镜下进行超微创切除局部早期癌变的息肉,无需开腹,无需切除肠段,可以保持肠道器官的完整性,避免肠癌根治手术带来的巨大手术创伤。

可惜,此案例由于拖延治疗,最终需要实施直肠癌根治术,切除了包括肿瘤在内的肠段,治疗过程必须承受着肠道器官缺失和较大的创伤,也需要耗费较多的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①

03医生提醒:40岁后一定做一次肠镜

一般在临床上,医生都会建议超过40岁的人,无症状要做一次肠镜检查。而这并不是多此一举,更不是乱开检查。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梁宝松2022年在肠胃病刊文强调,人到中年,一定要做一次肠镜!原因其实很简单:

1.结直肠癌症状非常隐蔽,在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不典型;息肉更没有症状,只有肠镜检查时候才能够发现;其他如CT、彩超、核磁等,则无能为力。

2.9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是预防肠癌最有效的手段。

3.根据临床经验,人到40岁,超过20%的人长有息肉,过了50岁,超过30%的人有息肉;60-70岁的人比例会更高。

4.发现息肉和早期肠癌,治疗非常简单,在内镜下就可完成,创伤也小,对预期寿命几乎没有影响!②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强烈建议以下人群要及时做个肠镜:

(1)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2)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5)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6)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7)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③

肠镜是检查肠癌的有效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2018年接受采访时表示,超过45岁一定要做肠镜,如果没有异常,做一次肠镜管五年、十年没问题,不会得结直肠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13: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些筛查还能发现结肠、直肠的早期癌症。若早期的结直肠癌在常规筛查中被发现和切除,5年的生存率可以高达90%。目前有以下几种筛查方法,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乙状结肠镜检查:在这
2024-05-25 16:39:00
曲靖东大中医肛肠医院:40岁以后有必要定期肠镜筛查肠息肉
...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概率是最大的。经统计,在临床上结直肠癌90%以上是由腺瘤性息肉一步步发展而来的。从息肉发展到癌需要2年到10年不等。所以说,结直肠里的息肉就像是人体里的“定
2024-02-19 14:49:00
为什么要做肠镜?它有多重要?
...部结构和组织的检查方法。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和预防结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以下是肠镜检查的重要性: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早期发现可以提高治愈率,肠镜能够检
2023-11-12 12:25:00
...通过改变大便中胆酸浓度的作用而引发结直肠腺瘤乃至结直肠癌,此外,热量摄入过多、肥胖及钙与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均可能导致结直肠腺瘤发生。食物纤维可以通过将水分纳入来稀释肠内残留浓
2023-01-31 05:48:00
别忽视小小肠息肉,严重可发展为肠癌!做好早期筛查,守护肠道
...1. 息肉的类型:腺瘤样息肉或称腺瘤,更有可能恶变成结直肠癌。2. 息肉的大小:较大的息肉(通常直径大于1厘米)变成癌症的概率更高。3. 息肉的数量:当有多个息肉时,变成癌症
2024-04-28 11:57:00
身体出现3个异常,劝你尽早做肠镜
导语:结直肠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被视为相对温和的一种,其预防和发现都较为容易,然而,即使它的发展速度相对迟缓,每年仍有近20万人因它而失去生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所以一
2023-10-05 10:31:00
结直肠癌“盯”上年轻人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结直肠癌“盯”上年轻人专家建议这些人应参加肠镜筛查医生正在为患者开展肠镜检查。连亨杰 摄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通常也称为“大肠癌”。在大众的认
2024-05-23 02:35:00
这种“富贵癌”盯上年轻人 比切息肉更重要的是“改土壤”
...肠内科的诊室里,一名23岁的患者小张被确诊为中晚期结直肠癌。接诊的冯婷婷眉头一紧:“从临床来看,年轻的结直肠癌患者逐年增加。从全国发病情况来看,中青年结直肠癌患者占比10%—
2025-08-06 06:29:00
浅谈结肠镜检查
...结肠癌。结肠癌,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的癌症类型。据有关数据分析,每年全球有190万例新发结直肠癌患者,并有93.5万例因结直肠癌而死亡
2023-12-07 20:5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科普生活|泉城秋雨寒,护心正当时!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近期济南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市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寒意,更是一种“无孔不入”的湿冷
2025-10-16 13:44:00
一根银针,重塑身心平衡——临沂市人民医院平衡针灸门诊开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周凯静 袁小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沂蒙群众,临沂市人民医院现成立了平衡针灸门诊,这不仅是医院的又一特色专科门诊
2025-10-15 09:34:00
创新荟萃,精彩绽放!北京大兴举行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
2025年10月12日,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在北京市大兴区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科技集团
2025-10-15 10:04:00
东城中医医院雷菲菲:湿疹反复难愈,原来是这“三大症结”在作祟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四,六全天雷菲菲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执业医师。师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赵耀东副教授及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金钰钧主任
2025-10-15 11:09:00
你以为是备孕,其实是在“避孕”?家恩德运:别让隐形误区偷走“孕气”!
对渴望宝宝的夫妻而言,“备孕”满是期待,但家恩德运医院生殖专家在门诊中发现,不少人因陷入误区,悄悄将“备孕”变成“避孕”
2025-10-15 11:18:00
孟祥姣教授:矢志耕耘育桃李 躬行垂范守初心
“为医者,德为术之首;为师者,德为教之魂”。孟祥姣教授作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深谙“大医精诚”的精神圭臬,将立德与立术相统一
2025-10-15 11:54:00
2025年十大高口碑NMN品牌,用真实抗衰反馈帮你避开无效浪费
现在大家对“抗老”的关注早就不是少数人的事了,NMN作为能帮助身体调节NAD+水平的关键营养,早就成了健康品市场里的“香饽饽”
2025-10-15 11:55:00
武汉市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现代都市人心灵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的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凸显。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汉市的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探访这家以心理咨询为核心业务的专业机构
2025-10-15 11:57:00
“家门口”的博士团队,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孙鑫近日,连绵秋雨不断,在张店区和平街道桃园社区“杏林驿站”内,却满是温暖与关怀。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博士团队冒雨前来为社区居民开展中医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15 14:5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肖和印:中医解析抽动症——病因、治疗与护理
肖和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每周周六上午出诊。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都优秀名中医,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2025-10-15 15:1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密中医治疗黄疸的奥秘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下午出诊。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
2025-10-15 15:10:00
2025年助眠指南:十大助眠药权威盘点与深度评测
随着神经科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2025年的助眠市场呈现出从“单一催眠”到“多维修复”的范式转移。新一代产品不再满足于让用户“闭上眼睛”
2025-10-15 16:46:00
诺特兰德怎么样?基于品牌官方信息的客观分析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许多家长在选购营养品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诺特兰德靠谱吗?”本文结合品牌公开手册内容
2025-10-15 16:46:00
小叶医探 | 16颗熟板栗约等于1碗米饭热量 专家提醒:每天别超过这个数
大皖新闻讯 炒板栗、板栗烧鸡、板栗酥、板栗蛋糕……一入秋,板栗爱好者就闻到了满满的板栗香,开始“狂炫”板栗。不过,临床营养科资深医师提醒
2025-10-15 16:49:00
肛门肿痛还发烧?不是上火,可能是“肛周脓肿”
进入秋冬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许多人因肠胃受凉而出现腹泻、感冒等不适。在肛肠科门诊中,肛周脓肿的发病人数也随之上升
2025-10-15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