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腌缸好菜等过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31 0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徐水法

一过霜降,浙中乡间的田头地脚,头天晚上还精气神十足的高脚白,这种被世代父老选为上乘腌菜的白菜,被严霜摧残得耷拉着脑袋。这番情状,正是白菜可以收割回家腌菜的好时机。

冬风起,腌菜香,烧菜煲汤,清炒煸炖,特别是烧面,临起锅撒一把新鲜的腌菜丝,色香味形,平添许多成色。一个冬季下来,几个月时间,家里没有一缸腌白菜,是撑不到过年的。

年前吃高脚白腌菜,挨着年和年后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则是由九头芥腌菜来当值。九头芥腌菜比高脚白味道更鲜美,除了拥有前者的众多优点外,九头芥腌菜在春暖花开时,要把它全部从腌缸里挖出,太阳底下暴晒成干,这就是浙中以及周边许多地方尤其是绍兴的名菜——梅干菜。

一想到梅干菜,那一碗肥而不腻香气扑鼻的梅干菜扣肉,顿时让人口舌生津、回味无穷。一到那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把腌菜挖出晒干,日渐上升的气温,就会使缸里的腌菜霉变腐烂,成为乡人最不耻的浪费。接下去的时段,就是春夏秋三季温暖湿润的晴热天气,浙中这片老天爷特别恩赐的肥沃土地,迎来了一茬接一茬茁壮生长遇风吹又生的时令蔬菜。梅干菜只好“沦落”为配角,默默期待着秋风送爽,又一季的腌菜重新整装来袭,霸占农家的饭桌。

走在秋枫如火的浙中乡间田间,到处是或碧绿或青翠的各种蔬菜,点缀着农家的四野。如果你有过农家生活的经历,你会发现这些蔬菜是不一样的,这一垄青白相见的是腌菜用的高脚白,那一畦翠绿欲滴的是日常适宜清炒的上海青、油冬儿,宽叶的青菜、花叶的芥菜,花叶下面露出一截白白身子的是大萝卜……

下了几天霜后,挑一个晴好天气,拿一把菜刀,直接去地里,把那些整齐得站成列兵一样的高脚白或九头芥,连根割断,不用收拾,平铺摊在地头。晒上一两个日子,主要是看温度高低,看菜叶委顿,半干不干,就挑回家,一棵棵洗干净。家门口有矮树什么的,直接晾晒在树枝上。或者找两棵树,拉根绳子,挂在绳子上,继续晾晒。几天后,菜叶已经泛黄,表面上看去基本没有水分,就可以拿回家切了。

切菜没有标准,切得越细碎越显主人功夫。通常会有左邻右舍来串门,进了门看是随意抓起一把切好的菜末,“切得真细!”“还好!”“这么粗啊!”或大声或细语的一句评点,就基本决定了你家今年腌菜的一大半成绩。

一般人家,割菜、洗菜、切菜基本上是母亲的活,准备好腌菜的大缸和腌菜是父亲的活。一般会准备一只七石缸,石是古老相传的计量单位,七石缸大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站在缸里,外边看不到。

我想到司马光砸缸的荷花缸也可能是七石缸,不然小孩可以自己爬出来啊!七石缸沉重得只有父亲这样的壮劳力,可以挪移搬动,父亲洗干净后还要让它覆过来,沥干水分。等到母亲已经切好半干的白菜后,趁夜里不用像白天一样忙活,父亲就开始腌菜。

腌菜其实是踩菜,先把切好的菜倒进缸里一部分,早已洗好脚的父亲,利索地爬进缸里,用他连脚掌都生了老茧的双脚,在切碎的菜里不停地交替踩着,人也在狭小的缸里不停转着圈,一直要把那些半干的碎菜踩实踩出汁水,就可以停下来,踩平的碎菜面上撒一层盐。然后再倒进一层厚厚的切好的碎菜,又重复前面一样的动作,不停地转着圈交替着踩菜。如此反复,一层菜撒一次盐,一直到切好的菜全部倒进缸里,最上面要比下面的层面上,撒一层特别厚的盐,几乎看上去白茫茫的全是盐,这样才算完成踩菜的程序。

小时候祖母曾经想早早让我学会踩菜,结果我爬进缸里,踩着菜没转几圈就感觉天旋地转,整个人晕头转向,浑身无力,像老酒喝醉一样,软软地倒下去,吓得祖母再也不敢让我踩菜。每逢踩菜,祖母总是为我担心,说以后长大成人有了家,这腌菜怎么办啊!我也担心,于是每年都想着试试,结果还是老样子,没踩几圈就感觉眼前一切开始旋转了,吓得慌忙停下。

踩好的菜面要盖上临时折来的棕榈树枝叶,蒲扇一样,在缸里交相覆盖住整个菜面,上面再密密排上几根两指宽的竹片,竹片上必须严严实实压几块大石头。至此,整个腌菜过程就功德圆满了。

高脚白腌的菜必须放上二十几天才可以开吃。开始吃得少,不用搬开石头和竹片,只需从石头空隙里伸手进去,拨开竹片和棕榈叶,就可以直接挖出一团团翠绿的腌菜,炒菜烧面,按需挖取。因为挖开的地方立马会有那些汁水溢满,这种和卤水一样咸的腌菜水,成为自然的保护膜,阻隔了细菌的侵入,使得一缸腌菜吃几个月不会腐烂霉变,新鲜如故。

九头芥腌菜的操作过程和高脚白一模一样,神奇的是九头芥腌的菜,过了九天就可以吃了。我甚至有一段时间认为,是不是因为九天可以吃了才叫这个名字。

有趣的是,我长大成人后,由于辗转在外谋生,最后定居县城,小时候祖母的担心居然没有变成事实。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各种腌菜买,随要随买,再也不用自己买个七石缸腌菜。后来考虑到自己腌的菜干净卫生,就买了带盖的小坛子,专门用来腌菜。

那天回家,看见妻买好了一捆碧绿的九头芥,就知道又到了冬来腌菜的季节了。

九头芥买来了,洗、晾、切,和老家一样的步骤,按部就班,唯一不同的是腌菜的关键环节踩菜可以省略。找一根木棍,家里现成的擀面杖是最合适不过的。在早已洗净沥干的坛底,先放上一层切好的碎菜,双手握住擀面杖用力捣菜,一直捣到菜层严实,撒盐,加菜,再捣;严实后再撒盐,再加菜继续捣,最上面撒一层厚厚的盐,然后盖好盖子,就可以了。这种腌菜的坛子口加做了一个水槽,盖子改好后,水槽里注满水,就可以隔绝空气,同样起到保护菜层防止腐烂变质的作用,放上一段时间,就可以揭盖开吃了。

九头芥菜长得最盛时得等到年后,家里备好七石缸,吃上一两个月后,剩下的就全部晒成梅干菜,可以长年食用。九头芥的根部不像一般的青菜齐根长叶,它的叶片呈梯级上升着长出来,一棵长成的九头芥,粗看就像好几棵长在一起,我想这九头之说的出处应该在这里。

把九头芥的枝叶切下后,就会留下一个又大又粗的菜根,这个菜根一般掺和着菜末踩菜时一起腌制,晒梅干菜时单独晒干。这种菜根一般留着天最热时烧菜干汤,乡间世代相传喝了这个汤可以防暑。每年夏天,家里大人总会哄着孩子多喝点菜干汤,免得整天野在外面中了暑。想起古人说过“吃得菜根,百事可为”,不知道是不是这种菜根。我吃了好多年的菜根,这几十年大多在外谋生,吃苦耐劳是寻常事,是不是得益于老家的九头芥菜根就不得而知了。

年前腌制九头芥大多是为过年备的,过年很多菜肴需要腌菜相佐,腌菜滚豆腐、雪菜烧冬笋等,还有过年必不可少的馒头、饺子、馄饨、团圆粿里的馅,没有腌菜搭配,味道会大打折扣的。如果说过年是一出历史悠久、场面恢宏、内容丰富的经典大戏,杀年猪、杵年糕、拜年走亲是主场,馒头、粽子、团圆粿是配角,而腌菜至多是配角的配角,戏份不多但也不可或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31 09: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菜根汤”夏日餐桌上的“神仙汤”
...不同部位,又有许多细分。叶子多做成倒笃菜,或晒成梅干菜。菜菩头则是芥菜最底下的部分,均匀地拌上适量的盐,用手揉搓、软化后,放进特有的容器---甏(beng第四声)中,将菜根挨
2024-08-20 15:33:00
干菜菩头上市了夏天真的来了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边角料变身时令菜,河虾只能做配角干菜菩头上市了夏天真的来了干菜菩头河虾汤 郭振阳 摄卖了30多年腌菜的陈金祥大爷“夏至”节气过后,天气越来越热,人们已经做好
2024-06-25 06:16:00
洞坪人家“打干栏”
...洗礼。干栏片是腾冲土特产之一,是一道又香又酥又脆的干菜。以前只知道荷花镇朗蒲村、腾越镇满邑社区有出产,竟不知道洞坪也出产干栏片,而且有10多户人家在做,是村里一项较大的产业。
2022-12-31 14:04:00
它为什么是“最佳配角”
...待足了日子”,登上餐桌便成了“真香”现场:乌黑的霉干菜、金黄的大头菜,还有莹白剔透的蒜头、萝卜……光是看看都让人齿颊生津。倘若每餐取一小碟腌菜佐食,能消磨千百碗饭、千百杯酒。
2025-02-16 22:06:00
农家干菜香
...有人家将切好的南瓜条晾在事先做好的铁丝架上——晾晒干菜的季节开始了。黄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萝卜缨子,白色的萝卜丁,橘黄色的南瓜条,把一个个农家小院打扮得靓丽多彩。这样的景象总能
2023-12-08 06:27:00
...种困扰,要给生活留白。家里有一个酒柜,酒柜上面挂着高脚杯,当时做酒柜就是为了美观,但生活中喝红酒的次数实在有限。时间长了,高脚杯表面全是灰尘。最开始打扫卫生的时候,会把它们拿
2024-05-23 01:18:00
好吃的运河|漕运兴盛时期 一碗干菜焐肉,在运河上能从南香到北
...成一道丰俭随意的团圆大菜。曾经深受运河船夫喜爱的霉干菜吃起来有多香?干菜焐肉,也是一道极具代表性的运河菜品。漕运兴盛时期,因为耐储存又下饭,霉干菜深受运河船夫的喜爱。运河上的
2024-07-05 07:16:00
夏天喜欢晒这3种干菜,比新鲜的更好吃,一次备20斤
...我们带你去认识这个古老而又温馨的传统,谈一谈\"三种干菜\",这是三天的氛围。它们既能留住季节的回忆,又能在寒冷的冬天给人们带来温馨与美味。首先要介绍的就是梅干菜了。梅干菜又
2024-08-28 06:12:00
趁着三伏,速晒 5 种蔬菜干菜,秋冬炖肉美味必备
三伏天,阳光炽热,正是晒制干菜的好时节。将新鲜蔬菜晒成干菜保存起来,秋冬时节用来炖肉,那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接下来,就为您介绍5种适合在三伏天晒制的蔬菜干。一、豆角干豆角是夏
2024-07-29 11: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