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育儿

如何让育龄人口“有好孕”?

类别:育儿 发布时间:2024-04-28 06: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头部医院产科和乡镇卫生院产科“冷热不均”

如何让育龄人口“有好孕”?

凌晨3时,29岁的雅熙(化名)突然感到下腹袭来一股强烈短促的胀痛,暂停几分钟后,又一波胀痛袭来。伴随宫缩逐渐规律,她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广医三院”)的待产室接受了分娩镇痛。

随着生育人口下降、高龄产妇增多,不少业内人士发现更多的孕产妇流向了头部医院产科,而基层医疗机构的产科分娩量却逐年下降。基层产科谋变求生存已“箭在弦上”。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助产服务管理的通知》,强调公立医疗机构要承担产科服务兜底责任。作为连续6年出生人口全国第一的生育大省,广东如何让育龄人口“孕得优、生得安、育得好”,考验着每一家公立医疗机构。

产科“一头冷一头热”

去年以来,多地医院的产科面临着“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头部医院产科人声鼎沸,乡镇卫生院产科却“静悄悄”,甚至陆续传出被关停或合并的消息。

广州妇产科研究所副所长、广医三院产科主任医师王志坚是一名从事产科工作30余年的专家。那个不舍昼夜的2017年,让他至今难忘。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广东在2017年迎来了近40年来的出生人口高峰,当年出生人口151.63万人,总数跃居全国第二。

那一年,王志坚所在的另一家省级三甲医院的产科拥有病床63张,而每天等待分娩的产妇有80余人。医护人员更是焦头烂额,一刻不敢停歇。

2017年后,广东出生人口逐年下降。自那时起,海珠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潘东娜发现,产科的病床渐渐空了出来。2023年,该医院的分娩量只有1800多例。

与基层医院产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下称“省妇幼”)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下称“广妇儿”)迎来了分娩量的上升。省妇幼每年的分娩量在1.5万例至1.7万例之间,广妇儿去年的分娩量超过了2.9万例。

省妇幼院长刘国成用“虹吸效应”解释这一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各级医院的产科床位变得宽松,人们更愿意选择到三甲类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进行分娩。

个性化分娩服务需求大

如今,高龄孕产妇比例攀升,产科不得不面对高龄妊娠、孕妇慢性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等愈加复杂的分娩情况。这对医院提升产前诊断筛查水平、孕期保健服务、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王志坚发现,孕产妇的助产服务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尤其是现在的产妇更喜欢住单人单间的一体化产房,“一个产妇出院,另一个产妇立马住进去,18间VIP病房都是秒光。”

为了改善分娩体验,各家医院想了不少“新招数”。从多年前的“一床难求”到如今的“一房难求”,产科正处在个性化分娩服务提升阶段,家庭一体化产房、VIP病房、分娩镇痛、导乐分娩服务等提升分娩体验的服务项目渐渐流行起来。

近年来,分娩镇痛受到了产妇们的欢迎。为此,多家医院安排麻醉医生24小时轮班,驻扎在产房,为产妇及时提供服务。在省妇幼、广妇儿和广医三院,分娩镇痛率均达到了85%左右,可满足产妇无痛分娩需求。

不少医院还开展了家属陪伴分娩和导乐分娩服务。广医三院分娩室护士长胡静介绍,导乐师会在待产期、分娩期、产后观察期给予产妇心理安慰、情感支持和生理帮助,实现舒适分娩和早期新生儿基本保健的照护。

“实际上,从事导乐分娩服务的医护人员缺口很大,没办法满足每位产妇的需求。”广妇儿产房护士长颜凤说,虽然她所在的团队有300余名助产士,但仍不能满足产妇日益增长的分娩需求。

提升服务质量

赢得发展主动权

未来,如何升级健康服务,提升产妇分娩体验,产科资源调整兼顾两头,是摆在众多公立医疗机构面前的一道考题。

“提升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刘国成说,要不拼量、重提质,增加服务内容,做到让孕产妇满意,相信不会因分娩量下降而影响医院的运行。

如何建设生育友好医院?刘国成认为,关键在于提供以孕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提升诊疗水平和住院体验,在产前、产时、产后等不同阶段都能为孕产妇提供周到服务。

广妇儿产科门诊主任周艳红同样认为,建设生育友好医院,技术、环境、人文关怀,缺一不可。她说,医生一定要掌握专业、精湛的产科技术,在关键时刻承担起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工作,同时给孕产妇提供温馨、舒适的分娩和住院环境,让她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

对于基层医院产科而言,转型显得更为迫切。

“基层产科不会消失,但需要进一步优化。”刘国成认为,妇幼保健机构不能只提供分娩服务,还需承担保健任务,通过加强不同层级助产机构的沟通衔接,建立起分工合作机制,产妇在上一级医院生完孩子,可以到基层医疗机构享受保健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 厉思璇 汪祥波

通讯员 白恬 张迅恺 周密

李雯 刘元铃 李玉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建议实行分级诊疗目前,广东仍是全国唯一一个保持出生人口超过100万的人口大省。但在新的生育形势下,不同层级妇幼医院的产科分娩量分化明显。温济英说,作为省级公立妇幼专科医院,省
2024-03-30 07:03:00
来论|因产妇太少关闭产科,实属下策
...庭和子嗣等传统观念,不会在短期内突然改变,很多育龄人口仍有较强的生育愿意,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将来出生率不会探底回升,甚至出现显著增长。倘若过早地大量关闭产科,那些产妇们怎么办
2023-09-28 09:15:00
...生育观念变化、婚育年龄推迟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连续下降,对各地助产机构造成不小冲击。在分娩量急剧变化的几年间,各地助产机构剖析数据的变动轨迹,寻求服务的优化
2023-08-23 07:05:00
多家医院停止产科分娩服务,原因都有哪些?
...几年间,出生率出现报复性增长,迎来长达十余年的出生人口高峰。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个中原因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重视家庭和子嗣等传统观念不会在短期内突然
2023-09-28 09:21:00
聚焦“三新” 提供高质量助产服务
...务兜底责任,并对加强助产服务提出具体要求。面对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做好助产服务管理。构建助产服务管理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2024-04-22 07:39:00
低生育潮冲击3000多家妇幼保健机构
...行会诊 图/受访者提供“三省通衢”的浙江长兴县,常住人口约68万。“每年四五百地减少”,长兴县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杨卫锋从五年前发现医院分娩量下滑。分娩量是这个妇幼保健院的主要
2023-02-17 08:32:00
...方面,对加强助产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人口出生率下滑,一些医院的产科逐渐变得冷清。继续让产科守“冷摊子”,让医生坐“冷板凳”,不仅医院要贴钱,而且医生也不乐意。有
2024-04-02 00:22:00
女性冻卵真的是生育的“后悔药”吗?专家这样说…
...金时期孕育健康宝宝,自然的选择更值得提倡。我国出生人口连续七年下降,狄文带来一组数据: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占比全人口15
2024-09-14 09:43:00
...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更好地提升出生人口质量。随着全面两孩、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高龄、高危孕产妇比例逐渐增高。桓台县妇幼保健院作为区域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承
2023-09-21 05:49:00
更多关于育儿的资讯:
中国援桑医疗队护佑母婴平安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约翰内斯堡5月25日电 (记者邹松)在第34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精心治疗下,当地一名产后不足一个月的年轻女性成功接受了高难度巨大肝肿瘤切除手术
2025-05-26 09:52: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里约热内卢4月20日电 (记者宋亦然)乔治敦消息:日前,第二十期中国援圭亚那医疗队紧急响应乔治敦公立医院求助
2025-04-21 11:20:00
摔跤爷爷“办学”记(微光)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自掏腰包建场馆,12年免费教孩子摔跤爷爷“办学”记(微光)本报记者  史自强白鹤江(中)在指导小学员摔跤技巧
2025-04-14 06:39:00
孕妇腰疼背疼疑似胰腺炎,竟是罕见糖原累积症!安医大二附院多学科救治母子平安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日,来自安徽池州的王女士(化名)携四个月大的宝宝来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复诊,对医生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2025-04-15 16:35:00
小心!这种病毒容易传染给孩子(健康驿站)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症状似感冒 可反复发烧小心!这种病毒容易传染给孩子(健康驿站)本报记者 王美华4月7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第八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七步洗手法”
2025-04-11 04:3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2025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健康起点,希望未来”,旨在倡导加大努力保障母婴健康
2025-04-07 06:2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消除认知误区 早发现早干预用爱照亮“星星的孩子”(民生一线)本报记者  游 仪  姜泓冰  王  者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
2025-04-02 05:5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深圳孤独症男孩“走红”网络——音乐伴成长 关爱助康复本报记者  程远州近日,来自广东深圳的孤独症男孩小岱吹奏乐器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关注
2025-04-02 05:5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云娜当新生儿用手紧握你的手指,或是张嘴觅食,或是蹬腿挥臂、手舞足蹈时,你可知道,这些与生俱来的“小动作”
2025-04-02 05:54:00
幼升小,如何科学衔接(倾听)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避免揠苗助长幼升小,如何科学衔接(倾听)本报记者  丁雅诵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中心幼儿园
2025-03-26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3月3日凌晨4点15分,当城市还在沉睡时,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在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新生儿科悄然展开
2025-03-24 16:35:00
喜得贝贝:格鲁吉亚抱娃,何时启动最佳?一文给你详细讲解
在海外辅助生殖的选择中,格鲁吉亚以其合法的政策、相对亲民的价格和较为成熟的医疗技术,吸引着众多渴望拥有宝宝的人。对于计划前往格鲁吉亚抱娃的准父母们来说
2025-03-18 22:42:00
1.3公斤!贵州胎龄29周“Berry综合征”早产儿心脏畸形矫治术成功实施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3月16日,笔者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获悉,该院派驻专家陈会文教授带领的心脏外科团队近日为贵州胎龄29周
2025-03-17 17:52:00
河北海兴:萌娃巧手送“她”祝福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孩子们和家长做游戏。彭品红摄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河北省海兴县各幼儿园精心筹备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手工创意活动
2025-03-07 23: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江润楠【关键词】孕产期抑郁症筛查【事件】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
2025-02-28 0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