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韩信死后谋士将被处死,高呼:说完一句话就死。刘邦听完:赦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9 11:37:00 来源:戏说三国

韩信成为头号谋士的背后,不得不说是以牺牲刘邦的谋士为代价。当时,韩信干掉了赵国,劝降了燕国,正准备攻打齐国。这时候,刘邦派郦食其去劝说齐王投降。

韩信死后谋士将被处死,高呼:说完一句话就死。刘邦听完:赦免

韩信带着军队向东行进,还没渡过平原,就听说汉王派郦食其已经成功说服齐国降了,于是韩信心里想要阻止。——《史记》

韩信本想停下大军,刚投奔他的蒯通却说:“将军收到的命令是攻打齐国,汉王派使者是汉王的事,他并没有命令您停止进攻。再说郦食其真靠三寸不烂之舌,劝降齐国70城。那您带着几万大军无功而返,功劳不是还不如一个儒生吗”?

韩信一听这话,心里也是不好受,怎么能让一个儒生给比下去了?于是他就不顾谈判,干脆继续进攻。

齐国听了郦生的话,就留他在一边喝酒,安排汉军的防守。信趁机袭击历下的军队,直接到了临菑。齐王觉得郦生是在欺骗他,结果就败逃了。

齐国看到郦食其来劝降,以为不战而胜,就摆酒宴招待他,真以为不会有战斗了。结果,韩信趁机突袭,顺风顺水,直接打到了临淄城下。齐王觉得郦食其在骗自己,最后将他杀了,韩信也因此利用郦食其的性命完成了灭齐的大业。

韩信死后谋士将被处死,高呼:说完一句话就死。刘邦听完:赦免

从那以后,韩信和刘邦的矛盾越发激烈。一方面,韩信在稳住了地盘之后,心里开始想着称王的事儿;另一方面,像蒯通这些忠于韩信的人,也让他不再仅仅是刘邦的部下了。

楚国已经灭亡,龙且也无法再战,项王心中畏惧,于是让盱眙的武涉前去与齐王信谈判。

再往下说,项羽的势力已经衰弱,龙驹大军也被韩信给灭了,项王便派武涉去劝说韩信,最好能坐着观望,不要求他帮忙,只希望他能保持中立,让天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要是刘邦最终统一天下,韩信的结局也不会好。

蒯通的想法也差不多,他觉得韩信的势力已经壮大,要是支持汉国,楚国就会被灭;要是支持楚国,汉国同样也会垮掉。不能随便插手,要不然胜利的一方可不会给他留好处,最理想的办法就是让两家都打得不可开交,自己再渔翁得利。

韩信心里觉得刘邦对自己可是有恩的,他可不能忘恩负义。而且,他曾和汉王一起经历过艰难的时刻,刘邦不至于会对他下狠手。

蒯通拼尽全力劝谏韩信:“您不是觉得和汉王有些旧情,想要帮他打下万世基业嘛?这可不合适。你想想,当年张耳和陈馀也是割席断交的好兄弟,结果为了利益打得不可开交,张耳还向汉王借兵,最后竟然杀了自己的昔日朋友。”

“您跟汉王关系再好,能好过张耳和陈馀吗?您觉得汉王不会害您,这想法太天真了。文种也是帮勾践灭了吴国,可最后勾践还杀了文种呢。狡猾的兔子死了,猎狗也得被烹;飞鸟都没了,好的弓也藏起来。我建议您还是三思而后行!”

韩信一直觉得啊,能有今天的自己,全靠刘邦给他这个机会。没有刘邦,他也成不了现在的韩信。更何况刘邦已经把他封为假齐王了,肯定不会出什么事,所以他就拒绝了蒯通的建议。

韩信心里左右为难,对汉朝有些不安,又觉得自己功劳很大,汉朝肯定不会抢走他的齐国,于是就拒绝了蒯通的劝说。蒯通则说,他不听话,已经太过狂妄,如同那些巫师一般。——《史记》

蒯通看到韩信不听他的劝告,心里觉得韩信这小子不会有啥好结果,于是就故意装疯,学起巫师的样子溜了。本来他早就该功成身退的。

韩信死后谋士将被处死,高呼:说完一句话就死。刘邦听完:赦免

高祖刚从豨军那边回来,见到信死了,心里吐槽着又有些怜悯,问道:“信死前说了啥?”吕后接着说:“信说他恨自己没听蒯通的计策。”

没想到韩信在被杀前十年,突然想起了蒯通的建议,临终时感慨道:“我真后悔没听蒯通的话,才让自己落到这步田地!”生前不听建议,临死了还把谋士给卖了。刘邦问吕后,韩信生前说了什么,蒯通就被抓起来了。

蒯通来了,问道:“要教淮阴侯反叛吗?”回答说:“是的,我确实教过他。那小子不听我的计策,才导致现在这般下场。如果他用我的计划,陛下怎么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呢!”——《史记》

刘邦就问蒯通,是他教韩信谋反的吗?蒯通说道:“当然,就是我教的。可惜韩信不听我的计策,才有今日之祸;如果他听我的,陛下还能安然坐在这”?

刘邦气得火冒三丈,想要烹杀蒯通。没想到蒯通急忙说道:“冤屈,让我再说一句,您听完了就能杀我!”

蹠之狗对着尧吠叫,尧并不是不仁,而是狗吠错了对象。在这时候,我只认得韩信,并不是因为我了解陛下您。另外,天下想为您出力的人可多了,然而他们的能力有限。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事都做完吗?

蒯通说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当时天下人都在争天下,谁有才能谁得天下。狗只为他的主人狂啸,我当时是韩信手下,而不知道陛下。只能为主尽忠,这有什么错呢?

刘邦听完后就把蒯通的罪给免了。等曹参当上相国的时候,还特意请蒯通做了宾客。

韩信死后谋士将被处死,高呼:说完一句话就死。刘邦听完:赦免

蒯通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刘邦已经统一了天下,他这个书生对刘邦来说根本不构成威胁。反而他振振有词地支持刘邦,对自己也只有好处,刘邦自然就宽恕了他。这就是蒯通善于辩驳的魅力所在。

不过,这也离不开刘邦的大气,除了韩信这些有重大威胁的将领,刘邦即便再气,只要你说得有理,他就会放你一马。

蒯通早就看透了刘邦得了天下后,怎么可能会容忍韩信,这眼光真是没人比得上。韩信有蒯通却不能好好利用,这也是他悲剧的开端。#深度好文计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9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谋反,为何刘邦却没杀他?
...本应该危机四伏,刘邦本来也想处置蒯通,但是他竟然用一句话就动摇了刘邦。蒯通本来就是一个识时务的人,在韩信死后他必然要找一个新的靠山,本来没有退路的他竟然给自己求得了一条胜利。
2023-05-19 04:58:00
韩信死前撂下一句狠话,为何让刘邦吓得汗毛倒竖
...,而是吕后设计彻底将韩信了结了。惨遭吕后诛杀,死后一句话却令刘邦后怕刘邦之所以不自己动手杀了韩信,说到底还是有所顾忌。一方面是时机未到,一方面又怕落人口舌。在他带兵打战时,吕
2024-06-07 17:14:00
萧何后不后悔害死韩信
...顾不上。萧何月下追韩信,总算追上了他。萧何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别耍小性子了,跟我回去吧,我向汉王举荐你当大将。韩信:此言当真?萧何:骗你是小狗!韩信被萧何追回来了。萧何实现了
2023-07-25 14:22:00
为什么韩信非死不可?800年后的李世民,给出了标准答案
...,少见的不杀功臣的李世民,就曾对自己的手下说过这样一句话“乃知韩、彭菹醢,非高祖之罪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韩信以及彭越,虽然是被汉高祖所杀,但是他为什么被杀,其实不一定是
2025-02-19 12:31:00
蒯通是谁?劝韩信造反,自己却安享晚年
...召来,准备烹死他。 不料,蒯通仅仅对汉高祖刘邦说了一句话,便让刘邦打消了烹杀蒯通的念头。那么,蒯通到底对刘邦说了什么?蒯通的原话是这样的:“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
2023-01-01 16:21:00
韩信死前说了一句狠话,吓的刘邦汗毛倒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说的就是韩信,而“存亡两妇人”说的也是韩信,两妇人分别是一个洗衣的妇人和刘邦的老婆吕雉,前者给了韩信生的机会,而后者却灭了韩信整族。今天就一起来看看
2023-10-11 08:27:00
韩信死后,萧何为何让人骂了上千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成功离不开萧何的帮助,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没有萧何的力荐,就不会有汉朝的大将军。不过,韩信被吕后杀后,萧何对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却让后人痛骂他
2024-10-16 12:36:00
蒯通三言两语怼刘邦:智慧保身与韩信命运的启示
公元前197年,吕后用萧何之计,把韩信杀死于长乐宫后,又抓了韩信的谋士蒯通。刘邦怒问蒯通:“你为何要劝韩信谋反,我要烹了你!”蒯通笑着说:“狗只为他的主人而狂叫,当时我作为齐王韩
2023-11-12 15:40:00
韩信是汉高祖刘邦麾下军方第一人,可以这样说,大汉帝国的江山,至少有一半是韩信拿下的。“平三秦,灭赵,伐齐,破楚”这样的灭国之功简直让刘邦有一种赏无可赏的“郁闷”。韩信能够立下这样
2024-04-23 10: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