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萧何后不后悔害死韩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5 14: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汉初三杰分别为萧何、韩信、张良,后勤、将军、谋士战争三大件帮助刘邦夺得天下。韩信由萧何“举荐”给刘邦的,如此说来萧何在刘邦功臣中排第一实至名归。

韩信因萧何的举荐被刘邦拜为大将军,最后又因为萧何的欺骗,走入那覆灭的深渊,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萧何后不后悔害死韩信

韩信首先投靠的是项羽,在反秦诸侯中项羽的楚国最为强大,他以为项羽能给他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从韩信能数次向项羽提建议来看,韩信在楚军中有一定的地位,否则一军统帅是随便一个人都能说上话的?

我认为项羽不听韩信的话,出于“同性相斥”的原因居多。韩信给项羽出的注意肯定是军事建议,毕竟他擅长兵事。项羽心高气傲,自起兵以来总是战胜对手,还用你韩信来提建议?没见四十万秦军都被我项羽轻而易举消灭了。

韩信见自己没啥出头之日,便离开楚营前去投靠汉军刘邦。韩信在汉军中不仅是新来的,还是从楚军叛来的,这样的人总得经历一些“考验”之后才会予以任用。他经历了漫长的考核期,总算得到刘邦的认可,让韩信做了治粟都尉。

治粟都尉这官位不低,职权也不小,对一个手无寸功又不是自己人的韩信,刘邦算是重用他了。我们知道刘邦的后勤总管是丞相萧何,韩信这是到了萧何手下,俩人算是有了交集。

某人有没有本事,一看这人怎么说话,二看这人怎么做事。说与做算是考察人才的两大因素。萧何与韩信搭伙共事,自然少不了交谈,有了交流,萧何对韩信的本事有了初步了解。

萧何虽不掌兵,但不代表一点不懂军事。刘邦军队的后勤组织、运输、兵员配给等等,其中的运作方式与带兵打仗本质是一样的——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古代有很多文臣首次带兵便能取得胜利,原因便是他们能将政治上的经验完美嫁接到军事,所谓一理通百理融便是如此。

萧何后不后悔害死韩信

语言交流使萧何知道这韩信是个大才,具体有多大的才能,还得看韩信事做得怎么样。韩信在萧何手下做事,萧何随意出几个难题就能考验下韩信,韩信能通过考验便是大才,若不能估计就是个夸夸其谈之辈。

韩信的表现不错,赢得了萧何的看重。他俩的友谊也是这时候结下的。等两人关系近了,韩信便对萧何说:“老萧啊,你给汉王说说,让我领兵打仗呗。”

对韩信的要求,萧何心里是犹豫的,他不太想让韩信离开自己,人才哪里都缺。有韩信这样的帮手,萧何做起事来自然轻巧。可是又不想“耽误”了韩信,萧何心里纠结,一直找借口拖延。

韩信本以为萧何会帮自己,左等右等就是得不到答复,一气之下出走了。萧何听说韩信跑了,这下可把肠子悔青了,立即骑马便追,连给刘邦请假都顾不上。

萧何月下追韩信,总算追上了他。萧何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别耍小性子了,跟我回去吧,我向汉王举荐你当大将。韩信:此言当真?萧何:骗你是小狗!韩信被萧何追回来了。

萧何实现了自己对韩信的承诺,说服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也用胜利回报刘邦,灭三秦帮刘邦取得关中,有了关中才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韩信最后又与彭越等人一起消灭项羽,自此秦末乱世又重新统一在汉朝名下。

没有韩信便不会有汉朝这话有点夸张。没有韩信,刘邦取天下会废很多劲倒是真的。韩信等异姓王对汉朝内部的威胁也是实打实的。生死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心里发慌啊!韩信不仅威胁着刘邦的统治,也威胁着萧何。

萧何后不后悔害死韩信

萧何与韩信一直保留着友谊,否则韩信也不会因萧何一句话,就被骗进皇宫的埋伏圈。一个人能暂时装成你朋友,若他能装一辈子,这与真朋友也没什么区别了吧。

韩信心中对刘邦不满,刘邦活着也许能压一压韩信,万一刘邦死了呢?韩信一个人不一定能灭掉汉朝,他一反肯定会带动其他野心家一起反。一切就如当初的秦朝,陈胜振臂一呼,六国便复出了,有些事啊,就差一个领头的。

萧何的身家性命早与汉朝捆绑在一起,汉朝若是覆灭,刘邦钦点的第一功臣家族肯定是新皇帝首要消灭的对象,无论是杀鸡儆猴也好,诛灭异己也罢,萧家没好下场。

萧何后不后悔害死韩信

韩信就好比一个炸弹,随时会被引爆。萧何难道拿自己家族赌一赌韩信是否会反?死掉的韩信才是好韩信。萧何无论与韩信关系多近,他都不会放过韩信。顶多最后好好安葬下韩信。这与仇怨无关,纯粹因利益相关(生与死也是利益)。

刘邦听说韩信死后,太史公用“且喜且怜”来形容刘邦。喜的是汉朝隐患没了,怜的是韩信的功劳与才华。还是那句话,这与仇怨无关,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萧何会后悔害死韩信吗?恐怕不会。无论彼此曾有多重的情谊,在这一刻已经因利益而分道扬镳。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不仅有夫妻,还有朋友。

韩信要为自己讨一个“公道”,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萧何为了自家的身家性命,势必要阻止韩信。谁为公,谁为私?公与私往往没明显的界限,只看谁的心更冷酷、更决绝。

韩信错了吗?也许吧,不过谁还没点脾气呢。萧何错了吗?也许吧,不过谁会赌那个不确定的未来呢。也许俩人都没错,错的或许是那个时代——你不肯退去,只能死去,因为你挡住我的路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18: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邦身边人才很多,萧何为什么看重韩信?
韩信和和萧何我们都很了解。他们为西汉的建立,立下过巨大的功劳,且给我们还留下了不少的历史故事,其中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经典的一个。可是刘邦身边的人才有很多,萧何为什么会如此看重韩信
2023-05-15 21:51:00
韩信死后,萧何为何让人骂了上千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成功离不开萧何的帮助,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没有萧何的力荐,就不会有汉朝的大将军。不过,韩信被吕后杀后,萧何对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却让后人痛骂他
2024-10-16 12:36:00
韩信是汉初三大名将之一,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曾这样评价过韩信“战必胜,攻必取”,由此可见韩信在军事上面还是有一定才能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战士,早期投靠项羽之后,
2023-08-18 14:20:00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刘邦集团崛起的起点,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从长安来到汉中的南郑,一路翻山越岭,数十位将领逃走。韩信认为萧何、夏侯婴肯定多次在刘邦面前推荐自己了,但是刘邦仍然不
2024-06-10 21:23:00
刘邦论功行赏,为何把毫无军功的萧何排在第一
...冠群臣,声施后世”。那么萧何的功绩到底如何呢?对比韩信曹参的战功赫赫,张良的运筹帷幄,萧何主管后勤的功绩确实有那么一点不明显,但是刘邦在论功欣赏时,却力排众议的将萧何定在第一
2024-04-25 20:55:00
如果没有萧何,刘邦和项羽之战是否还有胜算?
...进入不了巴蜀,或许早就被项羽消灭了!二,没有萧何,韩信也许不知去向。刘邦的天下,韩信建立有不巧功勋。韩信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
2023-07-04 13:44:00
萧何对韩信意味着什么
韩信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军,他和萧何、张良并称“汉兴三杰”。萧何对于成就韩信这一生的宏图伟业有着至关至关重要的作用。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想当初,
2023-05-28 17:09:00
萧何的识人智慧:发掘韩信的潜力
...士大部分在开国之初建立了赫赫功勋,其中最重要的要属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自古以来被后人传为佳话,韩信生于乱世长于乱世,起先不过是项羽麾下一名小兵,官位虽小,脾气不小,韩信老给项
2023-11-03 15:35:00
萧何灭韩信3族后,韩信的3岁幼子结局怎么样?
...。汉高祖刘邦亦是如此,依托萧何的聪明才智,将猛将“韩信”收于麾下。汉朝建立后,刘邦忌惮韩信的势力,便开始削弱韩信。韩信心有不甘,联合陈豨叛乱,后在萧何与吕后的镇压下韩信被杀,
2023-06-26 11: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