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备到底是不是伪君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5 20:5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不要用伪君子来评论政治人物,虽然刘备有时候确实干了虚伪的事。《三国志先主传》: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曹操南征刘表时,刘表病死,其子刘琮继位,随即投降曹操,刘备当时驻在樊城,不知道曹操来了,等曹操大军到达宛城时,刘备才知道,于是率领部众南逃。路过襄阳时,诸葛亮请求刘备攻打刘琮,可以夺取荆州,刘备说:我不忍心。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明确地告诉刘备,想要成就大事,必须先夺取荆州和益州,这是刘备集团的最高战略规划。

刘备到底是不是伪君子

刘备刘备想不想夺取荆州,当然想,做梦都想,但刘备却拒绝了诸葛亮,为什么?因为刘备没有夺取荆州的名义。古代不管是打仗还是夺权,讲究一个出师有名,要显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哪怕没有理由也要找个理由出来。比如西汉时期,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起兵叛乱,目的是夺取天下,自己称帝,但刘濞也得打一个出师有名的旗号,刘濞打出的旗号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汉景帝杀了晁错后,刘濞仍然没有退兵,可见这就是政治人物用来糊弄人的,只是一个起兵的借口而已。

刘备到底是不是伪君子

诸葛亮劝刘备趁机攻襄阳,刘备不忍心刘备也是一样的道理,刘备的确很想夺取荆州,可不能上来就抢啊,他总得为自己找一个正义的借口,但这个时候刘备暂时找不到借口,所以他只能虚伪地说:我不忍心啊!这确实虚伪。刘备虚伪还不止这一件,还有夺取益州这事。《三国志先主传》: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刘备与刘璋在涪县会面,庞统对刘备说:趁这次会面的机会,可以抓获刘璋,这样就无需动手刀兵,也能占据益州了。刘备说道:刚进入他人的地盘,恩德威势还没有建立,不能这样做。

刘备到底是不是伪君子

庞统劝刘备趁机拿下刘璋,刘备拒绝了刘备想不想夺取益州?当然想,做梦都想,但他为什么不听庞统的话,直接拿下刘璋呢?因为刘备为了虚伪的面子,他认为就这样夺取益州,会丧失民心的。结果因为刘备这种虚伪的想法,害死了张松与庞统,而且在战争中还死了无数的普通士卒与百姓。这确实够虚伪的。刘备与刘璋开战后,在涪县设酒宴招待将士,刘备对庞统说:今天的聚会真是快乐啊!结果庞统当面顶了一句:攻占别人的国土却认为欢乐,这不是仁义之师的做法。刘备生气了,让庞统出去,后来又后悔把庞统叫了回来。

刘备到底是不是伪君子

刘备与刘璋庞统说得对不对?当然没错。庞统早就建议刘备趁会面的时候拿下刘璋,刘备偏偏不听,结果双方开战,打得生灵涂炭,刘备还说聚会很快乐,这不是伪君子吗?有时候刘备真的很虚伪。但是说一个虚伪是从道德角度来评价,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专门来评价他的道德是不对的。《三国志先主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陈寿评价刘备:刘备意志坚定,宽厚仁德,知人善任,礼待下人,有汉高祖刘邦的风范,还有英雄的气量。所谓的意志坚定,是指刘备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刘备到底是不是伪君子

刘备称帝所谓的宽厚仁德,是指刘备待人宽厚仁德,糜芳投降东吴,糜竺负荆请罪,刘备丝毫不责备糜竺,待他如当初一样,黄权投降曹魏,有关官员要求惩罚黄权的家人,刘备说黄权没有对不起他,是他对不起黄权。所谓的知人善任是指刘备善于提拔人才,比如魏延,直接从牙门将提拔到汉中太守,镇守一方。所谓的礼待下人是指刘备对待下人的礼节跟贵族一样,刘备还是平原相的时候,有个刺客想刺杀刘备,结果刘备对刺客很礼遇,刺客感动了,不杀刘备,还主动交待幕后主谋。陈寿说刘备有汉高祖刘邦的风范,很多人认刘邦是底层是流氓,跟混混一样,实际并非如此。刘邦善于用人、知错就改、心胸宽广、随机应变的能力,都不是一般的皇帝能比得上的,这也是刘邦成功的关键。任何人物都有两面性的,刘备既有虚伪的一面,也有真实的一面,有仁厚的一面,更有凶狠的一面。

刘备到底是不是伪君子

刘备是标准的政治人物虽然刘备很少杀人,但他却逼死了自己的养子刘封,只因为诸葛亮的一句话: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刘备还杀了对他不满的彭羕和反对他称帝的雍茂和张裕。刘备是伪君子吗?刘备有虚伪的一面,但作为政治人物,无法用伪君子这样的道德评语来评价刘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仁德之君,还是伪君子?
刘备的“伪君子”之论由来已久。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仁义形象自古深入人心,在演义中,刘备实在是个仁义之人,行人处事处处以德服人,和曹操的“奸雄”形象完全是两个对立面。以至于鲁迅点
2022-12-24 13:05:00
庞统出了个主意刘备不听,为何被后世批判假仁义
由于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误导,大部分人总以为刘备是一个爱哭鬼,而且还特爱虚名,假仁假义。其实,真实的刘备根本就不是那样的。三国时期的刘备本来是一个“枭雄”,雄才大略不输于曹操的
2023-08-07 21:28:00
真实的三国历史,刘备到底是怎样夺取益州的?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主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事泄张松被诛杀,庞统设计取涪关庞统献计让刘备找刘璋要精锐将士四万,粮草十万回荆州支援孙权,意图骗取刘璋军粮再做打算
2023-05-08 18:33:00
庞统之死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亲率大军围攻由刘璋之子刘循守卫的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境内,距成都只有几十里路)。拿下雒城,成都基本上就是囊中之物。根据历史记载,成都的城墙自战
2023-05-31 14:11:00
刘备诸葛亮痛哭庞统是真的,不想杀张任报仇也是真的
刘备集团人才匮乏,折损一个重量级人物就伤筋动骨:关羽张飞陨落,就少了能独当一面且信得过的方面军司令;庞统法正辞世,刘备出征,就没有了合格的参谋长,连伐吴战败断后的任务,也得他自己
2023-02-12 16:50:00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三国时期,在诸侯豪强割据的情况下,刘备是最没有背景的一个人。但是,刘备却开创了蜀汉王朝,与中原曹魏政权抗衡。曹操那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可是对刘备仍然没辙。曹操南征北战,击败了很多
2023-04-13 10:26:00
西蜀军团哪位战将,张飞赵云联手才能赢他
诸葛亮曾在隆中对中指出益州之主刘璋暗弱,并为刘备谋划了攻取益州的战略目标。但刘备在攻取益州的具体实践上却并不顺利,一方面,刘备集团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受刘璋之邀入川直至建
2023-07-30 22:27:00
聊聊三国刘备之“仁”声远著
较之曹操,刘备可以说是仁声远著,与曹、孙相比,他在这方面受的称赞是最多的,而且不但是臣下称赞,朋友称赞,就是敌方之人对他的“仁义”、“仁厚”,也是衷心承认,他在为平原相时,“郡民
2023-10-12 17:28:00
鲁肃、郭嘉和庞统谁对三国格局的影响最大
汉末三国,曹操、刘备和孙权为了逐鹿中原,多次大战,在这三个军事集团中,曹操的实力最强,孙权次之,刘备最弱。值得注意的是,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诸葛亮向刘备推
2024-05-22 15: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