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流放是什么罪?古代犯人一般流放到哪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1:40:00 来源: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流放这种刑罚在上古尧舜禹时期就已经有了,舜归来向尧帝报告,并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便改变北狄的风俗;把驩兜(huān dōu)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到三危山,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

《史记 五帝本纪》: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幽陵就是幽州,今北京市周边,崇山的大概位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境内,三危山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对面,这三个地点就是上古时期的流放之地,尧舜禹统治的核心地区在中原一带,北京、广西、甘肃这些相对偏远的地方就成为流放之地。

战国晚期,秦国发生了嫪毐叛乱事件,嫪毐失败后被叛车裂之刑,他的主要党羽都被判斩首,罪行较轻的人被判从事官府杂役、手工业生产劳动以及其它各种重体力劳动,还有四千多罪行较重的人都被剥夺爵位,并流放到蜀地,服刑三年。

流放是什么罪?古代犯人一般流放到哪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流放犯人

后来秦王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信中要把吕不韦和家属流放到蜀地,也就是今四川省,结果吕不韦直接服毒自杀了,也不愿意受流放之罪。

自从社会产生阶级,刑罚就开始出现,直到商鞅变法之后,完整齐备的法制才开始实行,秦汉时期有五种主要的刑罚,分别是:墨、劓、剕、宫、大辟,合称五刑。

墨刑是在脸上刺字,劓刑是割掉鼻子,剕刑是砍去脚,宫刑就是割掉生殖器官,大辟就是死刑,有多种死法,这五种刑法都是肉刑,也就是对犯人的身体做出处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是不人道的。

汉承秦制,但同时也对秦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汉文帝开始,汉朝逐渐废除了部分肉刑,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了笞、杖、徒、流、死的新五刑体系。

《旧唐书 志 卷二十三》:乃立刑名之制五焉:一笞,二杖,三徒,四流,五死。笞刑五,杖刑五,徒刑五,流刑三,死刑二。

流放是什么罪?古代犯人一般流放到哪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流刑是五刑之一

笞刑是用竹或木板等拷打犯人臀部、背部或大腿,杖刑是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徒刑是指剥夺犯人的人身自由,监禁于固定的场所并强制劳动,跟现在的有期徒刑几乎一样,流刑是把犯人遣送到边远地区服劳役的刑罚,死刑跟之前的死刑是一样的,五代时期的南朝陈有25种死刑。

《资治通鉴 陈纪 陈纪三》:其制罪:一曰杖刑,自十五至五十;二曰鞭刑,自六十至百;三曰徒刑,自一年至五年;四曰流刑,自二千五百里至四千五百里;五曰死刑,罄、绞、斩、枭、裂;凡二十五等。

《新元史·志·刑法上·刑律上》:流刑三,二千里比徒四年,二千五百里比徒四年半,三千里比徒五年;死刑二,斩、凌迟处死。

这里的流刑就是流放了,流放一般是有里程规定的,根据罪行的深重,每重一等,流放里程加远500里,南朝陈的流放是两千五百里起步,最远流放到四千五百里,元朝的流放是二千里起步,最远三千里。

流刑是有时间限制的,不是无限期流放,元朝的法律规定二千里流放是4年,二千五百里流放是四年半,三千里流放是5年,流放的犯人最喜欢的就是遇到大赦天下,一旦遇到就有可能免除刑罚或者减少刑罚,有的犯人在被流放的路上遇到大赦,连服刑都会免掉。

流放是什么罪?古代犯人一般流放到哪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流刑是有时间限制的

从新五刑体系来看,流放的处罚力度仅次于死刑,虽然笞刑和杖刑有可能会打死人,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伤人性命,徒刑就是服劳役,至少不用去偏远的地方,死刑直接就是没命了,流刑虽然看起来只是到偏远的地方服劳役,但在古代有三个原因导致很多犯人不愿意去。

1、路途遥远。

流放最近的路程都是二千里起步,犯人完全要靠双脚行走,除非是少数达官贵人被流放,可能会有车坐,大多数人都靠走,光是在路上的时间就得好几个月,这还不考虑沿途的天气情况,要是遇到恶劣的天气,时间会更长。

在流放的路上,条件是非常艰苦的,过的是风餐雨露的生活,身体条件不好的染个病,可能在路上就死了,古代那种条件,感冒都能要了你的命,更不用说这种艰苦条件,能够坚持下来到达流放地的,都会要了半条命, 一般人吃不了这个苦。

流放是什么罪?古代犯人一般流放到哪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流刑路途遥远

2、生活条件恶劣。

流放地不仅仅是偏远地区,而且生活条件还很恶劣,大多数情况是中原人被流放到遥远的北方、南方或者西方,中原是冬暖夏凉,但流放的北边极其寒冷,南边极其炎热,西边更是温差很大,中原人一般不能适应,要不水土不服,要不会生病。

中原人对于流放地吃的,喝的,住的都会不习惯,生活条件完全不一样,很多人受不了,就想逃离。

汉朝时期,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人流放到北海这种极寒天气的地方,苏武凭借极强的意志与勇气,在北海生活19年,这种钢铁意志不是一般人有的,不是人人都是苏武,中国历史上也只有一个苏武,大多数普通人受不了恶劣的生活条件。

流放是什么罪?古代犯人一般流放到哪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生活条件恶劣

3、背井离乡。

古人一般不愿意背井离乡,死都要告老还乡,故乡在古人眼中是入土为安的地方,被流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做苦力,那种内心的感受一般人体会不了,孤独常伴左右,吃不饱饭,睡不好觉,都折磨着人,一旦生病,此生就有可能回不到故乡,这是古人最担心的,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宁愿自杀都不去,比如吕不韦。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的流放之地在哪里?

其实边远的各个地方都有,总结起来,一般有四个地方,分别是:岭南及其南方、幽州及其北方、西域及西北、云贵川、房陵。

《元史 志 卷五十五》:流刑:辽阳, 湖广, 迤北。

1、岭南及其南方

元朝的流放地之一是湖广,这里的湖广指的是广东一带,在秦汉时期称为岭南,岭南包括如今的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海南、越南北部及中部。

唐高宗时期,为了废王立武,把王皇后和萧淑妃囚禁在别院,废为庶人,她们的父母、兄弟都被削爵免官,并且流放岭南。

流放是什么罪?古代犯人一般流放到哪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岭南是流放地

除了流放之外,古代有很多官吏由于各种原因被贬官,大多是贬到边远地区,比如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三次被贬,一次是被贬黄州,今湖北黄石,一次是被贬惠州,今广东惠州,当时属岭南,还有一次是被贬儋州,今海南省,同样属岭南。

贬官比流放稍微强一点,起码还是在当官,流放连人身自由也没有,在这些偏远地区做官,无疑像做牢一样,有流放的性质,不同的是他们是官员。

2、幽州及其北方

前文讲过共工就被流放到幽州,今北京一带,元朝时期北方的流放地是辽阳,今辽宁辽阳,清朝时期北方的流放地有尚阳堡和宁古塔,尚阳堡在今辽宁开原县,宁古塔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这两个地方都是清朝流放地。

尤其是宁古塔,清朝时人谈其色变,宁古塔最可怕的是寒冷,冬天的温度能够到零下四十多度,滴水成冰,当时可没有暖气,全靠人工取火取暖,普通人在那里根本无法生存,而且清朝流放到宁古塔的部分犯人还可能被判为给披甲人为奴。

流放是什么罪?古代犯人一般流放到哪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宁古塔是著名的流放地

披甲人就是守卫过境的职业军人,给这些人当奴隶是做苦力的,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冻死,流放到宁古塔就是另一种形势的死刑,而且还是客死他乡。

顺治十四年秋,詹事府右少詹事方拱乾因为儿子与主考官舞弊而受到牵连下狱,全家被流放到宁古塔;顺治十七年六月,浙江左布政使张缙彦因文字狱被没收家产,流放宁古塔。

顺治十四年(1657)八月,清初诗人吴兆骞参加科举考试,因为被仇家诬陷,牵连到南闱科场案,家产被没收,父母兄弟妻子全部被流放到宁古塔23年之久;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的五弟郑芝豹投降清朝后被流放到宁古塔,并死在那里。

3、西域及西北

西域指的是今新疆、西藏,西北指的是今甘肃、宁夏、内蒙古一带,这些西北偏远地区也成为中原的流放地。

唐朝著名将领封常清本是蒲州猗氏县(今山西运城)人,他的外祖父因为犯罪被流放到安西充军,今新疆库车,守卫胡城(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东)南门,当时的流放一般是一人犯罪,全家流放,封常清自幼跟随祖父在西域长大,后来封常清在西域参军,成为唐朝名将。

流放是什么罪?古代犯人一般流放到哪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被当成替罪羊流放新疆伊犁

清朝名臣林则徐就被流放新疆伊犁五年时间,林则徐虎门销烟,本是民族英雄,却因为鸦片战争中清朝失败,成为替罪羊,被道光帝流放新疆伊犁,后来又重新启用。

4、云贵川

秦国未统一天下时,喜欢把人流放到四川,当时的四川不像今天,从中原进入四川的路非常难走,就是传说中的蜀道,李白的蜀道“难于上青天”就是真实的写照,而且四川地处西南,路途遥远,成为一天流放地。

唐太宗时期,扬州录事参军郑世翼因罪被流放到巂州,今四川西昌,这个地方在当时很偏僻,郑世翼后来死在那里。

唐朝时期,李白因为参与永王的叛乱,被流放到夜郎,这个地方就在中国贵州省遵义市的桐梓县,地处大西南,当时贵州可没有今天这么好,基本上都是大山,人烟稀少,自然条件恶劣,不过李白运气比较好,在半路上就因为唐玄宗大赦天下而免于流放。

流放是什么罪?古代犯人一般流放到哪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古代流放地

元朝时的流放地之一是迤北,迤北就是今天云南省的北部,迤是云南的别称,那个时候的云南瘴气横行,毒蛇猛兽众多,中原人待不习惯的,也成为一大流放地。

5、房陵

房陵是今湖北十堰市房县,在古代这里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但房陵这个流放地比较特殊,离中原比较近,被流放到这里的都是达官贵人,比如武则天废除了自己儿子唐中宗李显的皇帝之位,把李显夫妻流放到房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被判流放到底有多严重?看看古代这些“热门”流放地就能明白
...上的特权。 二、流放岭南 与宁古塔的凶险不同,岭南的流放地,尽管也颇为艰难,却不至于那么令人绝望。岭南,尤其是明清时期,常常作为流放的另一选择。和宁古塔不同,岭南不位于边疆
2025-05-19 19:26:00
清朝发配宁古塔,西汉发配合浦,东汉发配哪里,今已在国境外
...日南、九真,这是为什么呢?先说房陵,西汉把房陵作为流放地,是沿袭了秦代的历史传统。秦始皇时期,嫪毐、吕不韦死后,其家人都被迁到房陵。到了西汉,这里更成了高级贵族的流放地。据不
2024-06-23 21:09:00
揭开宁古塔的神秘面纱
...旧址,经历了多次迁移和发展。在清朝时期,宁古塔作为流放地,常使得人们谈之色变。许多文人士大夫因各种原因被流放到此地,其中就包括了江南才子吴兆骞。他在宁古塔的艰苦生活,成为了后
2024-10-19 19:45:00
历史上女囚犯被流放,条件艰苦,为何官差们还抢着去押送
...多的地方就是岭南,到了清代,宁古塔就成了犯人的集中流放地。到达流放地之后,囚犯们痛不欲生的生活才真正开始,他们不仅吃不饱饭,每天还要从事体力劳动,甚至还可能遭到他人的殴打和不
2024-02-19 21:17:00
盘点中国古代五大“流放地”,沧海桑田中的历史变迁
...受,千百年后却成为了举世著作,我国古代有古代五大“流放地”,当年犯人含泪上路,如今富得流油都不愿离开。第五:国外,像越南、珍拉、韩国等地,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便将竞争对手陈友
2023-10-27 08:01:00
宁古塔到底为何如此可怕呢
...一。在封建社会,流放是一种严重的刑罚,而宁古塔作为流放地,自然与权力斗争、政治清洗等黑暗面紧密相连。许多知识分子和政治犯被流放到这里,他们的遭遇往往非常悲惨,这也加深了宁古塔
2024-10-20 19:38:00
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其中有没有你的家乡
...的经济发展。【贵族专属—房陵】房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流放地之一,也是如今湖北省十堰市经济较发达的小县城,只不过现在被称为房县,历史上,这里曾是许多罪犯的栖息之地。说是栖息的地方
2024-06-11 11:28:00
...的确如此,宁古塔(今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是清朝犯人流放地之一。如果当时没有得到开发的东北地区气候适宜、生存舒适,怎么可能作为犯人流放地?显然是苦寒之地,不适合生存。即使到了近
2024-05-17 17:30:00
...流放到当时的蛮荒之地,因此这才不愿意去。那么古代的流放地点一般都是哪里?现在很多地方那都是富得流油了。首先要说明的是古代的封建王朝为何要设置流放?犯人为何不直接关起来或者直接
2023-10-11 14: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