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
本报讯 (记者杨沛洁 通讯员王涵儒) 5月6日,在叶县田庄乡千兵营村赤松茸种植基地,赤松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探出了红褐色的“脑袋”和白色的菌柄,浑圆饱满,长势喜人,采摘的村民手提篮筐穿梭往来。
“我们是去年11月份种下的,现在采收第一茬,后面还可以采收两到三茬,每亩预计能采收8000斤左右,每天都有打电话订货的。我们以卖鲜货为主,赤松茸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亩产值大约2万块钱。”赤松茸种植基地负责人程永超说。
赤松茸别名大球盖菇,被称为“菌中之王”,是人们餐桌上的新宠。人工培育的赤松茸香味浓郁,口感比其他菌类更加爽滑鲜嫩,深受消费者青睐。
2021年,程永超瞅准商机,经过认真考察论证,率先流转50余亩(1亩≈666.67平方米)土地种植瓜蒌。为增加土地利用效率,他在瓜蒌基地尝试套种赤松茸,实现了“一地双收”。
“之所以选定赤松茸套种,主要因为管理简单、产量高,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降低发生病虫害的概率,从而提高瓜蒌产量,一举两得。”他说,尽管赤松茸还在试种阶段,但是“改良土壤、造福群众”的成效已初步显现,实现了生态与致富“双赢”。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村民加入这个产业,统一技术指导和销售,带动村民增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程永超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