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有粉丝问:为何清朝落后,为何挨打,为何没还手之力?其实,若想准确回答这问题,一本专著都讲不清楚,其中之因素很复杂。在此,笔者就来讲述清朝一位加封尚书衔的两广总督(从一品大员)之故事,也许读者能从中看出清朝落后挨打之真相。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广州当地有一首民谣曰:“叶中堂,告官吏,十五日,必无事。十三洋炮打城惊,十四城破炮无声,十五无事卦不灵。洋炮打城破,中堂仙馆坐;忽然双泪垂,两大仙误我。”说的是当时自誉为“海上苏武”,清朝版“文天祥”的叶名琛一有趣故事。英法联军炮轰广州时,两广总督叶名琛不做任何抵抗,也不出城谈判,而是向吕洞宾、李太白两位神仙求助。神仙告知:15日之内广州定然无恙,可14日时敌军攻破城池,直接将其活捉,而后将其送往印度加尔各答。至于叶名琛为何不走,而是坐在总督府内等待活捉,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想亲自前往英国面见女王陛下,向其晓以“华夏礼仪”与“君臣大义”。可惜,叶名琛无缘面见女王,印度总督拒绝了他的要求。为此,叶名琛绝食而亡。
叶名琛,湖北汉阳人,晚清著名大臣,自誉为“海上苏武”、清朝版范仲淹、文天祥、向戎,是清末总督两广的封疆大吏,也是传奇人物一枚。叶名琛出身于传统的官宦世家,从小便深受儒家忠义思想影响,是典型的旧时代人物。18岁考取贡生,26岁中进士,38岁升任广东巡抚(正二品),45岁实授两广总督,可谓是官运亨通。从38岁任巡抚、总督到50岁被活捉,叶名琛在督抚任上一干就是12年,且岿然不动,这在政治危急重重的晚清时代实乃罕见。其中原因有三点,其一、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不同流合污,这符合道光帝崇尚俭朴之精神。其二、血腥镇压农民起义军,1.5万兵力击败20万,保全广州这块财税重地,为朝廷镇压太平天国提供丰厚粮饷。其三、仇视西洋,坚持“夷夏有别”,符合清朝主流思想。
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清朝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与西洋进行贸易往来。通商合法化后,英国人自然高高兴兴地来中国做生意。然而,英国人却遇到一个大问题,居民拒绝夷人入城,只允许在广州城外做生意。如此怎得了,英国公使直接找叶名琛谈判,希望能够说服民众,同意英国商人入城贸易。叶名琛以“民意难违”为借口,拒绝入城,英国公使则扬言武力入城。英国公使武力威胁没效果,因为叶名琛早有防备,他聚集包括团练在内的10余万民众出城与英军对峙,震慑夷人。看到广州民风彪悍,英国公使不想自讨没趣,只好同意暂时不入城,叶名琛首次交锋获胜。英国人不能入城做生意,道光帝很高兴,这符合他“防夷”之政策。为此,他下令褒奖:“昨英酋复申入城之请,徐广缙等悉心措理,动合机宜。入城议寝,依旧通商。不折一兵,不发一矢,中外绥靖,可以久安,实深嘉悦!”因封广缙一等子爵,并封叶名琛一等男爵。”
成功拒绝英国人入城,叶名琛也得到嘉奖,成了赢家。然而,英国人不甘心就此失败,于是继续找理由入城做生意。1856年,广东水师在珠江海面抓获一艘证件过期,且有走私鸦片嫌疑的“亚罗号”商船,并逮捕船上12名水手(当时认为他们就是海盗)。这本是中国内政之事,可英国人却有意制造事端,说“亚罗号”曾在香港注册,是英国船只,中国登船抓人,还扯烂英国国旗,这是对大不列颠帝国之侮辱。为此,英国公使强令叶名琛24小时内释放水手,并亲自登门道歉,否则直接武力解决,以维护帝国尊严。对于英国公使此等无理要求,堂堂“天朝上国”之两广总督叶名琛岂能屈服,他自然加以拒绝。审判结束后,叶名琛不想事情闹大,于是释放水手,但就是拒绝道歉,因为这有损华夏之尊严,再说中国方面也没有过错。叶名琛拒绝道歉,英国公使便下令海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叶名琛也不是好惹的主,虽然不敢正面迎战,却想到一个“绝招”,即是下令封锁香港,断绝岛上食物、淡水供应,玩“经济封锁战”,搞得岛上人心惶惶,香港总督包令被迫辞职谢罪。更狠的是,叶名琛派出间谍,在英国人的面包里投毒(砒霜),可惜药量过大,英国人食后直接吐出来,没造成多大伤亡。叶名琛此等做法,效果毕竟有限,没能阻止英法联军进攻。当英法海军舰队炮击广州,准备攻破城池时,叶名琛无计可施,因为派出去抵御的兵勇早已溃散(没钱发工资,跑路了),他只好亮出“撒手锏”,向吕洞宾、李太白两位神仙求助。叶名琛很给力,他从两位大神口中得知广州在15日之内必然无事。为此,叶名琛便不再做抵抗,而是静候两位大神显灵。不得不说,叶名琛真迂腐。
很遗憾,两位大神功力不足,英军在15日前一天攻破了广州,而后直接朝两广总督府去问罪叶名琛,并将其活捉送往印度加尔各答囚禁。有意思的是,叶名琛非但没逃跑,而且还沐浴更衣,正襟危坐,等着英军到来。此时,叶名琛希望能面见英国女王,向她晓以君臣大义,可惜未能如愿。没能见到女王,叶名琛绝望了,他觉得自己未能完成使命,于是绝食而亡。死前,叶名琛赋诗曰:“镇海楼头月色寒,将星翻作客星单。纵云一范军中有,怎奈诸君壁上看。向戌何必求免死,苏卿无恙劝加餐。任他日把丹青绘,恨态愁容下笔难。”“零丁洋泊叹无家,雁札犹传节度衙。海外难寻高士粟,斗边远泛使臣槎。心惊跃虎茄声急,望断慈乌日影斜。惟有春光依旧返,隔墙红遍木棉花。”自诩为向戎、苏武、文天祥等气节高尚之英雄。
叶名琛未能见到英国女王,便绝食而死,也算对得起咸丰皇帝知遇之恩。可惜,咸丰却不够意思,叶名琛被俘虏后,他没想着如何营救,而是直接将其解除一切职务,免得英国拿他来要挟自己。咸丰如此刻薄,也难怪大清会衰败。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