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探究不同地域的阳明学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8 05:53:00 来源:贵州日报

7月27日,继23种新书在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发布之后,贵州省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阳明文库》(孔学堂书局出版)又在济南举办的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亮相。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阳明文库》的三卷本《地缘、血缘与学缘的交织——中国人文和自然环境中的王阳明及阳明学派》面世,引起热烈反响。

创设于明代中叶的阳明心学,如何在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语境中传承、发展和转换?它经由怎样的传播路径、传播方式,并形成了哪些地域流派?这套书的内容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就是“从思想史、文化史、地域史对王阳明及阳明后学与中国各地域社会、文化的关系做了综合梳理、介绍和研究,首次全面展示了王阳明及其后学在明清至近代流传的真实面貌”。

但也许我们还能从另外的角度来概括和介绍这本书。毕竟时下阳明学很热,难免让普通人也怀揣好奇,更不用说“学派”之说所唤起的兴奋点——谁是创始人?哪些是传承人?后传弟子如何将其发扬光大?又有哪些情深义重和兴衰更迭的往事?

即使是学术著作,同样需要探寻路径,与普通读者产生链接。这也是作为集学术上的权威性与规模上的唯一性于一体的出版工程——《阳明文库》的另一种努力和“野心”。

从“姚江学”和“王门七派”说起

阳明学在当年有多红?明代学者王士性(1547—1598)宦游江右之后写下的感受中有一句“家孔孟而人阳明”,足以显示阳明学传播的盛况。那时的江右就是今天的江西和皖南西部,江右王门,是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阳明以后的王门分成的七派之一。

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境内有姚江。黄宗羲称阳明学为“姚江学”,阳明学派也就被称为“姚江学派”,很符合根据地名来命名流派的传统。近代意义上的“阳明学”概念,则发源于日本的明治时期,当时在日本有一大堆以“阳明学”命名的研究论著。

《地缘、血缘与学缘的交织——中国人文和自然环境中的王阳明及阳明学派》主要作者钱明研究员,在书中首先介绍了中国的地域差异性和阳明学的多样性,认为阳明心学是从明代中叶的各种地域文化语境中传承、发展和转换而来,“只是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来阐释和剥离阳明学派,就很可能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现象”。

所以,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所划分的王门七派——浙中、江右、南中(包括今江苏、安徽、上海的大部分地区)、楚中(今湖南、湖北)、北方、闽粤、泰州(明清时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这套书中则依据当今中国的行政区划,将其分为浙苏皖、江西和南北方三卷。

关于“黔中王门”的共识

钱明研究员与30多位同仁花了3年多时间,沿着阳明生前到过的15个省市,寻觅阳明的遗迹以及阳明学派传人的情况,梳理出以浙东为中心的阳明心学的4条传播路线(江西、浙江、安徽、江苏)、5个传播区域(绍州、赣州、吉安、泰州、潮州)的详细情况。

对于原有的王学门派,该书认为,存在“一些重要地域的遗漏”。比如黔中王门,阳明在龙场悟道,创立心学,并在龙冈书院、文明书院设坛讲学,“遂使讲学风气大盛于贵阳”。书中还引用徐节《新建文明书院记》所称:“各儒学生员之有志者二百余人。”道光《贵阳府志》卷五十六所载:“诸生环而观听者以数百,自是贵人士始知有心性之学。”只是因为阳明“与龙场诸生问答,莫著其姓名”(郭子章《黔记》),致使如今可考者寥寥无几。进而得出结论:“是故阳明学派中理应有‘黔中王门’的一席之地。”

该书认为,被《明儒学案》遗漏的黔中王门、桂中王门,不仅可以单立门户,还可以作为阳明学向文化边缘地区传播的成功范例。“其中黔中王门讲的人较多,学术界已基本形成‘黔中王门’之共识,曾出现过水西(龙场)、贵阳、思南、清平、都匀五大阳明学重镇”。

像一个响亮的回应,孔学堂书局《阳明文库》的“黔中王学”书系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据孔学堂书局副总编辑张发贤介绍,该书系分为“黔中王门古籍整理”和“新黔中王学”两个系列,后者拟收录顾久、张新民、王晓昕、王路平、赵平略、张春香、龚晓康、张明、王进、邓国元、任健等当代贵州学者的阳明学专著。

“黔中王学”书系也是《阳明文库》的“重头戏”。孔学堂书局总编辑苏桦认为,该书系的意义在于努力挖掘阳明学在贵州的传承和发展,以图书集成的形式向世界展现黔中学者对王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以筑牢贵州文化自信的基石。

地缘、血缘和学缘

在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朱义禄看来:“一个学派要为当代与后世人们所认同,唯一的前提是广为流传。”阳明学派即是如此。王阳明一生以讲学为己任,有亲传弟子270余人,遍及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山东、陕西、河南等省。就中国古代学派而言,亲传弟子超过百人,声势就是很浩大的了。

朱义禄教授的《“家孔孟而人阳明”》一文,是这样理解该书所述的“地缘、血缘与血缘”的:王阳明传人中,在各地均有家族世代相传的情况。依靠传统的宗法关系而代有传人,这就是“血缘”;一种学说有了“血缘”的因素,学术上的“地缘”就扎下了根;至于“学缘”,指的是阳明心学对士人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简易明白但不像陆九渊那样过于简陋。“王阳明是一个把生命与讲学合为一体的人。服膺他的,就收为学生;不服膺他的,经过争论之后,也会收为作学生。这就是‘学缘’。”

传播过阳明学的地区,因王阳明的讲学背景、传道心境尤其是各地文化资源和吸收消化程度的不同,使得各学派之间存在不小差异。钱明在本书开篇写道:“浙中、江右、南中可以说是他的苦心经营之地”,“黔中、粤中、桂中可以说是由阳明播撒种子而由其门人精心耕耘之地”,楚中、闽中和鲁中,是阳明学传播的边缘地区,而泰州王门则带有其他地域王门所少见的鲜明个性。

学术著述也有趣味

相比众多阳明学研究著作,这本书大概更能让不同读者进入。因为它主要是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有关王阳明的活动史、讲学史和思想演进史及其后学的传播史、发展史和分化裂变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有很强的“故事性”。

单看目录就能感受到趣味。例如“王阳明与贵阳”一章的标题就包括:拜访贵阳詹氏家族;到贵阳养病;在贵阳欢度新年;到贵阳送别好友;讲学“文明书院”;贵阳南门辞别贵阳学子——是不是每一个都充满了“摆龙门阵”的画面感?

而其中的确充满了故事需要的来龙去脉、场景、细节和人情往复。比如在“在贵阳过新年”一节里,可以看到已然完成“龙场悟道”的王阳明,如何在贵阳与友人愉快地玩耍,度过1509年新年第一天。他甚至在“十里不同天”的贵阳经历了一场“城里夕阳城外雪”的奇景:放眼望去,城里夕阳正红,而城外却白雪满山。“到贵阳送别好友”一节,则可以读到很多的贵阳旧时风貌。比如“王阳明在贵阳送别友人的地方有两处,一是贵阳南门外,出南门往东,即可前往湖南、江南和中原;一是贵阳西郊的头桥、二桥、三桥,出贵阳北门经此,向西可往云南”。又比如阳明还与友人去到贵阳东门外的栖霞山(东山)仙人洞、西门外的“太子桥”(太慈桥)等地。500年后读到这些地名和景致,古今参照,直教人兴趣盎然。

贵州是阳明心学的起源地,黔中王门在一百年间传承了四代弟子群。王阳明在夜宿贵阳城的弟子家时曾作有《夜宿汪氏园》一诗,最后两句是:“他年贵竹传遗事,应说阳明旧草堂。”满满都是对龙场所悟之道和对弟子们传道的期许。而今,阳明心学正走向世界,地域流派正各领风骚,诗中所述,俱成现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8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聚焦北京图博会贵州展团 | 《阳明文库》:阳明心学史的里程碑
...幕的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孔学堂书局出版的《阳明文库》共有32种36册图书亮相。其中包括学术专著系列19种22册
2024-06-19 18:0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贵州省志·人物志》记载:明正
2025-07-16 17:58:00
沪贵联动 | 阳明·问道十二境之镇远留书: 㵲阳河畔惜别友人和弟子
...饭”,向读者介绍了贵州众多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作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地,贵州近年来大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根据王阳明在黔的生活、悟道以及讲学的行动轨迹,贵州2020年发
2024-12-05 22:46:00
专访|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欧阳祯人:贵州历史文化是阳明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阳明学研究》杂志执行主编,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王阳明研究委员会副会长,贵州省贵阳孔学堂学术
2023-09-14 18:42:00
文化中国行|深耕文化资源 注重转化运用——擦亮贵州阳明心学诞生地文化名片
...大受欢迎。贵州原创大型历史话剧《此心光明》剧照。 阳明文化是贵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00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期间“龙场悟道”成为中国儒学一大高峰“心学”的起点;创立龙冈书
2024-05-09 16:55:00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阳明先生人生际遇和哲学思想最为关键的一段“心路”,是在“阳明心学诞生地”贵州走过的:问道贵州——历经两次生死危机中身心困顿的王阳明,在贵州的人文山水之间迎来转折,居黔近三年,一人
2025-03-31 10:23:00
...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其中,以“阳明文化转化运用”为工作抓手,深入挖掘阳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搭建阳明文化交流平台,生动讲述阳明故事、贵州故事、中国故
2024-11-13 06:14:00
黔中王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 邹元标四种珍稀文献(影印本)出版发行
《阳明文库》,系贵州省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项目,获贵州省出版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及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资助,由孔学堂书局出版、发行。日前,邹元标四种珍稀文献(影印本)由孔学堂书局出
2023-11-10 21:34:00
沪贵联动|阳明·问道十二境之龙冈开讲: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饭”,向读者介绍了贵州众多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作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地,贵州近年来大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根据王阳明在黔的生活、悟道以及讲学的行动轨迹,贵州2020年发
2024-11-27 14: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