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3-31 10:23: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阳明先生人生际遇和哲学思想最为关键的一段“心路”,是在“阳明心学诞生地”贵州走过的:问道贵州——历经两次生死危机中身心困顿的王阳明,在贵州的人文山水之间迎来转折,居黔近三年,一人一地相互成全。悟道龙场——僻远的龙场驿风土淳朴有理、百姓心怀良知,在特定时期成为阳明先生精神境界的升华、生命境界升华的特定现场,一日中夜,大悟“心即理”之旨;传道贵阳——阳明先生在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其弟子和再传弟子遍及黔中并逐步形成颇具影响力的“黔中王学”,百年之间,开创贵州一代学风,心学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的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重返历史现场,在贵州的人文山水间、在学者名家的解读中,再现王阳明的思想蜕变历程,以此进一步擦亮贵州作为阳明心学诞生地的文化名片,打造阳明文化高地。3月26日至28日,该纪录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

纪录片《阳明悟道》拍摄历时一年多,主创团队穿越贵州多个市(州),从王阳明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创办书院以及践行知行合一等几个方面,精彩呈现阳明心学思想在贵州萌芽,促进贵州文化教育发展,深刻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历程。片中汇集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陈平原,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贵州文库》总编纂顾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董平,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新民,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院长周月亮等知名学者,从不同维度对“阳明悟道”进行了深度解读。

重返现场,再现阳明“心路”历程

“12岁少年的初心,一辈子没有改变。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想学圣贤,可是历经磨难以后大部分人退了、改了或者堕落了,而王阳明百战归来依旧不改初心。”陈平原的这段话,出现在3月26日播出的纪录片《阳明悟道》第一集《山水引路》中。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截图。

同期画面中演绎了1483年前,年仅12岁的王阳明向私塾先生发出叩问的场景:“先生,何为第一等事?”先生答:“惟读书登第耳。”阳明回答:“先生,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人生头等大事是做圣贤,这番惊世骇俗的观点,注定王阳明将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为学上,可以因实践理学家朱熹的“格物致知”,在院子里七天七夜格竹观察,最终以生病而告终;为官上,仕途原本一帆风顺,却因揭露权宦刘瑾的恶行,受尽廷杖牢狱之苦,最终被贬至天末之地的贵州龙场。

1508年前,王阳明启程赴龙场驿。贬谪途中写下一诗:“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此诗是他进入贵州后最真实的写照,前途可能是一条生死不归路。

阳明先生由平溪卫(今玉屏县)入黔,经镇远卫(今镇远县)、兴隆卫(今黄平县),在平越卫(今福泉市)写下“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的句子,心绪低沉的王阳明,至此胸襟大开。“路从顶上入,这是一种高开高打的格局和气象。”周月亮说,“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去爬那种奇绝之路的人,才能最后登上顶峰。这是英雄心性的一种共性。”从此山水引路,一路向前。阳明先生在平越卫(今福泉市)攀登七盘岭,经过新添卫(今贵定县),到达省城贵阳,最后前往龙场驿(今修文县)。

纪录片第一集《山水引路》以“王阳明初遇贵州的困顿与开悟”为主题,讲述王阳明的初心、困顿,以及贵州的山水牵引涤怀。第二集《洞见天地》,则围绕“王阳明与贵州相融相和,龙场悟道”这一主题,讲述一人一地相互成全的故事。

初至龙场驿,阳明先生即陷入“居夷处困”的困苦中。据《明史》记载,他到龙场后,身处一个山峰连天、狐狸成群、蛇大如轮的恶劣环境,与麋鹿猿猴相伴、生死悬于一线。因为“居无所”,只得在荆棘之间造一座茅屋暂且居住,“草庵不及肩”(《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也曾“食无粮”,面对青黄不接的绝粮处境,需亲自开荒耘田,“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日常也免不了上高山采食野菜,“采蕨西山下,扳援陟崔嵬”(《采蕨》);还曾“灶无柴”,需入深林伐木采薪,“朝采山上荆,暮采谷中栗。深谷多凄风,霜露沾衣湿。采薪勿辞辛,昨来断薪拾”(《采薪二首》其一);更曾“睹无命”,一名吏目带着儿子和仆人赴任途中路经龙场,最终没能躲过“蛇虺魍魉,蛊毒瘴疠”这一关。阳明先生亲手埋葬三个素不相识却命运相似的人之后,写就名篇《瘗旅文》:“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不久,他思念的故乡传来消息:父亲王华的官职被太监刘瑾借故罢免。

自我的劫难、家族的命运、官吏的溘逝,世事茫茫——“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语言不通、大字不识的当地民众,非但没有将王阳明视为避之唯恐不及的“贬官”“囚犯”,而是亲近他、帮助他,“看见他在盖房子,这家送一把草、那家送一把柴。后来有官员挑他毛病、侮辱他的时候,民众觉得王阳明是个好人,还帮他教训了那官员一顿。”顾久先生说。王阳明自此与乡土、乡人相融相和:跟当地农人学种庄稼,与所谓的“夷民”对唱山歌、把酒言欢……直至一日雷声大作,王阳明大彻大悟,洞天悟道。

“贵州最可贵的有三个东西,真山、真水、真人。王阳明不是有贵州这段经历的话,他至少缺了一大部分,他给贵州带来新东西的同时,真山、真水、真人也培育了他。”把贵州当作第二故乡的钱理群教授说。陈平原教授也认为:“贵州的山水、贵州的文化促成了王阳明思想的突变。”

经历了山水问路的艰难、洞中悟道的蜕变,王阳明正式开启了在贵州的传道之路。他在修文龙冈书院、贵阳文明书院别开生面地讲学,成为贵州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事,年轻学子纷纷慕名而来:“贵之诸生,无远近,皆裹粮从之游。”黔中弟子亲炙于阳明门下,首传阳明心学,形成了最早出现的阳明后学学派——黔中王门……阳明先生在贵阳传道的故事,在纪录片第三集《此心光明》中呈现。这一集以“王阳明与贵州相互成就,心学生生不息延续至今”为主题,讲述在贵州人的包容与支持下,王阳明从民间传道扩大到官办讲学,将自己的开悟、蜕变、实践,到贵州文化思想之变,传承至今。

名家解读,再论阳明“心学”诞生

龙场为什么是理解王阳明及其心学体系的关键地标?王阳明为什么能够在贵州悟道?阳明心学与贵州这片土地有着怎样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呈现出学者名家们“画龙点睛”般的阐述,他们有着更为完整的解读。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截图。

“龙场悟道比较有传奇色彩。”陈来认为,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克服了“名利关”“生死关”的结果。“王阳明到了龙场以后第一关是名利关。他从中央被贬到偏远地区,当一个小小的驿丞,在心理上怎么适应?先要过名利关。他采取的办法主要是静坐,第一关他很快就破掉了,对于名利他已经看开、看破了。然后就是生死关,传说当朝权宦从北京一路追杀王阳明,因此他还要预防对方派人到龙场对他不利。有这种担心说明他对生死还没有看破,精神上还没有达到真正的自由。名利已经摆脱了,可是生死怎么能看得开呢?王阳明还是静坐,静坐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关他也突破了。在这期间他悟道了。王阳明在贵州的岁月,不仅是他个人思想成熟的重要阶段,更是他心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王阳明在贵州悟道的缘由,顾久先生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剖析:首先是“仕途的中断”。历史已多次证明,看似厄运却能成就伟大的思想家。如果王阳明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将主要精力放在仕途上,也许永远不会有悟道的王阳明;其次是“长期的孤寂”。在贵州,王阳明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孤寂中对生命进行彻底的思考;再次是“良知的对比”。在贵州,王阳明身边的老百姓看似没什么文化,语言不通、大字不识、跟孔孟之道也不相关,但是他们本着“良知的冲动”,给王阳明提供了很多帮助。普通百姓本能的良知,与庙堂上满口仁义道德的诸君,形成鲜明的对比。

原来,儒家孔孟的性善论没有错,本能的良知只是容易被私心、私欲、偏见、成见所遮蔽。阳明龙场悟道,明了的也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外去求道,不如更重要的向内来正自己的心。”楼宇烈先生说。

“阳明文化生发于贵州大地,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董平教授说,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后,在龙场开始讲学,教大家“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就是“亲民”的表现。如果“悟道”即是“明德”的话,那么“明德”的显化就是“明明德”,显化的状态就是“亲民”。通过这些实践,他把所“悟”之“道”转换为自己的新思想,在贵阳文明书院宣讲“知行合一”。如果“心即理”还有前人之说为基础,那么“知行合一”却是他独创的新学说。董平的结论是:贵州是王阳明生活的转折点,也是他思想与精神的转折点,是“阳明心学”真正诞生的地方。

1510年,王阳明离黔赴赣,但他的思想在黔中大地生根发芽,百年之间开创贵州一代学风。在《与贵阳书院诸生书》中,王阳明列举了23位跟随他学习的学生,留下了“黔中王门”最早的记载,他的学生及再传学生在贵州继续建立书院,影响日益增长。这些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共同推动了贵州在明清之际“七百进士、六千举人”的科举成绩。顾久先生表示,王阳明在贵州的岁月,促进了地方的文化、教育乃至社会发展,这些影响绵延至今。在近年来火遍全网的“村BA”“村超”里,也能够找到阳明心学的影子。“我觉得王阳明对贵州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阳明心学一直活着,一直保有生命力。”顾久先生说。

“阳明先生已作古,但是阳明心学作为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样态、一种活法,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永恒的价值。”董平教授从其所任职的浙大与贵州的关联切入,观照阳明心学所蕴藏的力量。抗战时期文化西迁,浙江大学“文军长征”赴黔继续办学。在艰苦的条件下,贵州在物质和精神上养育了浙大,精神即阳明先生教导的“求是”二字,源于阳明先生的教导。

董平说,阳明心学代表着中国文化数千年文明传承的一种汇聚、一种积淀,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内在价值的彰显。“阳明先生之所以能够悟道,就因为他始终坚持他的完善人格理想,追求心体的光明与行为展开的同一性。阳明先生的‘此心光明’,原本就是中国文化的本质精神在阳明身上的体现,它将支撑我们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绽放出生命原本应有的华彩。”

山水为证,再传阳明“心声”遗事

“他年贵竹传遗事,应说阳明旧草堂。阳明文化是近二十年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潮中最为耀眼的热点之一,而在宣传、弘扬、研究阳明文化的大潮中,王阳明悟道之地贵州则是无可争议的重地。”正如陈来教授所言,“阳明心学”是属于世界的,但作为心学诞生地的贵州贵阳,正围绕“独特”甚至“专属”的阳明文化资源优势,让世界听见阳明“心声”,看见阳明“遗事”。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黄平县月潭寺,王阳明在此写有《重修月潭寺建公馆记》。 陈伟红/摄

史料记载,王阳明于1507年入黔至1509年底离黔。阳明先生在黔两年多的时间里,遍游黔地,每到一地皆作诗文留念,其中《赴谪诗》五十首、《居夷诗》一百多首。据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张明统计:“王阳明一生共留下了六百多首诗,其中贵州的诗是最多的,有四分之一。”这些诗作中,看不到悲观情绪与凄苦愁状,反而是充满了对贵州贵阳山水、自然、山民、门生的描绘与热爱,一如他在诗中所写:“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古洞闲来日日游,山中宰相胜封侯。”写于贵州的《瘗旅文》《象祠记》后来收入《古文观止》。这些丰富的阳明文化资源,是独属贵州贵阳的。

根据王阳明在贵州居住期间的生活、悟道以及讲学的行动轨迹,贵州于2020年发布了“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符号及经典游学路线,囊括贵阳、毕节、黔东南、黔南等多处自然、人文胜迹,分别为:龙场悟道、兴隆书壁、平越思隐、古道心旅、陆广晓发、水西论象、龙冈开讲、贵阳传道、南庵答和、南祠咏怀、东山遗韵、镇远留书。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贵阳甲秀楼与翠微园,王阳明曾数次游历南庵(今翠微园)。 吴学文/摄

“阳明·问道十二境”随即成为“阳明IP”本土化的代表性新IP——著名学者郦波教授创作的《心学的诞生》一书,即通过“阳明·问道十二境”梳理阳明先生悟道、传道的心路历程。“阳明心学诞生于黔地,得益于贵州的山水、人文与社会思潮,而黔学也在王阳明心性、行为与思想的转变影响下得以初步形成。”郦波说,阳明心学为每一颗心灵、每一个生命提供了“心上学、事上练”的指引;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和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联合出品的《阳明·问道十二境》原创图书,聚焦贵州人文山水与阳明文化两大IP的结合,打通阳明文化与人文地理、省域文旅,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贵州省实施“阳明文化研究转化传播重大文化工程”的重要内容。该书通过空间场景来还原历史,彰显古今巨变、时代发展,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体验与互动,让阳明心学得以深入人心并辐射了丰富的贵州文化资源。从而建立起对贵州省更多人文目的地的认知,达成了对贵州省域多彩文化的系统传播。

“阳明·问道十二境”IP也有影像化代表作:2024年3月首播的阳明文化微纪录片《我的1508 问道·十二境》,通过文化学者与主持人对话回溯,以1508年为叙事原点,循着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的足迹,通过艺术家的实景演绎,让观众感受王阳明悟道传道的心路历程。在该片中,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冯冠博饰演王阳明;一年后,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冯冠博在片中再次饰演王阳明,再次走上“阳明·问道十二境”。此前,他在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中饰演的王阳明,堪称对阳明心学舞台化的典型诠释,并凭借此作摘得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从舞台走到真山真水间,从对阳明心学的舞台化诠释到山水间演绎,冯冠博说,在贵州山水间,可以真切感受到王阳明当时的心境,贵州的山水治愈了阳明先生的心灵伤痛,阳明先生也把自己的精神镌刻在贵州这片土地上。“贵州的山水已然与阳明先生融为一体。”他说,影像化的纪录片以山水为证,带领全国观众饱览贵州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一同与500年前的王阳明感受“无限风光在贵州”的心灵慰藉和人生思考。

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是贵阳打造阳明文化创新高地的典型代表。该剧是贵州京剧院创排的原创京剧,也是贵阳市重点打造的文旅融合艺术成果。阳明文化塑造了贵阳“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在阳明先生悟道、传道的贵阳,当前正围绕“做强阳明文化”的总体要求,从规划调整、功能强化、内容策源、场景活化等多个方面入手,重点推进贵阳阳明文化“五片区”一体化规划展示。“五片区”分别包括阳明文化会客厅——甲秀楼、翠微园;阳明文化悟道地——阳明洞;阳明文化传道地——阳明文化园;阳明文化纪念地——阳明祠;中国心学研究地——孔学堂。

“我们完全可以在‘历史的现场’,重新回溯古人的心路历程,与古人同发一精神境界。”张新民教授说。

记者 郑文丰 舒锐/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31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月26日至28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CCTV-9)19:22播出。本片讲述了王阳明从浙江启蒙到贵州求索跨越万水千山,
2025-03-29 11:48:00
名家新作 | 董平 韩书安:《阳明悟道》一部思想与心灵对话的精品纪录片
...会大众讲解阳明心学,仍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时代任务。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海报。 近期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策划的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CC
2025-05-13 21:42:00
...中央新影集团北京科影发现纪实传媒联合制作的6集大型纪录片《晋在眼前》于3月17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据介绍,该片连播3天,每晚2集,分为大同
2025-03-17 07:06:00
定档央视!历史人文纪录片《蔡襄》12月30日起开播
...蔡意 文/图)今天上午,“承忠惠之韵 续文脉之长”——历史人文纪录片《蔡襄》开播仪式在莆田举行。仪式现场播放了纪录片《蔡襄》宣传片以及正片。与此同时,由莆田籍词曲作者创作的主
2024-12-20 20:06:00
文化中国行|深耕文化资源 注重转化运用——擦亮贵州阳明心学诞生地文化名片
...筹拍电视剧《阳明传》。…………从京剧、话剧、舞剧到纪录片再到电视剧,当下,阳明文化已成为贵州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文艺精品迭出。阳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随
2024-05-09 16:55:00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10月5日晚央视播出:苗族刺绣
9月30日——10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频道(CCTV-9) “9视频”栏目每晚19:00档,“央视频”每天中午12:00
2023-10-05 13:29:00
...日报聚焦宜昌醇厚风土人情和屈原文化央视开播大型人文纪录片《龙舟》三峡日报讯(记者方龄皖)奔腾不息的大江、绿意盎然的山川、静水深流的平湖、激情挥桨的健儿……端午前夕,宜昌醇厚的
2024-05-22 05:48:00
开播!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讲述中法人文交流史上的感人故事
...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CCTV-9)将播出六集纪录片《船政学堂》,讲述中国第一所法国式大学——福建船政学堂鲜为人知的故事。节目回望了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探索科技救
2024-05-08 22:48:00
...民日报客户端窦皓9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语种人文纪录片《最忆是杭州》在杭州开机,亚运官方纪录片《嗨,亚运》同步启播。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浙江省委副
2023-09-16 20:4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左航的“清醒”,让《披哥5》彻底被打脸
在现在这几年,综艺行业的发展真的是太好了。大家也看到了,每年都有非常多的综艺节目播出,什么类型的都有。你想看搞笑的有《王牌对王牌》
2025-09-07 05:54:00
许昕送娃上学,儿子假笑女儿强颜欢笑,他乐开花但不敢表现太明显
9月1日“神兽归笼”,许昕在个人社交平台晒出送儿女上学动态,他写道:“开学咯”,这欢快的文字别提多开心了,真就差敲锣打鼓庆祝了
2025-09-06 10:57:00
江祖平性侵案细节:施害者用镇静剂迷晕还偷拍,电视台紧急撇清
台湾省女星江祖平控诉电视台高层之子龚益霆性侵案有新后续了,除了江祖平、龚益霆、三立电视台陆续做出回应之外,受害者也侧面发声
2025-09-06 22:33: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烽火卢沟,狼烟起、山河喋血……”近日,由金陵老年大学、南京诗词学会、南京市委老干部党校共同举办自创主题诗词书法展和诗词文艺演出
2025-09-06 09:55:00
G视觉|黔南州民族歌舞剧《共潮》精彩上演
9月4日晚,由黔南州精心打造的民族歌舞剧《共潮》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大礼堂精彩上演。整场演出巧妙地融合了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
2025-09-06 16:11: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李强)9月5日晚,十堰市组织市直机关干部、学生、部分市民代表集中观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领衔出品的中国首部8K太空实景电影《窗外是蓝星》
2025-09-06 19:37:00
河北五超赛场秒变“大型合唱现场”,全场齐声高唱著名作曲家、定州人张寒晖创作的《军民大生产》。每一句都是力量,每一声都是骄傲!激情炸裂,氛围感直接拉满!这是体育的魅力,更是河北的热
2025-09-06 22:56:00
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广州首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9月5日晚,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举行“首映在广州”优秀电影推介活动
2025-09-06 23:08:00
聚焦流动儿童!上海诺美蒲公英行动社团公益观影 让关注变成实际行动
当暑假的校园逐渐安静,上海诺美学校里却有一群师生始终忙碌。他们设计宣传海报、对接公益组织、准备义卖物料,只为一场特殊的公益观影活动
2025-09-06 20:25:00
摄制朱泊宇 白中豪9月6日,河北吴桥,杂技艺人口叼表演震撼全场。这是一场力量与平衡的极致表演,看似不可能的角度,举重若轻的完成,现场观众叫好连连。
2025-09-06 21:18:00
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胜利之歌”音乐会“第二现场”登陆十堰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汤海涛)9月6日晚,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活动再次落地十堰,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胜利之歌”音乐会通过十堰广播电视台1号演播厅同步直播
2025-09-06 22:09:00
预售票房突破2000万!电影《731》发布“无声之证”版人物海报
即将于2025年9月18日全国公映的长影电影《731》发布一组“无声之证”版人物海报。这部由赵林山执导,姜武、王志文、李乃文
2025-09-06 22:15:00
吉刻海报:电影《731》全球宣传推广曲《UNIT 731》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制作 宁静
2025-09-06 21:13:00
摄制/彭文君 朱泊宇 白中豪 王思宁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主场馆长啥样?钢筋混凝土马圈剧场,三面无死角舞台,10吨横梁承载高空极限,2500万灯光点燃全球高手对决,19米
2025-09-06 07:41:00
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今日全国公映,并同步发布主题曲《盛世星河》MV,以视听双震撼开启太空观影盛宴。主题曲以恢弘大气的旋律
2025-09-05 1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