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深入推进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13 06:14:00 来源:贵州日报

陈艳波

2023年12月5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鲜明提出“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围绕这一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其中,以“阳明文化转化运用”为工作抓手,深入挖掘阳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搭建阳明文化交流平台,生动讲述阳明故事、贵州故事、中国故事,大力推进理论研究、集成出版、传播推广、文艺创作、转化运用重镇建设,积极回答好“第二个结合”背景下如何推进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时代课题。

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坚持为贵州立心、为发展赋能,编制“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研究部分选题规划及近期研究重点课题指南,突出“阳明心学与共产党人‘心学’的契合性”“修炼共产党人‘心学’的贵州实践”等重大研究选题攻关,面向全国学者招标,持续推动孔学堂与岳麓书院等知名科研机构共同开展阳明文化研究。搭建一流学术交流平台,聘请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等国内阳明文化研究领域一流学者担任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学术指导委员会成员,为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实施提供强大支持。联合“内外脑”推进国内首个“心学”专题新型特色智库——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以下简称“心学”智库)建设,“心学”智库精心策划“共产党人‘心学’导论”课程,入选“2022年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达标课程推荐目录”,推荐“明体达用:共产党人‘心学’三题”申报“2024年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好课程”。邀请数批全国知名、专家相继来黔,围绕“阳明心学与企业家精神”主题等深入考察、研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举办“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韩国、越南、日本、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津巴布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学者齐聚贵阳孔学堂,共同研讨中国心学和阳明文化在新时代的转化运用。将阳明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构建通识教育与阳明文化相融合的本科通识教育体系,开设阳明文化系列通识教育课程。贵州大学在全校范围开设“阳明心学导论”通识必修课程,确保每位本科生都能接触到阳明文化的精髓,深入了解阳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大力推动集成出版。实施《阳明文库》重大文化出版工程,组建了由安乐哲、杜维明、郭齐勇等著名文化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坚持贵州实际、全国站位、全球视野,多角度、深层次挖掘阳明文化资源,高水准、全方位汇聚和推出海内外阳明学研究精品力作,包括阳明研究书系、阳明古籍书系、黔中王学书系3个书系,计划在2025年前出版图书100种。目前,已出版图书28种31册,发行14073册,其中《地缘、血缘与学缘的交织:中国人文和自然境域中的王阳明及阳明学派》《邹子愿学集》2种图书被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10种图书正在加印发行。邀请郦波教授撰写出版图书《心学的诞生》,贵州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龙场阳明文库》《王阳明年谱辑存》等书籍。系统谋划共产党人“心学”丛书,今年3月,“心学”智库首席专家郝立新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专著,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和共产党人“心学”有关重要论述精神的全国首本集成成果。

创新开展传播推广。根据王阳明在贵州的活动轨迹和主要经历整理推出“阳明·问道十二境”,即龙场悟道、兴隆书壁、平越思隐、古道心旅、陆广晓发、水西论象、龙冈开讲、贵阳传道、南庵答和、南祠咏怀、东山遗韵、镇远留书,串联起一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事件,为广大受众在真山真水间感受王阳明悟道传道的心路历程提供清晰指引。围绕线路持续推广开展“问道向黔·探寻阳明悟道之路”主题传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来黔体验、拍摄、创作,全网传播量超3亿次。拍摄推出《我的1508·问道十二境》网络纪录片,播放量超1.6亿次。

系统推进文艺创作。绘制阳明文化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图谱。目前,我省组织创作和正在创作的阳明文化文艺作品涵盖多种舞台艺术门类和电视剧、纪录片、绘画、文学等,形成了对受众的广泛覆盖。其中,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冯冠博凭借京剧《阳明悟道》的精彩表现,获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近期,《阳明悟道》登台国家大剧院演出,并在天津、湖北、河南等地开展巡演。话剧《此心光明》今年5月赴广西参加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歌剧《王阳明》在中央歌剧院首演,舞剧《王阳明》入选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正在抓紧创排。此外,贵州人民出版社蒲公英童书馆正在联合有关机构共同打造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大道阳明”IP宇宙,目前已出版了青少年奇幻冒险小说《下天风》,音乐剧《下天风》已于今年1月在上海预演,目前正在打磨提升,即将开启全国巡演。

打造阳明文化转化运用重镇。贵阳市积极发挥自身阳明文化资源优势,双向发力,推动阳明文化转化运用。一方面,贵阳市以政策支持、宣传推广、文物修缮、文旅改善等方式,大力推进阳明文化物质遗址的保护等工作。贵阳广电传媒集团公司开展活化利用工作,宣传阳明文化,打造城市会客厅。积极推进阳明文化相关文物保护工程,完成达德学校旧址礼堂抢险工程、阳明祠享堂抢险工程以及文昌阁、甲秀楼、阳明洞和阳明祠的数字化保护工程。在甲秀楼、文昌阁、阳明祠试点安装了阳明文化标识标牌,并优化完善阳明祠的展陈设计。编制《2024年“阳明筑迹文化秀”工作方案》,办好2024年阳明文化节。另一方面,由贵阳市孔学堂牵头,积极推进“一院一刊一会一公司一品牌”等重点工作。做实孔学堂高等研究院,打造学养基础深厚、科研攻关能力强大、人才梯队合理、学术特色鲜明的阳明学研究基地。与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等机构签署协议,联合培养阳明学研究方向的博士、博士后。申请创刊《阳明学研究》,加快成立“贵州阳明学会”,还联合有关方面在香港举办首届阳明心学国际论坛、揭牌“香港阳明学堂”,并在国际儒学联合会支持下着手开展“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组建工作。按照孔学堂·花溪十里河滩旅游度假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部署安排,持续做强“品牌运营、文化体验、主题餐旅”三个核心业务,打造“一库一节一产品”(阳明文化特色智库、龙场国际阳明文化节、基于学术成果的知识产品)、“一俗两研两展演”(民俗体验、研学研修和展览演艺)、“一街一旅一文创”(阳明文化主题文化街、精品酒店和文创空间)。按照“一节一论一发布”,加强龙场国际阳明文化活动、孔学堂文明论坛、阳明文化成果发布三大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贵州省实施包括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在内的“四大文化工程”,让阳明心学更好跨越沟壑、融通世界,共同建设一个人文与科技并重、物质与精神均富的理想家园。

(作者为贵州大学哲学院院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更充分证明,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阳明文化焕发时代生机,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2023-12-12 06:15:00
第二届“阳明文化活动周”开幕
...敬,也体现了滁州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的坚定信念。董平教授做学术分享。在阳明学说时代价值学术研究分享会上,多位阳明文化研究知名专
2024-11-19 20:42:00
贵州商学院与阳明文化园携手 共建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新高地
...指出,通过今天的座谈,大家对阳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对阳明文化与贵州实践的深化研究有了更深思考,真正践行知行合一精神,令人振奋。大家要在全省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
2024-04-09 15:56:00
聚焦北京图博会贵州展团 | 《阳明文库》:阳明心学史的里程碑
...文化大潮中的引人瞩目的标杆;而在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上,贵州则是无可争议的、出类拔萃的典范。”除了《阳明文库》,阳明文化在贵州还以各种创新方式得以传承和发展。孔
2024-06-19 18:08:00
...。近年来,贵州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作为贵州“四大文化工程”之一,深入挖掘传承发展阳明文化,持续擦亮贵州阳明心学诞生地文化名片
2024-11-01 06:13:00
...化产业发展示范中心的目标,助推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王修权说,希望通过深圳文博会的平台,进一步提升阳明文化的影响力。
2024-05-26 06:00:00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指出,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12月5日召开的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
2023-12-25 06:12:00
...程,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在转化上下功夫。500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修文“龙场悟道”,传道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成为中
2023-11-12 06:20:00
...化大潮中一个引人瞩目的标杆;而在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上,贵州省则是无可争议的、出类拔萃的典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孔学堂书局执行的《阳明文库》的出版发行,阳明文
2024-06-21 06: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