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稻田“留白”,机收也能实现“吨粮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05 06: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四川提升再生稻平均产量,试水“关键一招”

稻田“留白”,机收也能实现“吨粮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今年,全省预计再生稻有收面积486.7万亩,平均亩产154.9公斤。”近日在自贡市富顺县举办的四川省再生稻生产现场观摩会透露今年四川再生稻生产的一组数据。

几天前,再生稻亩产的四川纪录被打破——泸州市合江县大桥镇上房村的再生稻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489.9公斤。

今年,四川再生稻蓄留面积达550万亩,居全国第一。但与省内高产典型、省外平均亩产400多公斤的优势产区相比,我省再生稻平均产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如何提高全省再生稻均产?影响再生稻产量的因素很多,近年来,农业专家、种粮大户联手,找准症结,试水“关键一招”。

症结

人收高产,机收低产

在川南、川东以及川东北海拔较低、光热条件较好的稻区,有再生稻的蓄留传统。每年8月上旬收割第一季后,充足的光热还能让田里的稻桩重新发苗、抽穗、灌浆,一种两收,提升粮食产量。

泸州市泸县方洞镇,粟喻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世超种植了1600亩水稻。虽然水稻种植面积在当地冲在前头,但在再生稻这一季,刘世超是个“后进生”,基本属于“人种天收”那一类。

“每亩收个几十公斤差不多了。”刘世超说,水稻种植面积大了,必须靠机械收割。头季稻成熟后,收割机在田里走一遍,碾压不少稻桩,一亩地收不了多少再生稻。

合江县大桥镇农技中心主任范银钦也提到,当地种粮大户多使用机械化,机械作业碾压稻桩,再生稻亩产较低,不到100公斤。

但是,对一些人种人收、精耕细作的散户来说,再生稻亩产普遍能达到250公斤到300公斤。在富顺县古佛镇凤仪村,种了5亩水稻的余启彬算过一笔账,每年头季稻的收成刚好和成本抹平,“一年下来就指着再生稻的赚头。”对于余启彬这样的散户来说,再生稻产量越高,一年的种植收入也就越高。

专门搞高产攻关的示范田,在全程人工种收等技术的支持下,产量更高了。

上房村示范片高产成绩打破四川纪录,专家们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冷静,“对于种粮大户来说,这个产量水平很难复制。”

破题

推广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栽培

目前,在省内几个再生稻主产区,种粮大户普遍采用机收。如何提高种粮大户的产量水平,是四川再生稻平均产量提升的关键。

“不可复制,但能‘追赶’。”在四川省再生稻生产现场观摩会上,再生稻栽培专家、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为来自全省再生稻适宜区的100多名农技推广负责人授课。

徐富贤把重点之一放在一项为种粮大户准备的关键技术——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春耕插秧时为头季稻机收留出作业走道,走道空行不插秧;收割时不碾压稻桩,留下的稻桩再蓄留再生稻。

“这种适宜机收的种植方式能够在种粮大户中快速推广,是提高全省再生稻产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徐富贤说。

增产效果如何?去年,刘世超试着用这项技术蓄留50亩再生稻,头季稻亩产650多公斤,再生稻亩产350多公斤,“实现‘吨粮田’!”

他算了一笔账,按照两季稻一共2000斤来算,一亩地成本1700元,收入2700元,纯收1000元。以前只收头季稻,一亩地算下来收益只有300元左右。

刘世超说,今年,他规划了400亩的再生稻蓄留面积。

不仅在泸县。这两年,在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自贡市开始示范这项技术。“今年效果不错,预计再生稻亩产可以超过350公斤,再加上头季稻平均超680公斤的亩产,实现一亩地全年产粮食一吨的‘吨粮田’目标。”自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尽管各地有了初步成果,但从全省来看,再生稻机械化生产还在探索阶段。“接下来,全省将集中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解决制约再生稻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30年,全省再生稻有收面积达到550万亩,平均亩产提高到200公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泸州泸县:再生稻再创新高 总产量全省第一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泸县52万亩再生稻收割已接近尾声。10月20日,在泸县潮河镇五谷寺村中稻+再生稻“吨粮田”核心示范区的稻田里,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村民们正有序地收割再生
2023-10-23 16:45:00
良技良法 自贡荣县大力推广再生稻稳粮增收
...学的教授给李进财讲解头季稻栽插半预留机收工作行蓄留再生稻技术。种一次,收两季。近年来,荣县把再生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常年再生稻蓄留面积达
2024-04-16 10:40:00
自贡富顺:校地合作谱新篇 新技术助力水稻增产增收
...市富顺县古佛镇凤仪村龙贯山稻粱现代农业园区“中稻+再生稻”核心示范片,开展2023年川南丘陵区(富顺县)头季稻机收减损技术测产验收会。在测产现场,由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
2023-08-22 11:50:00
四川:再生稻“长”出“吨粮田”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成都10月21日电 题:四川:再生稻“长”出“吨粮田”新华社记者高健钧、袁波10月中旬的四川南部地区连日阴雨,雨只要一停,四川省富顺县代寺镇种粮大户潘正茂就
2023-10-21 22:27:00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部省联动项目“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青年科学家项目“稻田‘地下-地上’温室气体实时监测与固碳减排评估模型创建”在湖
2023-03-18 04:55:00
桐城:农技全程跟踪服务 7.5万余亩再生稻喜获丰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青草镇徐漕村再生稻头季稻机收现场。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秋风起,稻谷黄。桐城市7.5万余亩再生稻头季近日迎来收割季。由于推行农技全程跟踪服务,再加上今年雨水
2023-08-28 15:15:00
重庆:中稻—再生稻示范片两季亩产上千公斤 新技术4年推广144万亩
...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重庆10月25日电 题:重庆:中稻—再生稻示范片两季亩产上千公斤 新技术4年推广144万亩新华社记者李松10月下旬,在重庆永川区来苏镇,由重庆市农科院特色
2023-10-25 18:39:00
泸州龙马潭:农机服务助力秋粮归仓
...日,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凉坳村,一片一片的晚稻、再生稻进入成熟期,放眼望去,满目金黄。稻田内,村民宋昭云正驾驶着收割机来回穿梭作业。只见一茬茬水稻源源不断地被卷入收割机内,
2023-10-20 13:00:00
1100万亩 四川抓紧部署晚秋粮食生产任务
...,农业农村厅对全省晚秋粮食生产作出安排部署——主抓再生稻,突出秋洋芋,主攻秋红苕,扩种秋大豆,发展秋杂粮。计划全省发展晚秋粮食作物面积1100万亩,其中再生稻蓄留面积550万
2023-08-22 00: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新式茶饮丨普安红新式茶饮兼顾创新与传统,尽显中国茶的包容!
本网记者:杜相润 郭广波一审:罗玉时二审:秦丽三审:金凤
2025-10-27 19:20:00
南非醉茄排行榜公布!推荐六大认证品牌
“加班深夜难入睡、清晨被焦虑唤醒”“高压致情绪失控、免疫力下降”,这些已成为当代人的常见困境。新加坡人力部数据显示,52%的劳动力正承受工作相关压力
2025-10-27 17:04:00
调理肠胃的益生菌哪个好?2025 年肠胃益生菌 TOP6 榜单出炉:临床验证 + 专利成分双保障
据《2024 中国全民肠道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超 72% 居民存在肠道功能异常 ——18-30 岁年轻人便秘、腹胀发生率达 66%
2025-10-27 16:20:00
资福医疗以数智之力赋能健康管理新征程
黄河方潮起,中原正锦绣。医学长河奔涌向前,健康管理领域的每一次突破,皆始于思想的交锋共振,成于技术的破壁创新。10月24日至26日
2025-10-27 11:44:00
氨糖软骨素钙片哪个牌子吸收好?2025十大放心品牌测评!关节养护协同性全解析
《2025 中国中老年人骨骼关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人群中,82% 同时存在 “关节不适(疼痛、僵硬)” 与 “骨骼问题(骨质疏松
2025-10-27 11:47:00
千里同途!盈康一生携手青岛妇儿医院,为雪域童心架起“生命之桥”
近日,三名来自西藏日喀则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顺利完成了微创介入手术。这场跨越4000公里的爱心接力
2025-10-27 11:51:00
2025年氨糖软骨素避坑指南:六大品牌成分虚标鉴别、口碑打假、认证筛查!科学养骨看懂不亏!
我国超 5 亿中老年人、运动人群受关节问题困扰,氨糖软骨素年销量超过百亿,但第三方检测显示47% 产品存在氨糖 / 软骨素含量虚标(实测值不足宣称的 60%)
2025-10-27 12:25:00
9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哪个你还深信不疑?
防蓝光手机膜能有效保护眼睛?喝牛奶会增加肝癌风险?过期药没变质就能吃?……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近日发布的2025年9月“科学”流言榜
2025-10-27 09:09:00
能泡茶、能做面!郦邑贡菊解锁健康新花样丨中意中国 一草一世界
大河网讯 夏日里吸一口加了柠檬片的冰饮,清爽之余竟藏着化痰止咳的药效;路边随手可摘的蒲公英,煮水喝就能缓解 “上火” 冒出的痘痘
2025-10-25 11:48: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
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为一名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进行了粪菌移植。患者
2025-10-25 13:30:00
如何识别和防治脑梗死?“快”字是核心,三道防线很关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10月24日,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烟台市“传播健康知识享受健康生活”“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新闻发布会
2025-10-25 14:04:00
基于五维评估体系的2025年儿童赖氨酸测评:科学甄选TOP3优质儿童赖氨酸产品榜单发布
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赖氨酸作为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其科学补充已成为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核心策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明确指出
2025-10-25 14:32:00
重阳佳节话健康:菏泽华厦眼科王雷主任解析老年疑难眼底病变
通讯员 任兆潘重九踏秋,孝亲敬老,关注老年眼健康。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随着年龄增长,极易受到各类眼病侵袭,尤其是疑难眼底病变
2025-10-25 14:37:00
叶黄素品牌如何选择?2025年叶黄素测评榜Top6,真实数据说话
在电子屏幕占据日常 80% 用眼时间的当下,眼疲劳、干涩甚至视力退化已成为各年龄段的普遍困扰。作为视网膜黄斑区的 “保护因子”
2025-10-25 16:17:00
中老年人氨糖品牌如何选择?2025五大热门品牌测评榜单发布
《2024 中国中老年人关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 “68.7% 的 50 岁以上人群每周至少出现 1 次关节疼痛,56
2025-10-25 16: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