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四川:再生稻“长”出“吨粮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1 22: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10月21日电 题:四川:再生稻“长”出“吨粮田”

新华社记者高健钧、袁波

10月中旬的四川南部地区连日阴雨,雨只要一停,四川省富顺县代寺镇种粮大户潘正茂就会抢抓时机,让人开着收割机到密密匝匝的稻田里收割“二熟”水稻。将谷子晒干、称重,他惊喜地发现,今年每亩地水稻产量超过了1000公斤。

“8月中旬收获第一茬水稻,亩产700公斤,二茬稻差不多收了310公斤,加起来就是一吨粮食了。”潘正茂难掩兴奋之情。

潘正茂所说的二茬稻,学名叫作再生稻,是收割完头季水稻,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待抽穗之后再次成熟的水稻。由于温光条件适宜,再生稻广泛种植于四川南部地区。

富顺县副县长刘尧洪介绍,富顺是重要的再生稻产区,再生稻蓄留面积占四川全省再生稻面积的十分之一。“2023年全县粮食播栽面积135万亩,其中再生稻蓄留面积45万亩。”刘尧洪说。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研究专家徐富贤介绍,我国再生稻种植历史悠久,但以前再生稻产量低,上世纪六十年代每亩产量仅在100公斤至150公斤。

近些年,为了让再生稻种植成为一项重要的粮食增产方式,实实在在推动粮食增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在四川多地不断对再生稻稻种进行研究、筛选、培育,并改进升级种植技术。

近日,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江青山每天都要来到一片再生稻示范区,对水稻长势仔细查看。最终,他与几名水稻专家选取了3块稻田进行测产,经过机收、去杂、称量、取样、水分测定,得出了再生稻试验田的产量。

“结果令人十分满意,亩产达到457.8公斤,加上头季稻的749.62公斤,两季稻突破了1200公斤。而且田间病虫害发生较轻,有效穗和着粒数多,今后我们将在适合的地方进行推广种植。”江青山说。

徐富贤告诉记者,为进一步保证粮食安全,四川近年来创建多个再生稻种植示范区,不少示范试验种植的再生稻产量达到300至400公斤,有的甚至超过500公斤。“今年在四川合江县,再生稻攻关示范片的平均亩产为489.9公斤,最多的达517公斤。再生稻种植完全可以实现创建‘吨粮田’的目标。”

据介绍,不少品种的再生稻米品相好、品质优、口感佳,受到市场青睐,为再生稻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益。潘正茂说:“自家种的再生稻能卖到每斤1.4元,比普通稻谷稍贵,而且很好卖。”

代寺镇党委书记林利说,富顺县农业部门十分重视再生稻种植生产和增收,为当地农户统一进行技术培训,进行病虫害防治,并安排农技专家每日开展田间巡查,记录再生稻长势,及时调整管理方案,为农户提供大量支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四川再生稻“吨粮田”示范片
全国再生稻生产现场推进会 飘香好“丰”景,稻生满目金。10月10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召开全国再生稻生产现场推进会。当天上午,与
2024-10-13 00:48:00
一次打破两项记录!四川合江县再生稻测产创新高
...位组成的专家组,对合江县2023年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项目再生稻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3块测产田平均亩产489.9公斤,创造了四川再生稻测产平均产量最高纪录。其中产量最高田亩产51
2023-10-11 15:59:00
【在四川的田野上】抢抓晚秋生产 乐山26万亩再生稻丰收在望
【在四川的田野上】抢抓晚秋生产 乐山26万亩再生稻丰收在望2022年10月09日 11:44:33来源:四川新闻网记者 李举涛 编辑
2024-07-25 07:08:00
稻田“留白”,机收也能实现“吨粮田”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四川提升再生稻平均产量,试水“关键一招”稻田“留白”,机收也能实现“吨粮田”□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今年,全省预计再生稻有收面积486.7万亩,平均亩产1
2023-11-05 06:04:00
1035.9公斤!川渝毗邻再生稻产区实现“吨粮田”
...报记者 刘佳 文/图永川区来苏镇,百亩“宜机化区中稻—再生稻轻简优质丰产技术示范基地”,再生稻实现机械化收割。10月18日,四川省泸县潮河镇五谷寺村中稻—再生稻基地,八月份已
2023-10-24 04:45:00
四川泸县:再生稻喜获丰收 机械收割省时省力
...网-四川频道10月30日,在泸州市泸县潮河镇五谷寺村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区蓄留的再生稻稻田内,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台水稻收割机在田间来回作业,村民用机公车、三轮车将稻谷
2023-11-01 00:49:00
四川富顺县:“再生稻之乡”说丰年
...自贡市富顺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别适合水稻及再生稻生长,这里是“天府粮仓”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全国第一个再生稻产量超亿斤的县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提字——“富顺,
2023-09-18 11:40:00
泸州泸县:再生稻再创新高 总产量全省第一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泸县52万亩再生稻收割已接近尾声。10月20日,在泸县潮河镇五谷寺村中稻+再生稻“吨粮田”核心示范区的稻田里,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村民们正有序地收割再生
2023-10-23 16:45:00
四川泸县:全程机械化助力中稻+再生稻增产增收
...业操作,以精湛的技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收割任务,也为再生稻的生产留下空间。“我们专合社今年流转了土地2500余亩,近几年配备了拖拉机、收割机等中大型农机具,农机作业能力得到了增
2023-08-09 16:2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小豆腐“磨”出大产业
在闽西客家人聚居的青山绿水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黄獐肉、鹧鸪汤,旧县豆腐最最香”。一句俗语,道尽了上杭县旧县镇豆腐在客家人饮食里的地位
2025-11-03 16:17:00
2025第十一届运动营养食品高层论坛圆满落幕,康比特携手专家以科技共绘运动营养可持续发展新蓝图
10月31日,2025第十一届运动营养食品高层论坛在广州顺利召开。作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03 16:26:00
油性皮肤用什么洗面奶比较好?好用的洗面奶推荐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油性皮肤人群已超过4亿,其中18-35岁群体占比高达68%,较2020年增长22个百分点。更值得关注的是
2025-11-03 12:44:00
疤痕增生用哪个产品?25年口碑临床双在线祛疤推荐:科学修复疤痕难题
据《2025 中国皮肤疤痕白皮书》最新统计,我国受疤痕问题困扰的人群已突破 3.5 亿大关,其中剖腹产疤痕、术后疤痕及烧烫伤疤痕占比超 64%
2025-11-03 12:46:00
怎么区分支气管肺炎和普通感冒?
罗凤娇 广西河池市环江县人民医院支气管肺炎是一种肺部感染,主要影响支气管和肺泡,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会导致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
2025-11-03 07:05:00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必看:正确发力、保护假体的5个核心动作
王柯 泸县中医医院髋关节置换术是对于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例如患股骨头坏死、重度骨关节炎等疾病后,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能够重建患者关节功能
2025-11-03 07:05:00
偏头痛护理:从病因到缓解的全面攻略
?彭晓兰 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心脑血管内科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主要特征是单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对光和声音的敏感
2025-11-03 07:05:00
身体里的铁管家:铁蛋白的小秘密
刘璐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我们常常在体检报告上看到“铁蛋白”三个字,它似乎和“铁”有关,但具体是什么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2025-11-03 07:05:00
老年群体眼健康维护与眼病干预
杨赛 北京市朝阳区东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组织逐渐退化,老年群体已成为眼病高发人群。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
2025-11-03 07:05:00
人体器官的“隐秘”组合:肝脏与甲状腺
高华方(通讯作者) 孟涛 高华丽 邢台市人民医院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工厂”,还肩负着内分泌调节的重任。一旦肝脏出现问题
2025-11-03 07:05:00
2025排名前三的褪黑素品牌:技术+效果全解析,失眠人群参考
当前褪黑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容易踩坑,下面为大家详细解析2025褪黑素 TOP3 产品。TOP1:Pdnaxi 睡眠胶囊 ——第五代睡眠提升技术
2025-11-02 11:24:00
减肥保健品真有用吗?2025主流产品推荐
在追求健康体魄的时代洪流中,体重管理已从一个审美议题,演变为一场关乎代谢科学与生活智慧的深刻探索。然而,市场喧嚣与信息过载
2025-11-02 11:26:00
护肝片怎么挑不踩坑?选对品牌是关键,吉利肝等能有效改善肝指标
当代人被熬夜、高脂饮食、应酬饮酒裹挟,肝脏健康危机四伏,挑选护肝片时的困惑也随之而来。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从科研实力、临床数据
2025-11-02 16:16:00
化疗期间病人吃什么增加营养好?看最新礼品推荐
患者生病时身体已经很脆弱了,为了治病患者还要定期吃药做检查。但是,你知道吗?治疗癌症的药品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副作用,药品虽然可以遏制癌细胞的增长
2025-11-02 16:20:00
名医免费坐诊、药膳茶饮飘香!河南中医药集市暖身更暖心
大河网讯 11月2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龙子湖院区门诊楼前,“中医药集市”刚一开集,就成了周边居民与大学生争相前往的健康“打卡地”
2025-11-02 2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