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冬季滋补当心这些“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28 13: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补错了 补过了都不行

冬季滋补当心这些“坑”

▌北京同仁堂第二中医医院 高波 端建刚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类要顺应四季特点,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调整日常生活,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季,世间万物都进入“闭藏”状态,植物叶子凋落将养分聚集在根部,动物也躲了起来,有些还进入了冬眠,我们人类也应该注意藏好阳气和精气,小心风寒的侵袭,安然度过漫长的寒冬。

与此同时,冬季也是补益的好时节。气温降低让皮肤腠理紧闭,这时进补营养物质不易外泄,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从民间冬季喜食温养之物和药膳,到中医对秋冬调补身体亏虚的重视,可以看出滋补文化早已融入进了我们的生活里。然而,关于进补的误区却一直都在,到底该如何避开盲目进补、过度进补的“坑”呢?本刊采访了北京同仁堂第二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高波、专家门诊副主任医师端建刚,一起聊聊如何在冬季正确、精准补益。

冬季滋补当心这些“坑”

视觉中国供图

进补就是可劲儿吃肉?

错!虽然自古民间就有立秋贴秋膘的习俗,但补益可不是在毫不考虑自身体质和健康的情况下摄入高营养的食物或补品,当然也不能可劲儿吃大鱼大肉。尤其在如今人们普遍营养充足甚至过剩的背景下,更需要提醒大家做精准、有针对性的补益,避免不但没能填补身体亏虚、反而提升“三高”风险的情况出现。

中医讲究“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身体出现了亏虚才需要进补,建议先就医,明确自身的问题所在,到底是气虚、阳虚,还是血虚、阴虚,毕竟补错了、补过了都不行。尤其对于身体出现明显不适的亚健康人群、需要长期服药的基础病人群等特殊群体,人体已经阴阳失衡,切忌跟风进补,而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找准身体亏虚的问题所在,做适合自己的补益。另外,儿童阳气盛、易上火,应以食补为主,对于先天不足、抵抗力差的孩子,以及学业压力较重、用脑过度的青少年,也要遵医嘱进行调理,不可乱吃补品和补益药。

而对于身体比较健康的人群来说,冬季进补的意义在于补充人体的物质基础,进而增强各个脏腑的功能。我们可以将中医所讲的气血阴阳比作蜡烛,燃烧的火焰是阳,蜡烛本身是阴,益气补阳的目的在于让火焰燃烧得更旺,滋阴补血的目的在于让蜡烛本身更壮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还需注意的是,应根据自己是偏阴体质还是偏阳体质来选择补益方法,注意保持阴阳平衡。

药补比食补效果好?

错!我们并不能绝对地说,哪个补益方法更好,而是各有千秋,适合自己身体的最好。药补力量更大,适合有明显虚证的人群;食补更为基础,适合身体比较健康及有轻微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别忘记还有许多药食同源的食物,味道好,也有补益效果。

中医常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敛阳护阴。可多选用羊肉、韭菜、桂圆等温性食物,特别是滋补文化中的常客羊肉,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御寒,而且在中医看来,羊肉性温味甘,入脾肾两经,在冬季食用可补中益气,也能补肾。推荐一个食疗小方子给大家——黄芪党参羊肉汤,黄芪和党参各50克、羊腿肉300克、姜片15克、大枣10枚,一起炖煮着吃,能起到温养补气的作用。

另外,从五行来看,冬季属水、对应肾,是最适合补肾填精的时节,可多吃一些黑色食物,以及坚果、根茎类食物,如黑豆、桑葚、黑芝麻、板栗、核桃、红薯、马铃薯等,都能起到补肾的效果。

在冬季进补除了敛阳补肾,就是滋阴补血了。冬季由于室内温度普遍过高,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建议适当吃一些有滋阴润肺作用的食物,如百合、梨子、苹果,以及大白菜、白萝卜等瓜果蔬菜,以平衡阴阳。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可以喝山药薏米粥,这是一道传统药膳,有滋阴润肺、健脾益气的作用。

一说到滋阴补血,大家就会想起的阿胶也属于药食同源,它不仅作为滋补品存在,而且“活跃”在许多古代名方中,尤其常见于治疗妇科病的组方中,如用于养血调经、清热止血的胶艾四物汤。而《伤寒论》中的经典安神方黄连阿胶汤,能通过调理心火亢盛、肾阴耗损来改善失眠。

提及四物汤,又有一个知识点要讲。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组成的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名方,但它的力量没有阿胶强大,一般血虚较重、伤及阴精的人更适合阿胶。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呢?中医认为“草木无情、血肉有情”,由驴皮制成的阿胶属于血肉有情之物,补益的力量大于由草木组成的四物汤,而若将阿胶与四物汤叠加使用,滋阴补血的效果会愈加明显。

所有人皆可在冬季补益?

错!某些体质的人不宜补益。首先是脾胃功能差的人,补益药特别是阿胶一类血肉有情之物大多滋腻,脾胃弱的话不但无法吸收,还会生痰湿,痰湿留在体内可能会引起血瘀。其次是本就湿气重的人,无论是寒湿体质还是湿热体质,盲目进补都会加重体内的湿气,让身体不适更明显。

那有什么解决办法吗?当然有,这就要说起神奇的“开路方”了!

所谓开路,指的正是在进补前先“扫清路障”,处理好身体原有的问题,这样补益药才能畅通无阻地发挥更大作用。“开路方”一般具有开胃、理气、化湿的功用,如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组成的“二陈汤”就能达到祛湿化痰、理气和中的效果,还能增强脾胃功能。同时,对于没有脾胃弱或湿气重等问题的人,为避免因补益药滋腻而产生上火、恶心、消化不良等问题,也可搭配“开路方”服用。

另外,正在感冒及其他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不宜进补。还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道理,感冒等由于六淫外邪侵袭人体引起的疾病属于实证,需要“泻”而不是“补”,用错了方法非但不能帮助痊愈还会加重病情,因此必须治好了实证才能根据身体亏虚情况进行补益。

冬季养生就只是吃吗?

错!当然不能只是吃,想要储藏足够的气血、保护阳气不耗散,以扶助正气、增强人体抵抗力,需要顺应季节特点,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首先是保暖。冬季阴盛,寒为阴邪,人们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做好保暖工作非常重要。《黄帝内经》中提到冬三月要“早卧晚起”,要等太阳出来再起床和出门,有些老年人睡眠少,总喜欢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出去遛弯晨练,这在冬季一定要避免。现在还有不少年轻人都有贪凉的习惯,寒冬里穿单裤单鞋,吃冷食冷饮,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阳虚体质。阳气不足则正气不足,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的人更容易受外邪侵袭而生病。

另外,在冬季还需避免过劳,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更好地藏住阳气和精气。冬季养生绝不只是吃这么简单,更不能一边补一边作,要从源头改变造成身体亏虚的原因,再加上冬季补益的助力,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直播预告

健康养生大讲堂

冬季补益不踩“坑”

2021年,北京晚报《健康周刊》策划的“健康养生大讲堂”互动直播栏目正式开讲。结合二十四节气、健康日等特殊时间节点,邀请三甲医院医生、知名养生专家、健康领域学者等嘉宾,通过浅显易懂的科普方式、真实的诊室故事,帮助大家了解常见病防治知识。健康养生大讲堂至今已开播近30场,受到百姓的关注和喜爱。

今年,健康养生大讲堂焕新升级,继续陪伴大家,一起关注生活中那些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12月30日,北京同仁堂第二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高波、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李旭君,喜马拉雅健康生活主播、健康科普畅销书作家佟彤将做客直播间,一起探讨冬季补益中需要避开的误区,帮助大家抓住进补好时机,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补益良方。

直播时间:

12月30日20:00

直播平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京直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8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么气血双补很重要?“草木”与“血肉”强强联合我国的滋补文化中,膏方占有重要地位,而阿胶正是熬制膏方时常用的一种辅料。膏方是汤、丸、散、膏、丹等八种中药剂型中的一种,用途甚广,
2022-12-19 13:29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自古民间就有秋冬滋补的习俗,贴秋膘、吃药膳、中药调理等抵御寒冬,并为来年打好物质基础。中医讲究天人合一,顺应四季变化是保持健康的前提。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2022-12-16 13:50
岁末年初再话膏方
...脾胃功能受损、出现纳呆、舌苔腻的情况,能消化得了这滋补的膏方吗?会不会虚不受补啊?在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在开膏方前,往往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先让患者服上一两周“开路方
2023-01-18 03:57:00
老年人进补有讲究
...老年人进补有很多讲究。进补注意四个方面老年人在服用滋补类中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辨证施补在进补之前,老年朋友应先与中医师、药师沟通,由专业人士根据您的体质和疾病情况“对症
2023-11-21 16:43:00
2023中国药店全生态伙伴大会盛大开幕,福牌阿胶绽放非遗魅力引燃大滋补时代
...喝参芪、品参茸、冲速溶、享补血”和N款养生零食的大滋补产品阵容、“非遗大师造·福进千万家”营销战略和诸多相关非遗精彩活动多维度展现大滋补时代全新布局,与业界同仁共绘大健康产业
2023-10-22 11:52:00
女性容易气血不足,春季推荐多吃这6种补益气血的食物!
...含蛋白质、维生素E、脂肪、铁、钙、锌等营养素,具有滋补肝肾、乌发润肤、补益气血的功效。春季吃黑芝麻,可研磨成粉冲调,或与核桃、黑豆等搭配制作五谷杂粮粥,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
2024-04-29 12:24:00
“二阳”后失眠乏力怎么办?中医这样“辨证施治”
...血严重不足甚至体虚,也可以选择服用阿胶等中成药进行滋补,补益气血,改善睡眠质量,进一步提高免疫力。“阳”的次数越多,症状是否会越重?对身体的伤害是否越大?对此,肖秋生表示否认
2023-06-21 18:38:00
冬令进补,春天打虎!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补?又该怎么补?
...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因其以滋补为主要目的,也有人称其为膏滋药。膏方因其口味较好、服用方便,又迎合人们追求健康的需求,近年来广受大众欢迎。其实,对于添加
2023-11-29 09:14:00
...仁泡水喝,取西洋参3~5克,枣仁10~20克开水冲泡即可,有滋补阴液、安神定志的效果。有怕冷等阳虚症状,用鹿茸。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
2022-12-24 16: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