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阳康”后听力下降耳朵里抽出积液,医生提醒:不要两个鼻孔一起擤鼻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3 17: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3日讯 耳塞耳鸣、耳闷胀痛、听力下降,去年12月底以来,武汉市汉口医院耳鼻喉门诊接诊了30余位耳部不适的患者,他们几乎有着同样的发病原因:感染新冠后擤鼻涕方式不当,结果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相较以往患者多为儿童,最近这段时间诊治的中耳炎以青壮年为主,其中也不乏老年人。”1月13日,蔡洁医生向长江日报记者透露。

大半个月前,42岁的王先生“阳”了,跟很多人一样遭遇了“水泥封鼻”。退烧后身体不适都消失了,只有鼻子还堵得死死的。他用手捏住鼻子使劲擤,试图疏通堵塞的鼻孔,但并不奏效,接下来的几天他总觉得耳朵又闷又潮,听力下降得厉害,时有耳鸣。

一周前他到市汉口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门诊蔡洁医生检查发现,王先生右耳鼓膜呈毛玻璃状,里面还有一定量的积液,电测听提示右耳传导性耳聋,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蔡洁建议他做鼓膜穿刺,最终抽出了0.5ml的淡黄色积液。经耳鼻咽喉科一周的对症治疗,王先生症状明显缓解,复查结果已恢复正常。

蔡洁介绍,耳朵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位,任何一个部位发生病变都可以引起耳塞。中耳部分引起的耳塞,是感染新冠后耳闷的主要原因。人的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个管叫“咽鼓管”,是连接中耳与咽部的一条狭窄通道,它的作用是平衡中耳内外的空气压力。

由于新冠感染者会出现鼻塞、嗓子肿痛、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症状,这会引起鼻腔内分泌物引流不畅;经过后吸、倒流,以及不当的擤鼻涕动作,鼻腔分泌物容易蹿进耳内,病毒和细菌就这样轻易地通过咽鼓管进到中耳,导致中耳产生积液,从而出现听不清或者耳朵疼等情况。

蔡洁表示,分泌性中耳炎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近期广大市民感染新冠病毒后,多数有鼻涕困扰,有些人还出现大量黏鼻涕。特别是,有些患者的鼻道和鼻咽部聚集了很多黏鼻涕,咽鼓管口黏膜肿胀,易造成咽鼓管阻塞,进而鼓室负压形成,给人耳闷感觉。在鼻塞严重的情况下,若捏住双侧鼻孔同时擤鼻涕,一旦用力过猛容易造成鼻涕擤到双侧的咽鼓管内,从而逆行感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要避免中耳炎的发生,首先是避免用力擤鼻涕,尤其是不能两个鼻子一起擤。正确的擤鼻方式: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可以用一些鼻喷剂来缓解鼻塞,如鼻黏膜收缩剂、抗组胺鼻喷剂等。还可通过小口喝水吞咽、打呵欠或咀嚼口香糖来打开咽鼓管。持续不缓解的耳闷耳鸣甚至听力下降,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蔡洁 胡友珍 陈斯卉)

【编辑:余丽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阳康”之后,这些“后遗症”你有吗?
...膜的抵抗力。“擤鼻涕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千万不要两个鼻孔一起擤。”张亚军强调,擤鼻涕时不要用手同时捏紧两个鼻孔用力擤鼻涕,应先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的鼻涕
2023-01-16 06:25:00
不良习惯伤害听力,立马改掉这4个坏习惯
...坏习惯! 1、错误的擤鼻涕大部分人擤鼻涕时会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这样会使得鼻涕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易引起中耳炎,对听力带来伤害。正确的方法是单侧鼻孔擤鼻涕,不能过度用力。感
2023-01-05 21:13:00
全国“爱耳日”丨耳鸣、有回音、听力差、耳炎?医师:这些“用耳”坏习惯快改掉!
...尽量不要擤鼻,或者正确擤鼻涕比如使用纸巾或手帕放在鼻孔下,按住一边鼻孔,稍用力将鼻涕擤出擦除,再使用同样的方法擤另一边鼻涕,不要双侧同时擤鼻涕。她还特别提醒关于采耳问题,海南
2025-03-02 19:07:00
...鼻涕时,鼻腔内的压力就会急剧升高。如果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涕,这种压力无法从正常的鼻孔释放,就会寻找其他出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这时如果鼻涕中含有病原体(如细菌或病毒
2025-05-18 09:37:00
有些看似“卫生”的习惯,可能是错的
...最容易流鼻涕,那你平时都是怎么擤鼻涕的?是按住一个鼻孔,另一个发力;还是捏紧两个鼻孔同时用力擤?告诉大家,若你堵住两个鼻孔一起擤,可是非常危险的!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涕时,部
2023-02-16 14:15:00
科学护耳小常识
...听力受到噪音影响。3.注意科学擤鼻方式擤鼻涕需要两个鼻孔交替进行,切记不要同时进行。用力擤鼻涕可能会诱发中耳炎,影响听力。4.避免长时间戴耳机佩戴耳机累积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
2023-10-31 00:14:00
家长这几个错误习惯,最伤孩子耳朵,注意了
...其实很危险。 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轻则引起暂时性耳堵塞,重则导致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涕方式是
2023-03-08 19:57:00
日常注意以下2点,有助延缓耳朵衰老
...有助延缓耳朵衰老:1、正确擦鼻涕擤鼻涕时,堵住一边鼻孔,用单侧鼻孔擤鼻涕。不要两个鼻孔同时大力擤,过强的压力会造成中耳的损伤,加速耳朵衰老。2、避免噪音戴耳机时,尽量控制在6
2023-12-13 11:47:00
郑州民生耳鼻喉:感冒发烧还没好,娃又喊耳朵疼?可能是中耳炎!
...中耳炎发生率。2.正确擤鼻涕:教娃用力适中,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侧,避免细菌进耳朵。3.喂奶姿势正确:喂奶时让宝宝头部稍微抬高,避免奶液倒流进耳朵。4.保持耳朵清洁:游泳时
2025-01-19 14:3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北京京医中医医院专业治疗耳鸣深度探析:优势、方法与患者选择
耳鸣的困扰在于其无形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当寻求专业治疗时,北京京医中医医院的耳鸣专科因其纯中医的系统疗法而备受关注
2025-11-13 11:45:00
医学科普|年轻男性必修课:前列腺炎的防与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前列腺疾病似乎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然而,门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开始因前列腺问题而就诊,其中以前列腺炎尤为常见
2025-11-13 11:46:00
确诊乳腺癌怎么办?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详解诊疗流程
当诊断书上写下“乳腺癌”三个字,初期的震惊与迷茫或许还未散去,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5-11-13 11:47: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康佳:产后肩颈僵硬伴头痛,多是“经络不通”
康佳,首都名中医、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科、教、研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
2025-11-13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魏玉龙:经络辨证,精准治疗头痛
魏玉龙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系副主任、气功教研室主任。历经20余年临床实践
2025-11-13 14:40:00
东城中医医院马剑雪: 产后脸上长斑不消,别只怪日晒,多是“肝郁血瘀”
马剑雪,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四川省名中医胡玲香老师。2013年至今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医师学习
2025-11-13 14:40:00
杏林春暖除鼻患,丹阳陆鸣斋中医诊所创新疗法获赞誉
随着季节更替和环境变化,鼻炎已成为困扰众多民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的鼻塞、流涕、喷嚏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11-13 15:23:00
深圳永福医院:排便剧痛、大便出血 警惕肛裂找麻烦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破裂后形成棱形裂口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儿童也可发生,老年人较少。据欧美统计女性比男性多得此病
2025-11-13 15:25:00
数据管理再进阶!盈康一生以DCMM四级认证领跑大健康行业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公布最新评估结果,盈康一生成功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4级(量化管理级)认证
2025-11-13 15:25:00
北京融科医院:二十载医心坚守,筑健康新未来
在首都北京的东城区,有这样一家医院,它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更在守护居民健康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它就是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北京融科医院
2025-11-13 15:26:00
河南邢济堂国医馆:百年传承,仁心匠心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护佑华夏子孙生生不息。在河南邢济堂国医馆,你可以领略到中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医药文化化腐朽为神奇在同德中医医院的传承
2025-11-13 15:59:00
深耕中医沃土,守护女性健康——温州市康强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助力生殖健康
近日,一家专注于女性健康与生殖医学领域的中医医疗机构——温州市康强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正以其深厚的专业底蕴与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2025-11-13 17:09:00
联合国糖尿病日提醒:关注职场糖尿病,提升生活幸福感
“下午三点总犯困,真想点杯奶茶放松一下,又怕血糖飙升……”“天天外卖,重油重盐,体检时血糖值一年比一年亮眼。”这些职场人的血糖困扰
2025-11-13 17:13:00
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正式落户南京,为市民健康注入“传统动能”
近日,一家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专业医疗机构——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铭医堂”)正式落户南京
2025-11-13 17:14:00
打好防治“组合拳”,抵御流感病毒“年年变”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流感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许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流感似乎每年都会出现,甚至在同一年内也可能多次感染。为什么流感病毒总能“卷土重来”
2025-11-13 1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