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有些看似“卫生”的习惯,可能是错的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16 14: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饭前烫碗、饭后刷牙、勤剪指甲……

有些看似“卫生”的习惯,可能是错的

有些看似“卫生”的习惯,可能是错的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爱干净、讲卫生”的意识,再加上疫情原因,对卫生的讲究程度更是达到“新高”。但你可知,生活中有些我们一直坚持的“卫生习惯”,其实是多此一举,甚至反而危及健康。

指甲剪太短

当心甲沟炎

我们经常会被长辈叮嘱“指甲要剪短一点,留太长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因而一些人会把它们剪得很短,甚至是“贴着肉边”剪。但如果指甲侧剪得过短、过深,两侧的皮肤皱襞失去了指甲的制约,就会往中间生长。当指甲再长回来时,好比硬刺扎进了甲沟里的软组织,会造成嵌甲,引起疼痛、生液、化脓等症状;若细菌由破口处进入,引起感染,则可导致甲沟炎。

1.正确剪指甲的三要点

①剪前温水泡一下

在剪指甲前,可以先用温水泡一分钟左右,让指甲吸水软化,不但省力好剪,指甲也不会四处乱飞;如果嫌麻烦,洗澡后也是剪指甲的好时机。

②剪时留出1毫米

修剪时要先中间后两边,这样容易掌控长度,要让指甲尖露出1毫米左右小条白边。

③磨平尖锐边角

剪完后,在边角稍作修剪,再用指甲锉把尖锐的边角打磨光滑。一般来说,成年人的指甲建议一周修剪一次。

打喷嚏用手捂

可能伤人又伤己

据研究资料表明,当我们打喷嚏时,鼻腔、口腔同时排气,唾液、鼻腔分泌物会形成1000-40000粒飞沫随空气高速喷出,能够把细菌或病毒带到2米左右的距离。

而且一个正常人的喷嚏里约有30万个微生物!

你用手捂住口鼻,的确可以阻挡飞沫向空气传播,但也有隐患。

打喷嚏时用手捂,微生物会附着在手上。若没有及时洗手就触摸其他物体表面,有可能通过碰触传播流感病毒给他人,尤其是一些免疫力低的人群。

打喷嚏时,上呼吸道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如果将口鼻完全捂住,无法缓解的压力会向内“返回”,进而冲击咽鼓管,甚至损伤鼓膜,严重时可造成鼓膜穿孔。

正确方式:

想打喷嚏别憋着,可以用手帕、纸巾等轻掩口部;如果一时情急,来不及准备,可以用肘部衣袖遮掩。

因为肘部接触其它地方的机会少,不易造成细菌和病毒的散播。

擤鼻涕方式不对

小心伤耳

感冒、换季、鼻炎,最容易流鼻涕,那你平时都是怎么擤鼻涕的?

是按住一个鼻孔,另一个发力;还是捏紧两个鼻孔同时用力擤?

告诉大家,若你堵住两个鼻孔一起擤,可是非常危险的!

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涕时,部分鼻涕不能从缩小的鼻孔擤出,会反流入鼻窦,甚至由咽鼓管涌向中耳腔,出现耳朵嗡嗡响的感觉。且鼻涕中含有的细菌可能会引起中耳炎或者加重鼻窦炎。

正确方式:

闭上嘴巴,用手指压紧一侧鼻孔,将鼻涕从另一侧鼻孔擤出,然后换边。切忌用力过猛。

掏耳朵上瘾

小心失聪

耳朵痒了,不少人都会很自然地用棉签或挖耳勺掏一掏,感觉身心都“爽”了。而且一旦习惯了,一闲下来就想掏耳朵。

大家认为耳屎就是身体代谢产生的垃圾,要将它彻底清理,保持耳道干净。

其实,适当的耳屎也有一定的好处——既能对耳朵起到润滑作用,也能防止灰尘进入耳道。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如果一点耳屎都没有,反而容易引发感染,诱发外耳道湿疹或外耳道炎。

频繁掏耳朵,可能造成外耳道皮肤破损,一旦细菌感染后可能引发急性外耳道炎,出现明显外耳牵拉痛、耳内疼痛、耳阻塞感等症状;若是挖勺耳、棉签进入耳道后,对深浅控制不当就会伤及鼓膜,如:鼓膜被刺破穿孔,会有失去听力的风险。

正确方式:

一般情况下,耳屎可借咀嚼、张口等动作自行排出,不需要掏。耳朵难受的时候可尝试这样做:

①先用手轻轻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

②如果确实有必要掏耳屎,应先洗净双手,将医用消毒棉签浸透温开水后稍稍挤干,稍微探入和擦拭外耳道,并且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将耳屎带出。

饭后立刻刷牙

易损伤牙釉质

刷牙本来是一个好习惯,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早晚两次刷牙已成习惯。但有些人饭后马上刷牙,甚至不管吃了点什么都要刷牙,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牙齿健康。

因为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层牙釉质,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或喝果汁后,其酸性物质能使釉质晶体变得松弛。如果此时立即刷牙,容易把釉质晶体轻易刷去,久而久之,牙齿釉质逐渐减少,就容易受到损害。因此,饭后宜漱口,半小时后再刷牙。

开水烫碗

也就能带走点灰尘

在外用餐时,你可能会见到这样的“餐前仪式”:撕开餐具包装,倒上热水,开始洗洗涮涮……觉得这样能“消毒杀菌”,用得更安心。

但这样真的有用吗?

1.高温消毒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有专家表示,高温消毒要达到效果,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作用的温度,另一个是作用的时间,缺一不可。

像餐具上常残留的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霍乱弧菌等,多数要经100℃作用5分钟,或80℃作用10分钟才能死亡;而乙肝病毒在100℃中至少10分钟才能被灭活;一些不怕“烫”的细菌芽胞需煮沸更长时间,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60分钟,肉毒杆菌芽胞则需3 小时。

而一般情况下,餐厅提供的水温度往往较低,再加上很多人烫餐具最多也就十几秒,并不能保证杀死大多数致病性微生物,最大的作用可能是带走一部分灰尘。

2.消毒湿巾擦餐具也不可取

除了用热水烫,还有人用湿纸巾擦拭餐具消毒。但市面上清洁、抑菌的湿纸巾,大多只能用于皮肤清洁,不能起到消毒餐具的作用。

能达到消毒作用的湿纸巾也是用于皮肤或物体表面的消毒,其中的化学成分不能入口,用来擦碗反而增加安全隐患。

所以,外出吃饭尽量去卫生达标的餐馆,也可以自备一套餐具。

(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身体有4处,并不用太干净!越是“不卫生”,可能大有用处!
...们咀嚼食物、说话、运动时自动排出。并且耳屎对我们的外耳道皮肤也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防御有害菌种、小虫和灰尘的伤害。一般来说,只有当耳屎比较多并且堵塞到耳道影响听力的时候才
2024-06-16 09:49:00
危险!千万别再用小拇指掏耳朵了!
...采耳师们利用工具,如鹅毛棒、铗子、震子、马尾等清除外耳道内的耳垢时,会对外耳道内的神经末梢产生刺激。继而,感觉神经末梢会把这种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人体最性感的器官——大脑
2023-06-19 12:43:00
经常挖耳朵的人,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人体的耳道内会产生耳垢,也称为外耳道蜡,耳垢是由耳腺分泌的油脂、死皮细胞和灰尘等混合物组成,耳垢的作用是保护耳道皮肤,防止灰尘和细菌进入耳朵。耳垢的颜色和
2023-10-05 11:21:00
总觉得耳朵痒,却掏不出东西?医生:别盲目掏,当心掏出大麻烦!
...梁发雅副主任医师表示,耳朵总是痒其实是一种症状,是外耳道炎的主要表现之一,倘若外耳道皮肤受损,被致病微生物侵入感染,就会引发为外耳道炎,进而出现耳道内反复瘙痒,耳内肿痛,头痛
2024-07-15 16:04:00
耳朵一般不需要掏
...挖耳勺、长指甲等挖耳,易挖出细微的伤口,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真菌感染,或是光顾不正规采耳店会导致卫生问题,而且,共用挖耳工具,会传染疾病,最常见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可能引起外耳道
2024-03-27 01:43:00
颅内感染、脑脊液从耳朵流出!一岁半娃鼓膜穿孔竟是因为……
...需要做修补手术。“耳屎”,医学术语称为“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皮肤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分泌物。很多人热衷于掏耳朵,隔三岔五给耳朵“搞卫生”,还有人将采耳当成了一种“休闲”活动。
2024-11-27 12:00:00
...院五官科做一次深度清洁的。常掏耳朵为什么会致癌我们外耳道的皮肤比较薄,经常用硬的东西掏耳朵,耳道的皮肤会受到损伤,外耳道的防御机制也会遭到破坏,一些细菌就会趁虚而入,引起外耳
2023-09-16 08:42:00
...掏耳朵……但耳鼻喉科医生提醒大家,耳屎又称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油脂,它并非一无是处, 没事别老掏耳朵,掏耳不当还能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文/杜晶艳(北京朝阳医院医生)【案例
2023-09-05 16:45:00
耳朵痒,总忍不住想掏,成都民生福音耳鼻喉医院告诉您:不行!
...出现越掏越多,越掏越痒,另外用棉签掏耳还可能导致,外耳道浅处耵聍被送至外耳道深处,遮挡鼓膜,导致耳闷、听力下降,合并感染时出现耳痛。02、耳道/鼓膜的损伤耳道和鼓膜都非常“娇
2024-01-25 16:1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脑卒中科普义诊,守护居民脑健康
在第20个世界脑卒中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健康号召,提升居民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治意识,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对外医疗服务部联合神经内科卒中中心
2025-11-03 18:13:00
冬季干眼高发!南昌普瑞眼科:用专业守护,让双眼告别“干”熬
当凛冽寒风席卷冬日,空气变得干燥刺骨,不少人的双眼也开始陷入“干”扰——眼干、眼涩、异物感如影随形,看屏幕久了更是酸胀刺痛
2025-11-03 18:16:00
无惧时光守护银龄,十一月启冬护视界!南昌普瑞白内障防治指南:让「飞白」为清晰护航
当十一月的寒风渐紧,落叶铺满路径,不少长辈的视界也随季节更迭悄然“褪色”——白内障如同蒙在镜头前的薄雾,让冬日的阳光失了锐利
2025-11-03 19:33:00
为什么你比别人更容易生病?哈佛研究揭示“免疫衰老”的真相与对策
您是否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曾经能够抵御风雨的身体,如今却频繁被感冒、过敏困扰,一旦生病便迁延难愈,精力也大不如前?当这些信号出现时
2025-11-03 19:33:00
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圆满收官
2025年11月1日,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在上海元亨祥健康管理集团成功举办。商会代表、资深投资人
2025-11-03 19:35:00
淡化黑眼圈的眼霜哪个好?35一40岁好用的眼霜测评
根据《2025年眼周抗衰消费洞察报告》(国际皮肤科学联盟ISDA联合中国美容研究院发布),现代人眼周问题呈现多元化趋势
2025-11-03 20:12:00
健康问太和|3D单孔腹腔镜技术引领肝脏手术进入“体表无痕”新时代
长期以来,一提到肝脏手术,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巨大的手术切口和漫长的恢复过程,心生畏惧。然而,随着一项被称为“黑科技”的3D单孔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在临床成功应用
2025-11-03 21:13:00
尿酸超标怎么办?别慌!2025年最全降尿酸实战指南来啦
面对尿酸超标这一普遍的健康挑战,许多人尝试通过营养干预来主动管理,却往往陷入选购的迷宫。超过65%的用户反馈“吃了跟没吃一样”
2025-11-03 21:22:00
血糖高怎么办?生诺泰+麦角硫因破局控糖困局,12周稳糖无负担
当血糖仪上跳动的数字成为亿万人的健康焦虑源,控糖市场正经历一场从“对症干预”到“根源修复”的认知革命。传统控糖手段或聚焦肝脏葡萄糖生成抑制
2025-11-03 22:34:00
NMN哪个牌子改善睡眠好?2025年口碑热门款NMN抗衰产品推荐
据《2024职场亚健康报告》显示,65%的职场人每周至少3次出现“大脑宕机”,58%的高压行业从业者坦言“熬夜后3天无法恢复最佳状态”
2025-11-03 22:35:00
破解减重平台期:2025年十大体重管理产品科学评测,助你与身体达成“瘦身共识”
在追求健康体重的道路上,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个令人沮丧的“无形之墙”——平台期。初始阶段的体重下降或许令人鼓舞,但很快
2025-11-03 22:36:00
2025十大水蛭素实力榜!效果安全口碑三维解析:哪个牌子更值得买
心脑血管人群在选择水蛭素产品时,常被“活性虚标无实证”“成分杂乱效果不明”“渠道混乱难辨真伪”等问题困扰,尤其搜索“水蛭素哪个品牌最可靠效果好”“水蛭素十大品牌”时
2025-11-03 22:37:00
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小豆腐“磨”出大产业
在闽西客家人聚居的青山绿水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黄獐肉、鹧鸪汤,旧县豆腐最最香”。一句俗语,道尽了上杭县旧县镇豆腐在客家人饮食里的地位
2025-11-03 16:17:00
2025第十一届运动营养食品高层论坛圆满落幕,康比特携手专家以科技共绘运动营养可持续发展新蓝图
10月31日,2025第十一届运动营养食品高层论坛在广州顺利召开。作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03 16:26:00
油性皮肤用什么洗面奶比较好?好用的洗面奶推荐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油性皮肤人群已超过4亿,其中18-35岁群体占比高达68%,较2020年增长22个百分点。更值得关注的是
2025-11-03 1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