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十八般武艺做面食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08 07: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十八般武艺做面食

郝妙海 我的家在太原市西南的晋阳湖畔。由于地理、气候及耕作习惯的关系,家乡人和全市、全省的大多数人一样,对面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青睐和依恋。经成百上千年的积淀,家乡的主妇们,凭一双巧手,可以将一掬面粉、一块面团,轻松地做出千般花样来。使旧日艰难枯燥的日子,多了一些温馨,多了一些滋味,多了一些期盼;也使今日的农家餐桌,多了一点色彩,多了一点开心,多了一点享受。

家乡人做面食,可说是十八般武艺,般般可用,样样精通。且听我给大家慢慢捋捋。

剔拔股,是家乡的特色面食之一。旧日,由于条件所限,做剔拔股,用的全是掺了榆皮面的茭子面(红面)。而那时,红面剔拔股,曾是家乡大多数人家通年午餐的唯一可选。如今,剔拔股虽仍在吃,但已全是白面了。

做剔拔股,关键是剔,需两件专用工具:一件是剔拔股板子,铁木均可。铁制的,家乡人也叫(大)铁匙(sī)儿。铁匙儿,前方后圆,约4寸宽,后面有个尖尖的尾巴弯起后,安一截短木柄供把持。另一件,叫铁筷子。铁筷子比普通筷子长一些,前端细而尖,后端稍粗,便于手持。操作时,将面铲一团置于铁匙儿上,用铁筷子擀压成薄饼。然后,将铁匙儿架到锅沿上,用铁筷子将面从前端剔成筷子粗细的面条拨入滚水锅中。这种剔拔股入锅即熟,捞出后浇上调和、菜卤即可食用。

在家乡,有一种叫河捞(饸饹)的面食,是压出来的。由于其红面、白面都可制作,且加工方便快捷,故除家庭食用外,还曾是公共食堂以及饭店的当家面食。

压河捞,需有一种专用厨具,叫“河捞床子”。它视用餐人的多少,可大可小。它有四条腿,可将床子架空在锅的上方。横梁是一根方形木头,中间开一个上下通透的圆筒形孔,孔的底部固定一块钻有众多小眼的铁皮,与之配套的木活塞随上面压杆的起落可进入圆筒内上下运动。将面团填入筒内,利用杠杆原理压下活塞,面经挤压即通过铁皮上的眼后成细长条落入锅内。 (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8 16: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腊八饭里蕴乡愁
...热乎乎,吃了暖胃驱寒,寓意来年风调雨顺。”记忆里,家乡人特别重视腊八节。腊八节前一天晚上,母亲将储存在木柜粮仓的红豆、大豆、黑豆、扁豆、蚕豆、绿豆、脑豆、苞谷、青稞麦仁取出,
2024-01-16 07:23:00
一碗糁饭一世情
...一种将米和面粉混在一起做成的面食,每天早晨吃糁饭是家乡人的饮食传统。糁饭要用铁锅或铝锅做,传统做法很简单,三口人家,锅里加四碗水,放入淘干净的半碗黄米,冷水下米,待黄米煮到七
2024-01-26 06:25:00
“漤”调和
...子的老醯儿手中,才能做得出来。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家乡人午饭品种几乎通年不变是剔拨股。不同的剔拨股名字有讲究。单说“剔拨股”,指的是茭只面(即红面,高粱面)剔拨股。如果用其
2024-05-23 06:25:00
“狗不理” 开业首日,爆满! 扫码阅读手机版
...尝。”融入家乡情,体验式包包子乐趣为了让菜品更契合家乡人的口味,狗不理团队在董事长张彦森的带领下,深入武清的大街小巷。他们遍访当地的餐馆、小吃摊,品尝各类特色美食,深入挖掘家
2025-01-17 12:21:00
山西菜上不得台面?过油肉第一个不服!
...人发言”。 提到山西美食,人们常常只想到 面。山西的面食也真是好, 拉抻拨削压, 擦揪抿剪切,一双巧手实实把简单的面团玩出了花。或许是面食称雄,反倒削弱了晋菜的存在感;又或许
2023-02-21 14:17:00
春食(图)
...中还能吃到,味浓近似一味调料——花椒树叶。吾乡很多面食中都会掺入一些花椒叶提味,比如煎饼、烙馍、馒头、油坨、麻花,花椒叶可以为面食增香,每年我们都会晒些干花椒叶备用。有一年,
2024-04-11 05:41:00
节后健脾养胃喝碗番茄疙瘩汤
...花搅拌均匀即可盛出食用。39食神营养提示:一、适当吃面食能养胃,注意制作方法面食是用面粉制成,而面粉则来自小麦。小麦性平,味甘。不过与大米相比,略兼湿滞,所以一般都要碾粉做成
2023-09-01 23:42:00
...豆。我十岁那年新麦分到家,磨成面,奶奶手把手教我做面食。开头我不肯学,奶奶韶叨:“女娃不会烧饭,长大了嫁不出去!”奶奶上锅台夹面疙瘩叫我站在旁边看:把面粉倒入饭钵里,加适量冷
2023-04-18 00:26:00
...冠以了“假意”之名,宴席也便成了“假意饭”。后来,家乡人觉得这名字不雅,就用它的谐音“假燕”来代替。假燕源于宋朝,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了。从西晋永康元年开始,中原战乱频发,为
2023-01-27 07: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泡菌子、加酸嘢?这届精酿啤酒越来越野了
作者:三悠曾经,贴着“小众”“手工酿造”标签的精酿啤酒,还只是少数啤酒爱好者的专属。而如今,从商超货架到夜市大排档,从露营帐篷到音乐节现场
2025-09-11 09:06:00
CCF YOCSEF福州技术论坛聚焦情绪障碍机理,探索可解释AI新路径
2025年9月7日,一场聚焦于情绪障碍研究前沿的技术论坛——“可解释AI + 多模态数据如何拨开情绪障碍机理迷雾?”在福州市软件园举行
2025-09-11 21:50: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张顺:毫克与脚印,白大褂上的泥土香
"大爷,这个白色药片早餐后吃,黄色胶囊睡前服。"张顺将分装好的药袋递出窗口,又特意抽出一张手写卡片:"我都给您标好了。"老人眯着眼看了看卡片上工整的字迹
2025-09-11 16:59:00
妇幼科普 | 共筑宝宝健康未来,科学营养与三级预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甜田 通讯员 王青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2025年的主题——“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
2025-09-11 13:06:00
儿童常“脾常不足”易招来湿气?中医教您这样做
排不完的毒,祛不完的湿;补不完的气血,上不完的火。夏天久居空调房,秋天迎来多雨季,突然发现孩子舌苔厚、大便黏腻不成型,是不是孩子也湿气重
2025-09-11 07:59:00
普通人定期洗牙有必要吗?口腔专家:非常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9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邓旭亮介绍,食物残渣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清洁
2025-09-11 07:59:00
请领取您的健康福利:免费筛查5年!贵阳市公卫中心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启动!
为关爱女性健康,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推出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符合条件的女性可免费接受5年期的多项筛查
2025-09-11 00:17:00
稻香黄河口 | 从一粒大米到一碗好饭的诞生 这里都是满满的学问
大众网记者 李欣 赵奕宁 东营报道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平凡却最不可或缺的主食。然而,要煮出香气四溢、颗粒分明的米饭,奥秘不仅在于烹煮的技巧
2025-09-10 08:44:00
东城中医院蔡学萌:巧用针药结合,破解耳鸣困扰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蔡学萌主治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治疗:耳鸣、耳聋、中风偏瘫、失眠
2025-09-10 09:24:00
东城中医医院张东大夫: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张东,中医执业医师,师从甘肃省第三批名中医魏玉香主任医师,跟随国家级名中医程海英主任临床学习数年。每周二,四,六全天出诊
2025-09-10 09:55:00
手术室为什么会放花生米?
作者:敏敏 加七在手术室里,需要花生米?最近,一张手术室的器材清单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纱布、针筒、棉球、引流管等一众“正经”的手术器材中
2025-09-10 19:29:00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中医传承,赋能基层医疗
近日,烟台市2025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骨干医师培训班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举行,中医科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授课科室
2025-09-10 10:14:00
百姓身边的暖心医护团队 —— 记河南省中医院骨科医护人员
在河南省中医院骨科,有这样一支让人倍感温暖的医疗护理团队。他们不仅在慢性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倾注了十足的耐心与温情,更在特殊患者的照护过程中
2025-09-10 11:17:00
尖峰眼科提示:近视手术能摆脱哪些困境?
随着近视人群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把“摘镜希望”押在近视手术上——看着身边一个个“摘镜成功”的朋友,术后第二天就能清晰看世界
2025-09-10 11:18:00
越来越多结节患者选中医?济南国医堂张青松主任:中医理气散结优势多多
随着体检普及,甲状腺、乳腺、肺部等部位的结节检出率逐年上升,不少患者因担心结节进展,开始倾向于通过中医调理改善。济南国医堂医院中医肿瘤科张青松主任
2025-09-10 1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