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浓浓馒头香
傅恒杰
手机响了,我拿起来一看,是母亲打来的电话,就赶紧从椅子上站起来喊了一声“娘”。一边接电话,一边暗暗地责备自己,说是隔三岔五地主动给母亲打电话,工作一忙就忘了,又让母亲先打了过来。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娘想儿,长江长;儿想娘,扁担长。儿行千里母担忧。娘想儿,长江长,是娘对儿的思念如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源远流长。反过来,儿想娘,扁担长,扁担不足六尺长,想是想,想一会儿就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今年80岁了,打电话是告诉我,又用家里的大锅,蒸了一锅馒头,让我工作不忙的时候,回家去拿。我再有几个月就退休了,兄弟姊妹几个中,我是老大,从小到大,吃了那么多年母亲蒸的馒头,如今自己都快到花甲之年了,在母亲眼里还是孩子,母亲还这样操心牵挂。
“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作为北方人,馒头是我的最爱,只要有馒头,就不吃别的。从我记事起,一直到18岁上大学,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馒头,所以对馒头有一种特别的渴望。小时候曾经幻想与别家的孩子打架,让人打破头,好坐在他们家的炕头儿上吃白面馒头。15岁的时候,学校放秋假(那时候学校不放暑假),过完秋,趁农闲,父母为锻炼我,让我与本村的叔叔大伯从老家赶着毛驴排子车去邢台煤矿拉煤。一行十来辆排子车,我因为年龄小,被夹在中间,以保安全。出发前,母亲特意给我蒸了一锅馒头,穷家富路,让我在路上吃。一百多里路,往返需要两天两夜不停地走。啥时候饿了就吃个馒头。凉馒头与热馒头的香味不一样,也许是与平时只吃高粱窝窝头的对比,咬一口馒头在嘴里舍不得咽,越嚼越香。这么好的馒头,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不过当时的馒头不是为了吃,而是当做祭品。我们现在吃的馒头是古时候的祭品,足见馒头历史悠久而且弥足珍贵。
大学期间,在食堂经常吃馒头,可怎么吃也吃不出母亲蒸的馒头香味。工作之后,我时不时地有机会去饭店吃饭,饭店的美酒佳肴,肥甘厚腻,盖住了馒头的香味。母亲嘱咐我,不要总去饭店吃饭,浪费不说,对身体不好。后来果然应验。于是我就按照母亲说的,多在家里吃饭,馒头米饭保平安。我回家看母亲,总是带回来一大包袱馒头,我说不拿那么多,母亲说,回去分给孩子吃,让我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都吃点儿。回来给他们分着吃了,都说老家的馒头香。母亲会用手机看微信视频,前一段时间不能回家见面,母亲视频给我说,想看看曾外孙即我的外孙,我们马上录了一个短视频发给母亲。我们兄弟姊妹几个不断地拍照片或录视频发给老母亲。她一遍又一遍地看,看儿女的,看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的,更喜欢看曾孙和曾外孙的。反复来回地看。母亲说,越看越高兴,蒸馒头更有劲儿。
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有一次我说母亲以后不要再给我们蒸馒头了。母亲不理我,该干啥干啥。妻子接过话茬说,还是家里大锅蒸的馒头好吃,有麦香味儿,比从超市买的馒头又好吃又健康。母亲就开口说话了,看你们吃我蒸的馒头我高兴。我们要让老人高兴。最近央视一套播放的电视剧《县委大院》,反映乡村振兴终究要土地流转规模化生产的大趋势。母亲的孙辈孩子们没有一个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有在石家庄、邢台、邯郸的,有在北京、南京等更远的大城市的。农村肯定会有大变化,但不管农村怎么变化,母亲浓浓的馒头香,永远不会变。
俗话说,父母即是“现世佛”。自从父亲去世后,我们更把母亲当做给我们家带来福报的“现世佛”。我的几个弟弟妹妹都很孝顺,都比我在父母膝前尽孝多。我内心对母亲的感恩没有得到充分表达,这使得作为老大的我总感觉有愧。中国人不像外国人,我们在爱的表达方面拙于或羞于言说,所以我就努力用行动说话。今年的一个夏日,我回家看望母亲,不是像过去那样提前一天打电话,而是当我动身后再给母亲打电话。毕竟母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和面蒸馒头是个力气活儿。即便这样,等我们到家,母亲已经把面发上了。这次不能再让母亲蒸馒头了,我退休了,儿子要蒸馒头给母亲吃。母亲静静地在旁边看我揉面,看得出母亲的皱纹里都充满了笑意。面和好后,再切成一个个馒头装到锅里蒸。等馒头熟了,掀开锅盖,满屋子都是浓浓的馒头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