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06 19: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这段时期内发生了很多大事,而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明清政权的交替。自崇祯皇帝去世之后,明朝先后建立了四个南明小朝廷,其中以弘光朝廷最为出名,且有别于后期其他南明政权。首先弘光政权拥有正统性。其次是弘光政权可以依托洪武旧都,利用完整的领导班子,更好的控制当时的明朝。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其中“四镇”势力在弘光政局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以高杰最为特殊。

高杰此人,出身农民军,因儿女之情反出旧主李自成阵营,并与之刀兵相见;入官军征讨农民军,却残暴滥杀;弃北都,觊觎扬州之富,却感于史可法,从而力保南都,辞拒清廷,全力北伐;狡诈多变,却大意身陷睢州。此一人,足见人性之复杂。

他以及他的部下对于弘光政权的影响是巨大的。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高杰本人

高杰一生波折,曾追随诸将站在不同立场征战,高杰的出身,没有详细记载,大都写其与李自成同乡。毕竟当时人口千千万,记载自然是挑出名的来,对高杰记载详细,也正是开始于他背叛李自成投降明军之时。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投降明军后,高杰先是隶属于贺人龙攻打农民军,不久就取得关山镇大捷,崇祯十三年,高杰又在兴安寒溪寺盐井打败张献忠。大概贺人龙所部大多是农民军的降军,所以其他农民军投降时更愿意归属贺人龙部队。

直到崇祯十五年时孙传庭主政陕西时,怀疑农民军之所以屡剿不尽,是因为贺人龙私通农民军,而上报皇帝杀之。贺人龙死后,高杰就归孙传庭管辖,被任命为游击,跟随孙传庭征讨李自成。大抵因为高、李二人之矛盾不可和解,而高杰又熟知农民军虚实,孙传庭对高杰赋予重任。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崇祯十六年后,高杰被提拔为副总兵,率领中军。当时孙传庭大规模招降农民军由高杰统率,这些人知道农民军的虚实,作战往往大胜。后来在随孙传庭征讨豫西南时,明军乘胜而入,此战失败,但原因是崇祯十五年后的明军对农民军战斗时已经不占上风,这种状况不是一个高杰所能改变的。

而且当时明军对农民军作战时也并不是都十分英勇,降将中与农民军私下结交的大有人在,还有粮饷不继、兵源不足等原因的影响。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但高杰在这一系列战役中也显示出了他的战斗才能与其部的战斗力,如在崇祯十五年时孙传庭一直想收复南阳,让高杰作为全军先锋,获得冢头大捷,并向北追击李自成六十余里。罗汝才绕出官军后攻击,想要救李自成,明军后军将领左勷害怕奔逃,众军从之,兵败如山倒,明军损失惨重,唯有高杰一部损失较轻。

高杰本人农民军出身,其部也经常烧杀抢掠,当时并无忠君效死之心,且高杰本人私怨至上,他与白广恩二人斗怨也是陷孙传庭于兵败的原因之一。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他跟随孙传庭作战也因为其与李自成有仇怨,一旦孙传庭身死,他无力独挡李自成,必然选择避其锋芒,或奔或逃。从崇祯十六年十一月的潼关之败,高杰一听闻李自成兵至就奔逃。潼关败守,高杰奔逃至延安,再由延安渡河至山西。

李自成派遣一部想要攻入汉中没有成功,当时高杰在绛州,听说李自成将要东渡,为避其锋芒就连忙分道东走到蒲州,而且怕部队目标过大,行动不变,故而将部队分开。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到平阳陷落时他又奔到泽州,高杰由陕西一路东奔,西顾回秦晋已经不可能,北上就是靠近京城,而引农民军流向京城也是死罪,从山西过河进河南无险可守,且中原早为李自成势力范围,如果高杰不想一直东奔入海,就只能一路越黄河入江淮,前往富庶且没有战事的江南。

这就为高杰入江淮,结交凤阳总督马士英,拥立弘光帝,并且位列江北四镇,拱卫弘光政权安全,对弘光政权产生重大影响埋下伏笔。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当时高杰一味避敌并没有受到崇祯皇帝的切责,并且因为钦天监奏帝星下移,崇祯帝决定大封诸将,诏封总兵吴三桂等人,左良玉、唐通、黄得功等人被封为伯,就这样高杰从降将一路由游击升至副总兵、总兵。升任总兵不久,北京陷落,高杰南奔。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高杰南至

当时北中国整体秩序混乱,而南中国却显得有些宁静,而这混乱与秩序的南北中国分界线便是淮河。时任淮抚的路振飞极力稳定淮河一带安稳,当时逃兵大量南下,江淮一带军民大为震恐,路振飞派遣副将金声恒防守徐川,以阻止逃兵与混入逃兵中的农民军。

高杰由山西一路南下,先至徐州,后至淮河被淮抚路振飞所阻,藩王中福王、周王、潞王、崇王等四王也因为躲避农民军而同日抵达淮上。李自成的农民军步步紧逼,意图席卷东南,高杰等人仓促欲向江南靠拢。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他虽然仓皇而逃,以避李自成,但并没有完全丧失理智而去攻城略地,被阻拦后,便率兵暂驻此地。高杰南奔虽然被路振飞所阻,但他非常想要维护自身的安稳以保存实力,而这时凤阳总督马士英也想结好他以作他用,在高杰从怀庆府渡过黄河向南逃跑的过程中,马士英命庄朝梁在徐州接应了他。在马士英的引领下,高杰率部下绕过淮安经凤阳渡淮河南去。

这时高杰与刘泽清行动保持一致,高杰与刘泽清起初并无矛盾,且二人都是由北方南奔来的将领,二人相约一起渡江,想要寻找一地安插家眷。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虽然他们目中早无朝廷,但也无意对抗朝廷,况且这时并没有明政权指挥他们,高、刘二人的行为虽引发负面舆论,倒也非大逆不道,加上局势混乱,所以朝廷对待他们的态度不是雷霆之怒,而是慰问性的劝谕。

职方郎中万元吉到达高杰军营,劝诫他约束兵丁听朝廷命令,高杰执意要将家眷安置在江南,万元吉晓之以理,要求高杰等人将家眷安排在淮南而不是江南,以避免朝廷因满朝的反对之声,而不得不采取惩罚措施。高杰等人听命。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高杰在淮河一线徘徊,但是终因扬州富饶且靠近南京,想将扬州据为己有。于是在崇祯十七年四月间,高杰率领其部下骁将李成栋、杨绳武等十三总兵,号称军队四十万,过邳、泗之间,到达扬州城外焚掠抢杀。

扬州人不想让高杰进入,就拿出一部分钱粮以劳军之名,其实是想用赎买的方式,换取高杰离开扬州。高杰不听,其实高杰贪图扬州,不仅仅是因为扬州的富庶,还有一点更为重要,就是扬州的战略地位。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扬州之争曲折甚多,最后结果是高杰放弃扬州而驻瓜州。高杰声名之坏因为围城灭口,与其他藩镇如黄得功有嫌隙也是因为兵争扬州,但也是因为扬州纷争,史可法赴高杰军营,调解扬州与高杰的矛盾,高杰得以亲见史可法的风采。

高杰后来的归心朝廷,尽心北伐,急赴国难都以此为始。

在争扬州一事后,高杰南奔的步伐就此止住,没有再往更南的想法与行动。从此他开始为弘光政权效力,并与弘光政权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拥立皇帝与封伯

由于当时消息传播较慢,加上当时混乱环境,信息不能有效传达,且多有讹传之事,传言有崇祯逃出北京等消息,而北京陷落、皇帝身死的确切消息到四月中旬才传到南都,南京诸大臣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暂且停止对北方用兵,他们认为目前维护南方安宁,以图日后进取更加重要。而日后进取大业的先决条件就是拥立一个新的皇帝。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在崇祯死讯传到南京时,最初诸大臣尚不知福王也在淮地,候选对象是瑞王、惠王、桂王和潞王,大多数人认为潞王是最佳人选,因为首先潞王近、其次也有贤德之名,他曾屡次上疏,显出忧国之心。

而马士英、阮大铖知道福王在淮地,阮大铖力劝马士英居奇货而共图富贵,成文信、魏武之功,“挟天子以令东南”,而后诸大臣方知较潞王伦序更近的福王也在此地,但在拥立皇帝问题上,原南京守备体系及南都行政体系大多看好的不是福王,而是潞王。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其中史可法的态度举足轻重,但起初史可法对立谁为皇帝,并无确定想法。在其他反对福王的官员建议下,史可法声明福王失德。

马士英等人迅速行动起来,决定立福王为帝。马士英与阮大铖立福王,因为他们与东林等旧臣有仇,若福王被立为天子,东林党人必然没有好日子过。在崇祯帝身死的消息传到南京时,南京众大臣在立帝问题上议论纷纷,没有做出决定,而凤阳总督马士英已经发兵护送福王到了仪征。

马士英的兵力在当时并不占优势,甚至可以说起不到太大作用,于是他联合其他有实力的将领,对南都中尚未拿出意见的诸位大臣形成事实上的军事要挟。福王支持派的动作迅速且实力强大,以军事实力拥立福王至江上,其实是以武力威胁南京文臣同意立福王为帝。

高杰在这场武力威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福王登基,高杰功劳甚大。

高杰凭借他的军事实力,在拥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其在南逃大罪中,意外获得“定策之功”。

高杰由逃将变为负责南京安危的镇守藩臣,身份的转变使他对弘光政权开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杰建立了南明弘光,去世之后余部竟对弘光产生负面影响
...高杰此人在后世评价中颇为复杂。他自南奔后便开始参与南明弘光政权防务。有拥立之功,得到封爵分镇的赏赐,安身立命。按理说可以满足了,但他又觊觎扬州的富裕与战略地位,率兵与黄得功等
2023-01-24 22:20:00
李成栋一生5次易主,死后为何被追封为王
...三桂还要反复无常,一生5次易主,背叛了3个朝廷,擒杀南明2帝。从名门之后到闯军李成栋,明朝名门之后,家族原本显赫一时,却因明朝洪武年间的“胡蓝案”而惨遭牵连。这场震惊朝野的大
2024-05-06 17:13:00
史可法之死:南明内部的权力斗争与救援失败
...抗清大将史可法。史可法一边坚守孤城,一边想方设法向南明求救,可是南明其他三镇总兵却无动于衷。后来清军用大炮轰城,史可法没有办法,只能写血书向南京告急,可仍然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2023-10-30 15:27:00
高杰投降洪承畴之后为什么没有被杀
...杀进北京城灭了崇祯王朝。无法回头的高杰只好继续拥戴南明小朝廷,并且参与了拥戴弘光皇帝登基的行动,成为南明最有实力的江北四镇之一,还被弘光皇帝封为兴平伯。大概是因为高杰是李自成
2023-05-26 16:17:00
崇祯殉国后,不甘灭亡的南明小朝廷顽强抵抗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王源鸿冯友兰先生曾说过: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而这驱逐鞑虏
2023-05-03 19:34:00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导语:南明弘光朝廷的覆灭,几十万大军不战而降,弘光朝廷自身应负主要责任。崇祯自杀、明朝灭亡后,由于明朝实行双京制,南京还有一套机构完整的政府班子,运转正常,其主导者是南京兵部尚书
2023-07-04 12:42:00
江北铁骑:黄得功在明末清初的传奇战斗
...士英的拥立下,在南京即位,改元弘光,是为弘光皇帝,南明弘光朝廷宣告成立。朱由崧上位后,在江北淮南之地设置四个军镇,以期拱卫南京。福王朱由崧登基为帝,开设四藩:兴平伯高杰镇守徐
2024-04-20 12:17:00
南明朱由崧为何会被推上帝位
弘光帝朱由崧,南明首位皇帝,是明季政治舞台上一位昙花一现的人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死国,北都沦陷,消息传到南京
2023-06-11 14:58:00
李成栋矛盾复杂的一生,先后效忠大顺和明清,最后又反清复明
...生反复,比起吴三桂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先后效忠大顺、南明和清朝,可是突然有一天,又宣布要反清复明。这个人是谁,为何他会如此反复无常?此人叫做李成栋,早年参加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是
2023-04-17 18: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