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明朱由崧为何会被推上帝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1 14:5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弘光帝朱由崧,南明首位皇帝,是明季政治舞台上一位昙花一现的人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死国,北都沦陷,消息传到南京后,各方大为震惊,然而天子蒙凶,事关重大,不可不察。

四月二十五日,崇祯死讯最终确认,“壬午北信报确,史可法约南京诸大臣出议”。

国不可一日无君,显然,当务之急是择立新帝。

然而,根据迫切现实需要和长远政治考虑,在迎立福王抑或潞王的问题上,以凤阳总督马士英为首的“投机”派和以东林党魁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展开了激烈的政治博弈。

由于手握军权的马士英等人的活动,加之福王朱由崧在礼法伦序上略胜一筹,最终,朱由崧在蓬头垢面中就位新君,开启了南明短暂而悲惨的历史。

一:弘光皇帝个人德行探究

南明朱由崧为何会被推上帝位

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的德行历来为世人诟病。在朱由崧初现政坛,即在关于新帝择立问题上,其德行问题便成为东林党反对其即帝的重要理据。

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史可法谓之:“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

南京兵部侍郎吕大器、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姜日广等更提出:“福王由崧,神宗孙也,伦序当立,而有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

然而“马士英独念福王昏庸可利”,并“与大将靖南伯黄得功、总兵官刘泽清、刘良佐、高杰等相结”。

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如果不能把朱由崧的德行缺失暂且搁置,那么局势将进一步恶化。

淮安巡抚路振飞谓:“议贤则乱,议亲则一。”

最终,朱由崧从监国再即帝,但即帝后,关于其德行问题仍有诸多记载,张岱谓:“自古亡国之君,无过弘光者。汉献之孱弱,刘禅之痴呆,杨广之荒淫,合并而成一人。”

而关于其沉迷声色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挨门严访淑女,富室官家隐匿者,邻人连坐”,“弘光深居禁中,惟渔幼女,饮火酒,杂伶宦,演戏为乐”。

朱由崧的德行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朱由崧是个戏迷,酗酒,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关于其荒淫的记载未免有夸大之词。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本就有被动即帝的因素,而又要苛求其重振明帝国的风貌,这是朱由崧所不能完成的使命。

二:弘光政权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

弘光政权建立后,明王朝在南方仍有不可忽视的实力。

(一)政治方面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朝廷正式迁都北京。

但南京原有的中央政权机构保留不动,从六部到国家礼器一应俱全,成为明王朝的第二政治中心,这就形成了明王朝的两京制。

崇祯死后,两京制便充分发挥了其作用,包括史可法在内的南京官僚迅速启动了这套“备份系统”。

正是由于这套“备份系统”的存在,使得明王朝的残余势力迅速组建了弘光政权并控制了南方的半壁江山。

弘光政权的政治架构是健全的,并且在民心方面有相当的基础。

一是朱由崧在六月便正式即皇帝位,南明政权的主心骨确定了下来。

二是南京的政权运行机构比较健全并立即投入了运作,诸如史可法、高弘图、路振飞等官僚按部就班、各司其职。

三是大批士绅商民纷纷逃奔南方并期盼收复北方失地。

(二)经济方面

弘光政权控制着荆楚浙闽粤桂滇等南方大部分地区,坐拥东南“天下财赋所出之地”,天然粮仓多在于此。

明朝中后叶的工商业盛极一时,相对于清朝、大顺和大西政权,弘光政权的财力是最为雄厚的。

时有记载:“东南岁输粮米输百万,金钱数百万以京边,动称不足。今我粮运、银运尽行南还,贼将存仓之余粒、栲索之金为泉源乎?贼起饥矣,贫矣。”

而北方在农民军和清朝的双重冲击下,经济已濒临崩溃,民生凋敝,财赋匮乏,宛然已经成为明王朝的“烂摊子”。

(三)军事方面

在整个弘光政权的军事部署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史可法提出的“设四藩”。

南明朱由崧为何会被推上帝位

“臣酌地利,当设四藩。其一淮、徐,其一扬、滁,其一凤、泗,其一庐、六。以淮、扬、泗、庐自守,而以徐、滁、凤、六为进取基”。

史可法的设想是在南京由北至西构筑起两道人为防御线,加上长江天堑,李闯军及清朝八旗欲攻取南京就需要突破这三道铜墙铁壁。

此外,“镇兵额三万,岁供本色米二十万,所收中原土地即归统辖”,意即四镇共有兵额十二万。

值得一提的是,每镇三万,这仅是朝廷规定的计饷的兵额,而每镇是实际兵额远不止此,就以高杰所部言:“十三总兵,有众四十万。”

与此同时,驻扎在湖北的左良玉部是弘光政权的军事巨头,朝廷的定额是五万,但根据各方记载,左良玉坐拥数十万兵。

关于计饷兵力的确切数字,有记载:“江北四镇十二万,楚镇五万,京营六万,江督、安抚、芜抚等八镇二十万。”

就按计饷的兵额算,弘光政权的兵力已达四十余万。

可想而知,在各镇扩军之下,弘光政权的兵力可达百万之多,这是清朝八旗、大顺、大西政权望尘莫及的。

三:弘光政权迅速覆灭探源

(一)朱由崧的个人因素

朱由崧是在明王朝风雨飘摇中被拥立继位的。

在明代历帝中,朱由崧算是平庸的,没有完成收复北地的重任,其政权仅存在一年。

朱由崧是缺少皇帝所需的政治魄力和谋略的,他分别在北京和洛阳平静地度过了人生的前三十四年,洛阳事变后,他就开始流浪。

之后,崇祯皇帝颁旨朱由崧嗣福王位,但他的处境并未根本改变。可想而知,朱由崧是即帝前是一个没有政治操控基础的藩王,所以他对国事只能感到无可奈何而依靠臣僚。

更重要的是,他是被马士英等人拥立继位的,他十分明白形势,不得不依赖马士英等人,如果安于现实,尚能苟延残喘,否则只能命丧黄泉。

所以,有人认为也许“朱由崧不是好皇帝,但确实谈不上什么很坏的皇帝。这与他的心性无关,而由时势决定”。

(二)马阮掌权乱政

马士英通过捞取“定策”之功,成功进入弘光政权的政治核心,加之其掌握一部分兵权和黄得功、高杰等藩镇的支持,通过步步紧逼将史可法赶出南京,致使史可法自请督师江北。

而阮大铖在沉寂十七年后,通过广泛活动和马士英的推荐,他很快就进入了南京政治圈。

阮大铖的起复标志阉党势力的日益增大,这是弘光政权内部党争的重要因素。

在这之后,马士英和阮大铖对崇祯皇帝钦定的“逆案”进行了否定,更致使吕大器、高弘图、姜日广等一批正直官僚被迫离职。

整个弘光政权都被马阮操控,破坏了或许可以有所成就的大局。

南明朱由崧为何会被推上帝位

(三)政权内部的党争不断

从1644年5月围绕“定策”发生的政治博弈到弘光政权的覆灭,期间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与党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朱由崧即帝、马士英掌权、史可法督师江北、阮大铖起复等都与党争关系紧密。

特别是阮大铖起复后,阉党和东林-复社的博弈愈演愈烈。

不仅有吕大器、高弘图、姜日广等被迫离职,更有周镳、雷縯祚被处死,整个政权已经“文武离心,内外解体,而国事日裂”。

弘光政权在党争中建立,也在党争中走向覆灭。

正如夏完淳的总结:“朝堂与朝外不和,朝堂与朝堂不和,外镇与外镇不和,朋党势成,门户大起,清兵之事,置之蔑闻。”

1645年5月10日,朱由崧出逃,15日赵之龙开南京城投降。

第二年五月,朱由崧死于北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1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史可法之死:南明内部的权力斗争与救援失败
...军包围了扬州城,当时镇守扬州城的,正是明末抗清大将史可法。史可法一边坚守孤城,一边想方设法向南明求救,可是南明其他三镇总兵却无动于衷。后来清军用大炮轰城,史可法没有办法,只能
2023-10-30 15:27:00
李自成的南明朝廷为什么不到一年就灭了
...,而从外表上看似乎采取坚决与大顺政权为敌的态度。以史可法为首的南明明朝官员曾于四月初一誓师勤王,兵至浦口,先后起兵的还有:在籍兵部侍郎徐入龙,主事雷縯祚,浙江台绍兴道傅云龙,
2023-05-17 15:48:00
有哪些我们熟知的历史其实是错误的?
...),对于曾经反对自己继位,甚至指责自己是不忠不孝的史可法等人,反而大加重用。再如“假太子案”,王之明冒充崇祯太子前来南京,朱由崧谨慎的派遣东宫侍读及太监前往辨认,均否认其为真
2025-04-15 18:12:00
南明弘光政权之所以败得如此快,是从一开始就决定的
...王朱由崧,还是潞王朱常淓的重大问题上,拥有决策权的史可法优柔寡断,将首辅大臣拱手让给马士英。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是昏庸荒淫的皇帝,“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
2022-12-31 20:45:00
南明弘光建立的鼎力支持者:高杰,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
...讨农民军,却残暴滥杀;弃北都,觊觎扬州之富,却感于史可法,从而力保南都,辞拒清廷,全力北伐;狡诈多变,却大意身陷睢州。此一人,足见人性之复杂。他以及他的部下对于弘光政权的影响
2025-05-06 19:30:00
...马士进入内阁主持政务,并且兼并任兵部尚书。二十日,史可法渡江北上,前往淮阳督师。由于朱由崧是福王朱常洵之子,所以东林党人坚决反对由他继承皇位,而朱由崧得到了马士英的支持。所以
2023-07-07 22:12:00
南明悲歌:史可法的失误与扬州的惨剧
...国运的操控者,这个人就是南明弘光政权的关键人物——史可法。史可法出身官宦世家,他的老师是著名诤臣左光斗,史可法在崇祯朝并没有太多的表现,但是在1644年崇祯死后,历史的剧变将
2024-02-15 18:25:00
南明政府拥有庞大人力与物力,为何未能与清南北对立
...之争议,纪录详实。大概当时南明大臣中的忠贞分子,如史可法、姜曰广、刘宗周辈,皆主张立贤,拥戴潞王监国。而以马士英为首之奸佞分子,则借口序伦,主张迎立福王,以邀拥立之功。结果奸
2023-12-14 17:13:00
扬州之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年),在清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中,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此次城池守卫战被后世称为扬州之战,以清军获胜告终。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三月
2023-10-18 15: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