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详细探讨“戎狄之长”背后的逻辑与史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1 19:5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后世常将秦朝之前的蜀地视为蛮夷之地,被秦著名军事家司马错称为“戎狄之长”,这一称谓实际上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古代文献,详细探讨这一称谓背后的逻辑与史实。

西汉《战国策》中记载了张仪与司马错在秦惠王面前的一次经典的“先伐蜀还是先伐韩”的论战。司马错主张先伐蜀,并在其辩论词中将蜀地称为“西海”之地,也是“戎狄之长,有桀纣之乱”。这里的“(蜀)有桀纣之乱”是否是描述蜀地曾经发生过“夏桀、纣王之乱”的历史呢?

详细探讨“戎狄之长”背后的逻辑与史实

但这段论词更有明确指向意义的是“戎狄之长”这一称谓。也就是说,直到在司马错张仪论战的秦惠王的时代,即东周战国时期,蜀地仍被视为戎狄的首脑区、核心区,这与我们常见的将戎狄定位于“华夏部落”西北部和北部的观念相悖。通常认知“戎”在陕甘青海一带,狄在内蒙宁夏北方。而司马错将蜀描述成“戎狄之长”的确非常让人费解。

详细探讨“戎狄之长”背后的逻辑与史实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商周时期的历史。戎狄,作为商周文献中对西部北部非正统部落的蔑称,包括了犬戎、姜戎、西戎、羌、猃狁等部落。在商代,商王武丁曾征讨西戎、鬼方,并取得了胜利。商晚期,文王初为西伯时,被派去“攘戎狄而戍之”,显示了商朝对西部边疆戎狄的防御和征讨。武王伐商时,也利用了一部分戎狄的力量,如“羌髳率师会于牧野”,其中的羌即属于戎狄。

到了西周时期,与戎狄的互动更为频繁。宣王五年,泸州尹吉甫率军征伐猃狁(戎),取得胜利。值得注意的是,蜀人尹吉甫是《诗经》的最早采集者,而诗经采集的地方正是古蜀地。此外,《竹书纪年》记载“(周)历王十四年,猃狁(戎狄)侵宗周西鄙,(周)召穆公率师追荆蛮,至于洛。”这里的“洛”,笔者之前有系统推论,就是三星堆区域石亭江与鸭子河。

详细探讨“戎狄之长”背后的逻辑与史实

西周与戎狄的频繁互动,以及西周(幽王)因申侯联合戎狄(犬戎)而灭亡的历史事件,都表明戎狄与周朝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按战国策中司马错的描述,蜀地为戎狄区域,那么商周之时,商及西周政权在蜀地似乎更为合理。因为无论是从地理位置、历史记载还是文化联系来看,蜀地与戎狄的联系都远超过与河南、陕西等地的联系。

此外,宋代《中国论》所述“南方曰蛮,雕题(管理)交趾”,以及《竹书纪年》中位于交趾的越裳氏向西周成王进贡的记载,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角度。如果西周政权核心真的在陕西或河南话,那么远在云贵广西一带交趾的南蛮越裳氏是如何隔着偌大的古蜀地盘向与自己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西周成王”进贡的呢?这从逻辑上进一步质疑了西周在陕西河南的可能性,反之支持了西周政权在蜀地的可能性。

详细探讨“戎狄之长”背后的逻辑与史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测,古蜀地实际上在商周时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与戎狄等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戎狄之长”这一称谓,很可能是中原地区对蜀地的一种贬低和误解。

详细探讨“戎狄之长”背后的逻辑与史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称谓又被用来指代北方的匈奴等游牧部落,但其原始含义和与蜀地的联系却被逐渐淡忘。通过深入研究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我们或许能够揭开古蜀地更多神秘的面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浅谈西周时期秦先祖与戎狄关系
...动对关中地区的影响也日益加深。一、西周时期秦先祖与戎狄关系探微在秦先祖与戎狄之间的关系中,秦先祖并不是一味地屈服于戎狄。相反,秦先祖和戎狄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变的。在某些时期
2023-05-04 10:01:00
春秋战国时代的戎狄部族与中原政权矛盾激化
春秋战国时代的戎狄部族大多生存在黄土高原、蒙古高原的地区,夹杂在阴山到太行山脉,再到燕山一带,大多零散聚居于丘陵沟壑,处于土地贫瘠的地区,而且气候大多苦寒,难以耕种土地,这就导致
2023-09-17 14:43:00
春秋五霸中,如果没有此人中华文明或已灭亡
...近代日本借用。2600年前,华夏文明危在旦夕西周晚期,戎狄磨刀霍霍,多次入侵西周,还曾逼得周懿王迁都。百余年后,周幽王时,西周爆发内乱,在申侯等汉奸带路下,戎狄攻破镐京,灭亡
2022-12-29 17:13:00
春秋战国时代的戎狄部落为什么是游牧民族的先驱?
...的民族,就是冷兵器时代的王者,甚至连春秋战国时代的戎狄部落也成了游牧民族的先驱。实际上戎狄部落一样是从事农耕的民族,他们的主力一样是战车和步兵。他们一样喜欢东亚肥沃的耕地,是
2023-02-04 16:04:00
聊聊秦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戎狄相爱相杀的历史
导语:秦国文化为何具有戎狄的务实性和功利性,又具有周文化的特点,秦国文化具有两面性的特点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与戎狄长期相爱相杀的历史有关《大秦帝国》中,燕国、赵国、秦国等处于边境
2023-06-21 16:52:00
在戎狄遍布的西陲,秦国是如何发迹的?
...家,在西周时却仅仅是为周王豢养马匹的马倌家族,周边戎狄环伺,随时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究竟是什么让秦国可以从危机四伏的西戎之地崛起呢?1、秦人祖先与马结缘秦国的崛起于马匹息息
2023-01-20 22:21:00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晋地处今山西汾水流域,这里原是戎狄之族的游牧区域。周初封叔虞于唐,有北御戎狄侵扰之意,于是该地区形成了中原华夏族与戎狄之族杂居的局面。所谓“晋居深山之中,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
2024-02-06 18:00:00
晋悼公新政的背景、具体措施及其历史影响
...公推行了一系列被称为“新政”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和戎狄”的策略,旨在增强国力、巩固统治,提升晋国在诸侯中的地位。本文将深入探讨晋悼公新政的背景、具体措施及其历史影响。一、历史
2024-12-12 09:23:00
古公亶父为何从豳迁到周原
...陕西岐山)。那么,古公亶父从豳迁到周原是因为打不赢戎狄吗?还是有其他原因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古公亶父时代,中国正处于夏商时期
2024-03-20 15: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