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
南宁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医疗团队不断钻研科研成果并转化为临床应用
创立中医外治疗法 守护脑病患者健康
南宁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团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广西名中医、南宁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学科带头人谭凯文主任(右三)带领其团队查房
■本报记者 叶祯/文 宋延康/图
凌晨3时许,81岁的陆阿婆因急性脑梗死被救护车送到南宁市中医医院就医,脑病科团队立即开启卒中绿色通道,启动颅内血管急诊介入手术,植入一枚支架,最终成功挽救陆阿婆的生命。据了解,该院脑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在广西名中医、脑病科学科带头人谭凯文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科室团队人员通过一次次的技术突破,守护邕城人民健康,为邕城百姓生命站岗。
救死扶伤,不断深化中医药诊疗内涵
像抢救陆阿婆这样的救死扶伤场景,在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数不胜数,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2022年10月23日晚上,41岁的陈先生突发脑梗死致偏瘫失语被送到市中医医院。经过脑病科医疗团队“静脉溶栓后桥接血管内介入”生死时速3小时的急救,陈先生重获新生。
2023年7月5日,脑病科医疗团队利用“弹簧圈”,成功拆除了黄先生颅内脑动脉瘤这颗“定时炸弹”,为他解除了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致残致死的隐患。
近年来,脑病科以传统中医理论为依托,借助现代医学,集西医溶栓抗栓,中医针灸、中药及康复于一体的重点专科,在治疗脑血管病方面擦亮了金字招牌。
2022年,该科引进“颊针疗法”,全年开展“颊针疗法”1500人次。2023年引进“棍针、火熨术”等外治新技术并逐渐推广应用于临床,不断深化中医诊疗内涵。
在脑病科会议室的一个大玻璃柜中,摆放着脑病科近年来的科研成果。科室团队研制的院内专科制剂应用于中风病及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帮助降低中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谭凯文主任介绍,脑病科团队根据中医经典理论和多年临床经验及科研成果,独创了“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中风病。该疗法是结合了中医烫熨治疗、穴位贴敷、针灸、推拿及现代康复等治疗原理创立的中医中药外治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法的有益补充。
专科建设,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脑病科近年来重点打造脑血管病亚专科和眩晕病亚专科。目前两个亚专科建设已初步完成。
在脑血管介入方面,2022年神经重症监护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在专家带领下开展了经桡/远桡/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椎动脉、颈内动脉、颅内动脉的球囊扩张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
谭凯文主任介绍,2022年该科共完成630台脑血管介入手术,其中开展经股动脉插管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经股动脉插管颅内取栓术、经股动脉插管颈内动脉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等高难度四级手术81例,大大提高了脑病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
近年来脑病科先后承担省(部)、厅(局)级科研课题多项,拥有科研成果多项,其中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2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2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5项。
在医院大门旁的眩晕中心,副主任医师陈薇正在操作一台旋转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仪为患者做检查。这款全自动诊断鉴别各类平衡紊乱疾病以及眩晕症的诊疗设备,可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设有专门的诊断、治疗方案,诊断准确率、治疗有效性明显。
据介绍,在眩晕病亚专科建设方面,该院于2021年引进了首台前庭功能检查系统,顺利开展“眼震视图、冷热试验”新技术;2022年引进了“甩头试验仪、BPPV位置性眩晕治疗仪”,顺利开展“头脉冲试验、BPPV位置性眩晕复位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2022年3月至今开展该技术1500余例。
人才引进,推进脑病科高质量发展
专科发展离不开人才引进和培养。市中医医院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做法,通过柔性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夯实脑病科人才团队基础,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开展高精尖技术,全面提升专科建设,提升脑病科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推进脑病科高质量发展。
2022年以来,市中医医院加入岭南脑病医疗联盟、华南眩晕中心联盟和南宁市心脑血管专科联盟,成功签约广东省中医院脑病科蔡业峰教授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海威教授眩晕团队等专家团队,针对眩晕中心、卒中中心、脑血管病等亚专科建设进行专业授课,开展临床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就开展脑血管病、眩晕病、疑难危重症患者、科研教学等方面进行合作指导帮扶。
同年,加入南宁市心脑血管专科联盟,联盟脑血管介入专家定期到医院指导开展介入手术治疗,全年完成630台脑血管介入手术。
为了提升整体能力,脑病科建立外派人员进修学习常态机制,盘活医院人才资源,加快人才培养步伐。2021—2022年,脑病科先后派出22名医护人员外出进修脑血管介入技术、眩晕诊疗及康复,18名护理人员完成脑病科专科护士培训,专科各项新技术得以顺利开展。
2022年先后派出苏锦勋副主任医师、陈海峰主治医师进修脑血管介入技术,回院后着力组建脑血管介入的技术团队,成立脑血管病介入室,完成脑血管病介入三级、四级手术,提高了脑病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使脑病科的内涵建设得到显著提高。
2021年选派陈薇医师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眩晕中心进修,全面学习眩晕中心的运行管理、疾病诊疗及康复等技术,回院后着力组建眩晕中心技术团队,顺利开展眩晕中心各项工作,并于2022年成功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辐射带动,打造中医脑病诊疗中心
依托广西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中风硬瘫规范化研究》,市中医医院脑病科进行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近3年先后到桂林市,南宁市邕宁区、上林县、隆安县等地中医医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活动,将药棒循经推按法等中医外治疗法在基层进行推广应用,让更多中风患者获益。
该科陈薇副主任医师先后到上林县中医医院及良庆区那马卫生院开展脑病科专科建设对口帮扶工作,指导上林县中医医院设立脑病名医馆和眩晕中心,在那马卫生院开设中医特色门诊。
谭凯文主任介绍,通过辐射带动作用将脑病特色疗法和专病专技向基层推广应用,提高脑病科在本区域内的影响力。项目实施周期内运营效率良好,通过人才引培,提升脑病科专科诊疗水平,专科业务量稳步提升,群众满意度高,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了专科的社会影响力。预期在3年内将脑病专科打造成南宁市中医脑病诊疗中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2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