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制定老年痴呆防控国家战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20 03: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主任刘梅林建议:

制定老年痴呆防控国家战略

本报记者 刘喜梅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3月20日 &nbsp第&nbsp05&nbsp版)

制定老年痴呆防控国家战略

“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2024年要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在老年医学的服务短板中,老年痴呆的防控短板需给予更多重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主任刘梅林告诉记者,今年全国两会,她继续为老龄人口的健康建言献策。

我国的老年痴呆发病率逐年上升

刘梅林介绍,并非所有表现为痴呆的患者都是阿尔茨海默病。判断老年人是否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需要依赖特定的诊断手段。当老年人出现记忆力减退等痴呆早期典型症状,还需要考虑是不是由其他疾病诱发,比如血管性痴呆。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对于血管性痴呆,及时诊断,改善缺血可能减轻或缓解患者症状。

我国的老年痴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痴呆患者已达到1500万以上。不仅如此,在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顺位中,老年痴呆已经从1990年的第10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5位,仅次于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慢阻肺等重大慢病。

“老年痴呆会导致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的进行性下降,最终生活不能自理、各项身体机能进入全面衰退状态。这不仅直接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更因患者对家属的依附逐渐加重、较高的照护需求及医疗费用,极大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照护负担和精神负担。”刘梅林介绍,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老年痴呆人数会快速增长,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程度不断加重,不仅成为严重危害健康的主要原因,也将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因而需要更加科学的防控策略来干预。

事实上,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近年来,国家政策也在老年痴呆防控方面持续加码。

比如,2020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规范》等文件;2021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工作的通知》,在13个省(市、区)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工作,并编制了《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技术方案》;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科技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其中就包括老年痴呆的防治内容;2023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又发布了《关于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

仅靠部门行动难以实现老年痴呆防控的目标

“上述政策的密集出台,显示出政府在老年痴呆防控问题上的决心并付诸行动。但是,要实现老年痴呆的系统、有效防控,仅靠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这些政策还不够。”刘梅林强调。

因为,老年痴呆的防控涉及多个环节——对于患者和家庭,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诊治率和治疗依从性;对于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提高预防和诊治能力,规范诊疗和照护,建立筛查机制,早发现,早干预;对于诊疗技术、药物研发,需要政策激励,以加快药品的审评审批,提高诊断技术和药物的可及性;对于患者的保障体系而言,需要将诊治措施纳入医保,将医疗照护服务纳入长护保险,减轻患者负担。此外,还需要在社会层面建设患者友好型社会,提供相关社区服务、长护服务、医养结合服务等。

“也就是说,老年痴呆防控的全周期、全过程,需要的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行动,这些行动涉及多个政府部门,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并在国家层面形成社会合力。”刘梅林介绍,由于我国缺少针对老年痴呆防控的顶层设计,导致老年痴呆防控的政策框架和体系不完善,目前防控工作仍停留在1-2个部门层面,政策的战略性、系统性以及落实效力不强,尚需建立部门间、政策间的协调和联动机制以及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以形成老年痴呆防控多部门、多机构、多层面和全社会协同共治的格局。

如何打破这种局限在1-2个部门层面的防控格局?刘梅林认为,应将老年痴呆防控作为国家战略来推动实施,同时制定中国老年痴呆防控规划(2025-2045)。

“在规划中,应明确防控目标、原则、主要任务、行动规划、专项行动和工程等。同时,还应该明确老年痴呆防控的组织体系、决策平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以及全链条政策体系,建立部门间、政策间的协调机制和联动机制,全社会参与的动员和激励机制,以及政策落实和监督机制。”在刘梅林看来,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将老年痴呆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行动,可建立起系统、有序、有力、有效老年痴呆防控网络,最终实现防控目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蛋白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罗永章委员:尽快构建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体系【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我的履职故事】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公布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
2023-03-12 08:35:00
迪安诊断晓飞检与环球细胞库达成老年痴呆防治战略合作
...)筛查、预防与治疗,共同推动中老年人神经健康管理。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主要发生在老年或老年前期。疾病的主要特征包括进行性的认知功
2025-03-07 16:44:00
鹰瞳Airdoc助力,中国人寿推出国内首款患病可投保的老年痴呆专病保险产品
...保的老年痴呆专病保险产品 2023年9月21日是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立防立治,无问早晚”。为助力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早筛早治,中国人寿财险近日重磅推出
2023-09-21 19:23:0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专家参与国家级老年医学共识编写
...何菲副教授等国内35名权威专家共同撰写的《基于社区的阿尔茨海默病三级综合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正式发表。据悉,该共识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2025-03-19 19:17:00
全国“敬老月”,“灵曦行动 - 脑健康基层公益行”走进革命老区
...理健康、生命教育等健康知识,深入开展老年心理关爱、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促进和老年听力健康促进等行动,促进健康老龄化。公益咨询 为落实《通知》要求,深化此次公益行活动效果,专家团
2024-10-14 12:15:00
直播预告:如何全面构建阿尔茨海默病社会支持体系?
本文转自:人民网守护美好的回忆是种珍贵的能力,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却受困于记忆的漩涡。《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
2024-03-12 17:13:00
老年痴呆可能“潜伏”34年?你眼中的好习惯,或是痴呆元凶?
...人也是出现认知障碍的高发人群,要比其他人更容易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在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大约有1500多万人患有痴呆,其中900多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的人数低达30
2024-11-17 08:46:00
老年痴呆早期会有8种迹象,赶紧预防!
...一种顽固的神经中枢系统的软化性疾病,病发潜伏。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一般会出现,部分记忆缺失,日常生活紊乱,无法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行动功能受
2023-02-08 14:58:00
日照市百位中老年朋友免费筛查“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医学专家们为日照市百位中老年朋友开展免费筛查“阿尔茨海默病”活动并给予相关干预指导。阿尔茨海默病又称为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
2024-01-24 21:5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韩峰:双腿“不一样长”?揪出青少年长短腿背后的“隐形推手”
韩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针灸推拿学硕士,脊骨神经医学认证医师。从事针灸整脊工作10余年。通过陈朝晖教授脊骨神经医学教育脊柱及四肢关节技术认证
2025-08-07 10:43:00
立秋,激活身心的“安静之力”
今日立秋,暑气未消,蝉鸣依旧,唯有庭院阶前飘落的几片梧桐叶,悄然透露出时节的更迭——正如宋人朱熹笔下所写:“未觉池塘春草梦
2025-08-07 06:24:00
福建首个微生态诊疗中心落户厦大附属中山医院
微生态诊疗中心将肠菌制成胶囊,方便患者使用。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厦门大学海峡医学中心微生态诊疗中心日前成立
2025-08-06 09:10:00
家中药品如何“避暑” 药学专家为您支招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 实习生 李慧)暑期高温,家中的药品也被“热坏了”,药片变色、胶囊“抱团”、糖浆变质等问题频发
2025-08-06 09:10:00
北京中研中医院田俊清:田氏分期渐进疗法,分期辨证施治治腰突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半天。田俊清,中医主治医师。师从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程凯教授、妇科专家王莉莉
2025-08-06 11:28:00
北京中研中医院陈明:“五法一位”,立体综合治疗疼痛顽疾
陈明:副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周六、周日。200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曾先后进修于北京针刀总院、广州军区总院
2025-08-06 11:28:00
大理老人称赞云南结石病医院:痛苦4年,瑞梦手术几分钟就解决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多国流行病学统计,50岁以上男性中,约50%存在前列腺组织学增生(即通过病理检查发现增生)
2025-08-06 11:37:00
婴儿的小肠“雪花”密布!腹泻两周就医,确诊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鲁网8月6日讯小婴儿肠胃娇嫩,稍吃不好或受凉就容易拉肚子。不过,近期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接诊的一例腹泻婴儿瑄瑄(化名)却并不普通
2025-08-06 11:38:00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攀升 重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通讯员姜海英吴畅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在癌症中发病率占第二位
2025-08-06 14:19:00
警惕“幼态审美”背后的医美陷阱
唐传艳22岁的张婷(化名)到医疗美容机构咨询,咨询师对着她年轻的脸庞,竟给出了“皮肤松需要抗衰”“鼻翼宽要切除”的诊断
2025-08-06 14:30:00
别让医疗科普沦为“流量生意”
时本虚构病例、夸大效果,假科普、真带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将迎来更大力度整治。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
2025-08-06 14:30:00
厦门美莱:假体隆鼻多久能\
每个爱美人士心中都藏着对“气质妈生鼻”的向往,却常常被“隆鼻恢复期长”“效果不自然”等问题劝退。其实,随着医美技术的迭代
2025-08-06 14:40:00
厦门美莱:厦门脂肪隆胸能保持几年?
在追求身体美学的道路上,脂肪隆胸以其"自体移植、自然手感"的独特优势,成为越来越多女性的心头好。但不少求美者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
2025-08-06 14:43:00
特殊人群医保报销后自费全免,浙毕医院对口帮扶这个乡镇医院
7月30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以下简称“浙毕医院”)以那医院揭牌仪式在织金县以那镇人民政府五楼会议室举行。毕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薛成
2025-08-06 15:19:00
10 余年肾结石顽疾终得解 贵阳结石病医院提醒莫让“小石”酿大患
近日,来自贵阳的 55 岁肖女士在贵阳结石病医院成功摆脱了困扰她 10 多年的肾结石病痛,重获健康生活。肖女士的肾结石病史长达 10 多年之久
2025-08-06 1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