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他留下了那一棚棚的寿光蔬菜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3-15 05: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寿光原县委书记、“改革先锋”王伯祥去世

他留下了那一棚棚的寿光蔬菜

他留下了那一棚棚的寿光蔬菜

王伯祥身后是改造后的成片盐田。

他留下了那一棚棚的寿光蔬菜

寿光大地上连片的蔬菜大棚。

他留下了那一棚棚的寿光蔬菜

◤王伯祥(右)和孙明共话从“开拓”到“标准”的寿光蔬菜产业革命。 “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王伯祥于3月13日逝世,享年81岁。王伯祥曾任寿光县委书记,被称为“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他创造性地领导了寿光的蔬菜生产、寿北开发及工业项目的升级改造,创建了全国闻名、江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为寿光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每日凌晨2:30,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蔬菜买卖交易后,发往各地的商超和市场,最终出现在全国人民的餐桌上。从贫困落后县摇身一变,成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见证了王伯祥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如今,斯人已去,却留下了那一棚棚的寿光蔬菜。

2021年,在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时,王伯祥卸任寿光县委书记已近30年,但他一直关心着寿光蔬菜的产业化发展,他始终强调,“共产党的官是百姓的官,百姓的官就得时刻想着百姓。”

记者田汝晔张锡坤荆新年

改变农民命运的“蔬菜革命”

在全国冬暖式大棚的发祥地——寿光市三元朱村,至今还保留着在王伯祥支持下搞起来的第一代大棚。这代大棚,见证了王伯祥立足寿光市种植蔬菜的传统优势,全力扶持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历史。

1986年6月,王伯祥担任山东寿光县县委书记,当时,寿光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那如何让寿光富起来?“刚当上县委书记的时候,我就想着让人民有钱花,那就在蔬菜上做点文章。”

1989年8月,正是青玉米抽缨孕籽之际,王伯祥决定要砍掉20多亩长势正旺的玉米,进行冬暖式蔬菜大棚试验。“尝试新鲜事物,不会一帆风顺,我得带领大家有决心搞起来。”王伯祥深知,蔬菜夏天是草,冬天就成了宝,只要琢磨透技术,在寿光也能建成冬暖式蔬菜大棚。

在王伯祥的动员支持下,寿光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带领村民们建起了17个冬暖式大棚。“那时一个大棚能挣好几万,一个户一个棚,就成了万元户、双万元户。”王伯祥回忆当年的情景说,寿光老百姓本来就很会种菜,三元朱村引进冬暖大棚技术后,村民一下子发现了大棚的好处,寿光种菜的优势更强了,这也改变了北方人的餐桌,冬天除了吃白菜,其他菜也能吃到了。

王伯祥当即拍板在全县推广,紧接着,5000多个大棚在寿光拔地而起。“全县里5000多个大棚,没有一个不丰收的。”寿光市三元朱村原村主任王佃科回忆,寿光积累了全国领先的蔬菜种植技术和经验,寿光一年要外出5000多位技术员,专门教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30多年来,寿光蔬菜大棚不断创新发展,从烧煤的“土棚子”到“晒太阳”的第一代冬暖式大棚,再到现代化的第六代智慧大棚,发生了一场改变农民命运和改写农业历史的“绿色革命”。

第六代大棚不仅种植面积从1亩增加到2.5亩,并且全部使用自动卷帘、温控、喷药、补光和水肥一体化等智能装备,大大缩短了农民的劳作时间,提高了蔬菜质量和产量。

三元朱村村民王聪是村里的“棚二代”,“每一个种棚人都是师傅,我们只要种好不愁卖。”王聪种植着四个大棚,每天早上摘好菜,就送到村口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吃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王伯祥书记和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

“寿光模式”推向全国

每日凌晨,当夜深人静、大多人熟睡之时,寿光这座蔬菜城早已开始热闹和忙碌了起来。凌晨2:30,随着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区大门打开,装着南瓜、白菜、菜花的一辆辆小卡车、货车、农用三轮车穿梭不息。

说起物流园,蔬菜经销商纪振男便滔滔不绝:“我1997年来寿光干蔬菜批发买卖,来到物流园后,这里采用一卡结算制,不需要使用现金,而且也不用担心菜卖不出去,我们都是蔬菜市场的受益者。”纪振男说的老市场,正是30多年前王伯祥在九巷村规划形成的批发市场。当年由于单一种植白菜,导致滞销,只能任其烂在地头。王伯祥当时有个判断:市场是第一位的,就算有风险也得办,不能再让“白菜悲剧”重演。

“干大事就得吃大苦,急难险重的活儿,一把手必须靠上去。”这是王伯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寿光交通闭塞,一旦遇到风雨天气,蔬菜运不出去,农民便血本无归。在王伯祥的坚持与努力下,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建设取得了惊人成就。

从1986年开始,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三次扩建,占地面积也从20亩扩大到600亩。如今,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除了销售本地菜,还承担着冬季南菜北运、夏天北菜南销的重要功能,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高峰期日交易量1万吨左右,蔬菜交易品种300余种,辐射全国20多个省区市。

正像王伯祥设想的那样:这个蔬菜批发市场越来越红火,交易量越来越多,在寿光形成了一个江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老百姓不管种什么样的菜,种多少菜,拿到这个市场上,没有卖不了的。”

在“量”上再突破、在“质”上再提升。2018年,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落户寿光,这里的一粒种子、一棵菜,都严格按照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发布的种植规范种植。

“我们发布的‘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番茄、黄瓜’两项农业标准是国内第一次制定,可以说填补了一个空白。”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综合科科长孙明告诉记者,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推行从种苗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标准,通过执行标准,让蔬菜生产有标可依,实现蔬菜产品的高质量、高品质、高颜值。

目前,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已集成2369条相关标准,形成14大类182个品类的蔬菜标准数据库,编制完成37种蔬菜的54项生产技术规程,发布7项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和55项团体标准……“我们制定的标准,也是基于王伯祥书记带着寿光人民打下的好基础。”孙明说,“寿光模式”加快由技术输出向标准模式输出转变,目前已向全国26个省区市提供了农业问题集成解决方案。

“寿光有一个特点,不论哪一届县委班子,都是把蔬菜放在第一位。”王伯祥很是欣慰,“寿光标准”正在更高平台、更全链条上助推全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寿光的路子也越走越宽,越走越广,越走越好。

撞开“千年洪荒”大门

王伯祥在任县委书记的5年多时间,除了带领寿光人民发展大棚、建设市场,还撞开了寿光北部“千年洪荒”的大门,为寿光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于寿光北部靠海,大片盐碱地成为阻碍发展的大问题。王伯祥出生于寿光北部,喝盐碱水、吃黄蓿菜长大,切身体会过盐碱滩涂上穷困潦倒的滋味。1986年秋,寿光县委、县政府召开联席会,王伯祥就寿北大开发一锤定音:“寿北开发不是盲目蛮干,而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于是,他靠前指挥,与群众一起风餐露宿,战天斗地。

“一开始,那些地方盐碱非常严重,不长庄稼,只能把寿北的盐碱滩都搞成高标准的条台田、盐田、养虾池,才能让老百姓吃上饭。当时,我就在养牛棚旁边的小屋住了40多天,搞寿北开发。”王伯祥曾经这样回忆。这些他三言两语就讲完的事,带给寿光的却是巨变。

说起当时寿北大开发的情景,寿光市侯镇东岔河村村民郭承会说:“当年跟着王书记在寿北开发,条件非常艰苦,在荒草野坡里喝点水都成问题,鞋都不知磨破了多少双。王书记制定了寿北开发计划,一个是规划了大片土地,另一个就是规划了盐田。”吃水不忘打井人,寿北老百姓对王伯祥都心怀感激。“是王书记领着我们打了井,现在我们喝上了甜水,种的东西还特别好吃。”郭承会动情地说。

如今再到寿北,一眼望不到边的防潮大坝将海水锁在坝外,盐碱地变成高标准的条台田,潮间带和浅海滩涂也都筑成高标准的盐田和养虾池,昔日盐碱滩变成了聚宝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5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潍坊寿光:一年百亿产值,影响中国十几亿人的餐桌
...杰 潍坊报道 通讯员桑宏香每年,至少900万吨蔬菜从潍坊寿光走向全国各地,摆上十几亿人的餐桌;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寿光蔬菜种植面积达60万亩,年产值110亿元,年交易
2024-04-21 19:53:00
“寿光模式”让蔬菜大棚变身“绿色工厂”
...瓜已开始在南宁本地市场销售。据介绍,项目引进山东“寿光模式”,与山东寿光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由寿光团队负责项目的整个建设运营,充分发挥寿光蔬菜产业全链条优势,携手深
2024-03-10 11:24:00
寿光1600家合作社托稳“菜篮子”
...文转自:大众日报□记 者 石如宽通讯员 任 杰 报道本报寿光讯 春节期间,正是寿光大棚蔬菜的丰收季。早上六点钟,寿光市文家街道南潘曲村菜农张振庆早早来到棚内,开始了一天的采摘
2024-02-14 10:01:00
(经济观察)“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播绿”全球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山东寿光4月21日电 (记者 沙见龙)“我们在沙漠种蔬菜!”在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的皮山农场菜博园,千余亩日光温室大棚里,各种蔬菜瓜果琳琅
2024-04-21 15:38:00
柯城致力打造蔬菜产业“寿光模式”
...转自:衢州日报百天奋战菜博会柯城致力打造蔬菜产业“寿光模式”本报讯 (记者 林敏 报道组 郑晨 陈璐 通讯员 刘烨珏) “1号展馆正在完善保温、遮阳等设施,接下来将展示先进的
2024-02-26 00:39:00
品牌山东|“慧”种地 提“智”效
... 提“智”效人民网“行进中国”山东调研采访团山东省寿光市崔岭西村智慧化大棚。人民网记者 栗翘楚摄渤海之滨,山东寿光。这里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山东5个“千亿县”之一。崔岭西
2024-06-29 14:24:00
叶路洲引入“寿光模式”种蔬菜
...年,引来黄冈市齐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引入“寿光模式”,推行蔬菜种植“五统一”管理标准,着力发展现代农业。2022年,黄州区将叶路洲蔬菜产业作为年度重点项目打造,先后安
2023-01-30 08:43:00
党员话菜乡①|寿光市稻田镇“党建链”串起“产业链”
...: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近年来,寿光市以党建联建为契机,在党建互学、项目互联、人才互通上深化交流,强龙头、树品牌、补链条,不断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的
2023-06-21 12:14:00
院地合作为“中国蔬菜之乡” 插上科技翅膀
...新华社记者 叶婧冬雪皑皑,大棚林立。走进位于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寨里村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基地,科研人员正在28号棚内进行黄瓜品种的对比试验。“这是我们今年最新育
2023-12-26 01: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