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直肠癌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甚至需终身携带造瘘袋?这一传统认知正被一项新技术打破,“肠道支架植入”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联合应用,以微创、精准的特点,显著降低了患者痛苦及造瘘概率。那么,这项技术究竟有何特点?10月24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普外四科结直肠肛门外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孙敏,为大家答疑解惑。

近日,72岁的王大爷(化名)因急性肠梗阻被紧急送往十堰太和医院。检查发现,其直肠肿瘤已完全堵塞肠腔,情况危急。按照传统方案,很可能需要直接进行造瘘手术,这意味着老人余生都需携带造瘘袋生活。
“当时感觉天都塌了,觉得自己这么大年纪还要遭这个罪,心理压力非常大。”王大爷回忆道。
面对这一棘手情况,市太和医院普外四科结直肠肛门外科专家团队为王大爷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先通过微创方式在肠道堵塞处放置一枚金属支架,迅速解除梗阻;待患者身体状况改善后,再行腹腔镜根治手术。
"真没想到恢复得这么快,而且保住了正常的排便功能!"术后第五天即可下床活动的王大爷欣慰地表示。这项技术将急性梗阻的解除与微创根治手术完美结合,不仅创伤小、恢复快,更重要的是显著降低了造瘘概率,让患者能够保留自然排便功能。
孙敏介绍,该技术特别适用于高龄、体质较弱或合并症较多的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对这些患者而言,传统大开腹手术风险较高,而新技术为他们提供了安全根治的机会。同时,该技术也满足了对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希望避免永久造瘘的患者的需求。
"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医疗理念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孙敏表示,这项技术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和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真正实现了为患者"量体裁衣",让患者在根治肿瘤的同时,能够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
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直肠癌外科治疗向更精准、更人性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编辑:思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