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曲靖日报
市二院成功实施贲门失弛缓症治疗术
帮助患者破除食道“紧箍咒”
医生为患者实施手术。陈林 摄
本报讯 近期,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甲乳疝外科)为一名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胃底折叠术(Dor术式)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市二院为曲靖首家实施该术式的医院,填补了曲靖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空白。
朱先生近半年被一种“奇怪”的疾病所困扰,起初无法进食固体食物,只有借助喝水才能下咽,后来连吞咽半流食也很困难,严重时常发生食物反流,近3个月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半年来的“因噎废食”,致使朱先生体重急速下降约20公斤,缺乏营养,重度贫血,全身无力,精神不振。
9月18日,朱先生来到市二院就诊,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发现他的贲门“打不开”,导致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部时被“拒之门外”,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入院后完善胃镜检查显示食管内有食物残渣存留,食管下端缩窄环形成,胃镜无法通过,食管测压、24小时食管测酸等相关检查均支持贲门失弛缓症。诊断明确后,经术前评估,有手术指征,普通外科主任高瑞岗团队联合消化内镜中心为患者实施Heller肌切开术(LHM)+胃底折叠术(Dor术式)。
医生在胃镜的引导下,用超声刀切开食道肌层约6厘米长的缩窄环,切开过程需要术者有精湛的技术才能确保紧贴肌层下方的黏膜层完整无破损。术中同时行食管前胃底折叠术(Dor术式)来预防切开术后并发胃液食管反流。手术历时2小时,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10天可进食流质食物,顺利出院。通过电话随访,朱先生现已可以正常饮食,未再出现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体重也增长了5公斤。半年顽疾一朝除,手术疗效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充分肯定。
陈林 高瑞岗 徐同明
【相关阅读】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体重减轻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等。此病为一种少见病,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最常见于20岁至39岁的年龄组,儿童很少发病,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