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市人大代表杨芙蓉
为推动重庆农村抗旱供水保障体系建设献策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周尤
黔江区蚕茧产量连续13年居全市第一,主要造林树种林木良种使用率达100%。这些成绩的背后,有市人大代表、黔江区林业局林业科技站负责人杨芙蓉的一份辛勤付出。
推广蚕桑良种,手把手指导蚕桑基地管理;组织林业科技专家、科技特派员等送技术到蚕桑基地;开展林业科技专项培训3000余人次;推广建设榉树良种示范林300余亩,推动建设林下种植珠兰花示范基地100亩……一年来,杨芙蓉立足本职、认真履职,为发展献计,为村民增收奔忙。
“过去一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和乡土树种打交道。”杨芙蓉告诉记者,“让乡土树种回归,为城市增绿添彩”是她要实现的“小目标”之一。多年来,她钻研乡土树种的选育扩繁工作,致力于大叶榉树、檫木、珠兰花繁育、栽培,取得了大叶榉树种子育苗技术突破。同时通过一个个建议,推动科技服务落在大地上,走进农民家。
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杨芙蓉不仅关注自己熟悉领域的发展,也非常留意群众的急难事。
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杨芙蓉提交的3件建议都和民生有关,其中《大力实施小型水库建设,健全农村抗旱供水保障体系的建议》被市水利局采纳,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的用水难题。
“农业农村发展缺不了水,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干旱天气让人记忆犹新。”杨芙蓉回忆,那一年为了保住良种选育基地的榉树树苗,单位花了七八万元水费。这让杨芙蓉关注农村的缺水问题——这是黔江独有的,还是其他地区也存在的普遍现象?
提出每一份建议,都要经过扎实调研。杨芙蓉多次实地走访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以小型集中和分散供水为主。遇到伏旱和冬季少雨季节,这些地区的水源在短时间内变小或干枯,严重影响农村小型供水工程水源保障率和群众的饮水安全。
鉴于此,她在建议中提到,“结合渝东南、渝东北地区饮水保障体系建设实际需要,将小型水库建设作为农村水网建设及抗旱水源工程的重点工程推进实施,提高小型水库补助标准。”
对此市水利局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很快回应:2023年的《重庆市水网建设规划》编制,充分考虑了“两群”及农村地区有关需求,将10个区县纳入了农村水网建设试点,并支持黔江新建小型水库一座,推动农村抗旱供水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地区工程性缺水、水系连通和调节能力薄弱等问题。
杨芙蓉说,今年两会,她将聚焦重庆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等主题提出建议,“我会继续做好功课,带着民声上两会,让履职‘听得到声音、看得到身影、见得到行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