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贸区试验区与周边经济功能区间的政府协同机制研究》(编号:21CZZ033)的研究成果。
智媒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等新业态方兴未艾,引发新闻传播理念和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促使传统新闻业的边界正在消失、新闻传播逐步向主体多元化、信息碎片化方向发展,不仅对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提出新挑战,也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基于此,高校应充分了解现阶段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具备的技能特征,明确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径,以此为新闻传播领域培养兼具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融合性新闻人才。
一、智媒化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向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VR/AR等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得以广泛应用,机器人写作、算法把关正逐步消解传统新闻传播生产模式,重塑新闻传播领域的市场竞争逻辑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高校应深入分析新闻传播业态的市场表现和人才需求,找准智媒时代新闻传播领域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从而针对性调整和优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案,为传媒业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智能型人才。
智媒时代注重智能化思维的培养,强调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和连接,因而需培养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新闻传播人才。在传媒生态和产业格局被不断重构的当下,新闻传播方式逐渐由单一的线性传播转为双向的交互式传播,传播渠道也正在由传统媒体向新兴网络媒体转变,促使运用互联网思维生产与分发新闻内容成为传媒从业者必不可少的素养。其一,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信息交互能力。这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传播所具备的强交互性特征,无论是媒体还是用户均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实时交互。基于此,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在深刻把握互联网交互性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和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交互设备,以实现对新闻信息的采编、整合及分发,譬如在重大灾难现场运用无人机、传感器等设备采集新闻。其二,互联网的交互性还要求新闻传播人才要善于运用信息交互设备和技术在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中,做好媒介内部成员的交互、媒介与用户的交互、用户成员之间的交互等各种交互行为。
智媒时代使新闻信息得以数据化、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因而需要将信息处理能力作为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方向。无论是传统纸媒时代还是现代智媒时代,信息处理始终都是媒体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过去,新闻工作者从采访到撰稿的信息处理过程都以纸质媒体为主。如今,在万物皆媒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呈爆炸式发展,这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信息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新媒介环境下培养具备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其一,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并及时监测用户数据、洞察用户兴趣,以保证新闻信息的客观性和精准性。其二,新闻传播人才还应借助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搭建新闻传播平台,并使其逐渐成为真正的信息共享空间。在此基础上,新闻传播人才还应具备运营、维护、管理信息平台的能力,实现信息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如人民日报“采编云服务平台”、新华社“现场云”平台等。
智媒时代,新闻传播逐渐向主体多元化、信息碎片化方向发展,呈现出“人人都是记者”的众声喧哗局面,对传统新闻传播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基于此,高校应注重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创造优质内容的能力。其一,在媒介融合进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内容同质化、过载化、低俗化等问题,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应基于敏锐、高效的新闻信息处理能力,提升对优质内容的提炼、创造和创新能力,始终将“内容为王”作为传媒行业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断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客观、真实、深刻的新闻信息。其二,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借助数字技术对新闻内容进行采写编摄和创意性表达的能力,以实现原创优质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二、智媒化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
传统专于某一领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智媒时代传媒产业的发展需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最大限度与时代发展相匹配并推动传媒业实现更好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高校应创新新闻传播教育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智媒时代,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新闻传播行业的深刻变革,主流媒体、自媒体、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多种类型的传播渠道以开放性、交互性、跨时空等特征颠覆传统新闻传播行业的产业格局,推动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形成。基于此,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以开放性的课程设置推动新闻传播课堂由传统理论教学向全媒体教学模式的转变。其一,高校应合理增设“数据可视化”“数据新闻”“计算机编程”等课程,以培养学生数据化思维、提升学生数据素养。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增设用户体验、数据分析等相关新媒体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可视化处理能力。其二,高校应依托云计算服务搭建网络媒体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类优质资源,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辐射。
高校应构建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新闻传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受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影响,之前的新闻传播人才难以适应时下智媒化的发展需求,因而新闻传播专业必须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实践教学方面,以此为传媒业输送全媒型、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其一,高校应将案例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引入新闻传播教学课堂的全过程,并开展常态化训练,引导学生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认识新闻传播、树立新闻理想、强化专业技能。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创建“RUC”工作坊实践平台,能使学生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并运用数字化工具,从选题、策划、分析到可视化处理等各个方面了解数据新闻的制作流程,从而提高自身数据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其二,高校应搭建校园媒体平台,建立数据传媒实验室,由此形成系统完整的开放式学习社区,以培养符合智媒时代发展和产业需求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智媒化时代,专业知识扎实且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跨界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更能满足媒介发展诉求。因而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合,打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壁垒,为传媒业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一,高校应与传媒企业建立在产学研等方面的教学实践基地,为新闻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将当前传媒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需求落实到课堂,并将该方式贯穿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比如,企业可选派行业内的资深媒体人、相关技术人员前往学校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新闻传播行业的运行特点和发展前景,引导学生对未来的传媒之路形成清晰规划。其二,高校应定期选派学生到校外传媒企业进行实习实践,提升学生对传媒行业的适应性,并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提升专业素质。
三、结语
智媒时代,新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颠覆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结构,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指明方向。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按党中央的要求,更新新闻传播教育理念,将全媒体教学模式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通过专业的新闻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相应技能,加强校企合作,引导学生将新闻理论知识落实于实训平台中,并将该方式贯穿于新闻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而培育出知识结构领域广泛、善用现代传播手段的全媒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赖学滟)
(作者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建科系江苏省委党校公共管理学部副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