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黄乃思 王广兆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王宇教授团队联合该院放射诊断科主任顾雅佳教授团队,发布了一项名为“应用基于CT的评分系统评估局部晚期甲状腺癌可切除性”的研究,建立专门评分系统,让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有了科学依据,而不是仅依赖于医生的主观判断。该项成果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欧洲放射学》杂志在线发表,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甲状腺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很多人印象中属预后良好的“懒癌”。但事实上,我国甲状腺癌总体5年生存率仅84.3%,晚期甲状腺癌预后效果差是重要原因。
据王宇教授介绍,局部晚期甲状腺癌会呈侵袭性状态,侵犯颈部重要器官或组织如喉返神经、气管、食道、喉、颈部大血管、上纵隔或皮肤肌肉,患者可因气道梗阻或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是目前临床的治疗难点。外科手术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首要选择。然而部分局部晚期甲状腺癌难以通过直接手术达到完整切除,患者通常要通过药物治疗使肿瘤退缩后再考虑手术。
对局部晚期甲状腺癌可切除性的准确评估,会直接影响治疗策略乃至患者的预后。如何将这部分不适合直接手术的局部晚期甲状腺癌区分出来?既往的评估主要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及理念,有不少局限。缺少对科学治疗决策的指导。
为建立专门的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可切除性评分系统,王宇教授团队联合顾雅佳教授团队开展了大型研究。
该研究基于多中心队列,通过评估CT影像中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气管、食道、动脉、静脉、软组织及喉的情况,分别建立了12分和14分的评估体系,并将12分的评估体系优化为最终的评分系统。通过不同中心临床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评分系统的有效性。研究数据显示,该评分对初治患者及术后复发患者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总体准确率78.9–89.4%。
根据评分结果,可将1-12分的局部晚期甲状腺癌分为三组,其中1-4分患者以直接手术切除为主;9-12分患者的总体R0/1切除率为6.45%,以系统治疗为主;5-8分患者的总体R0/1切除率为62.5%,处于临界可切除状态。
“本研究为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的可切除性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考标准,帮助临床医生优化其治疗决策,有望让更多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患者获得生存获益,”王宇教授表示。
据了解,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头颈部肿瘤MDT团队长期致力于晚期甲状腺癌的探索性研究,在新辅助模式下开展大量临床试验,使众多晚期甲状腺癌患者获益,这一客观评估系统也成为支撑整个新辅助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1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