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与君安坐吃擂茶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3 03: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与君安坐吃擂茶

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樟洲民族村畲乡嫂正在制作擂茶。

□ 本报全媒体记者 周 幸 文/图

擂茶,一种可以“吃”的茶。它似茶非茶,似粥非粥,轻轻呷一口,入口咸香,别具一番风味,令人回味无穷。它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也是畲族人最喜吃的一道独特饮品。且就饮茶而言,唯有擂茶,可以自采自制,既能解渴,又可充饥。

青山环绕、绿水相依的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有7个畲族民族村,畲民5300余人。在这里,热情好客的畲民总是会为尊贵的客人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擂茶,千言万语尽在茶香里。

闻擂茶之名久矣。2月17日,正值新春,记者来到东固樟洲民族村,村里张灯结彩,装扮一新,畲民们身穿传统畲族服饰,跳竹竿、唱畲歌、制作擂茶,好不热闹。他们热情邀请记者共同制作一回擂茶,感受畲族美食文化的魅力。

畲乡擂茶的制作过程颇具特色。擂者,研磨也。它是畲乡嫂的专利,是由畲乡女子操办的功夫活。记者跟随着畲乡嫂蔡春红,将大米、花生、芝麻和各种材料依次放入陶制擂钵中,用擂杵沿擂钵内壁频频舂捣、研磨,直至将钵中原料捣成粉状,混合均匀后加入少量食盐。研磨过程中,原料的香气逐渐释放,满室飘香,沁人心脾。

而这看似简单的制作方法,却也需要一番巧力。这边,记者费尽全力,满头是汗,茶料并无太大变化;那边,畲乡嫂手中擂杵一起一落,在擂钵内一圈圈有节奏地旋转舂捣,动作不紧不慢,看似轻松从容,实则每一次舂捣都蕴含着力量和匠心,很快茶料都擂成了茶渣。

随着时间的推移,擂茶的香气越来越浓郁,既有山野田间的清新,又有人文历史的醇厚。这香气,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记者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畲族的祖先们在这片山林里,用同样的方法制作着擂茶。

擂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闽有“居建阳县的畲族雷大爷始创擂茶”的传说;湘有“三国蜀军进军湘中遭遇瘟疫,一老妪制擂茶祛疾”的故事。有关的文学记载也散见在一些古籍中,如南宋诗人《盱眙旅客》一诗曰:“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此外,汪曾祺先生在《湘行二记》中,引《都城纪胜·茶坊》“冬天兼卖擂茶”和《梦梁录·茶肆》“冬月添卖七宝擂茶”,又引“杭州人一天吃三十丈木头”这一俗谚说明历史上南宋时期擂茶相当普及,甚至日耗大量木质擂杵。

擂茶的制作也可根据季节变化和客人的口味加入有特殊作用的原料。如春夏潮湿闷热,加入扶阳祛湿的艾叶,或添进清凉解暑的薄荷叶;秋冬干燥寒冷,则加入润肺去燥的贡菊,或是驱寒的姜末、辣椒等。来了尊贵的客人,则会在擂茶里再添加一些炒熟的蔬菜、香菇、油豆腐、腊肉等原料,用排骨汤或土鸡汤烹煮。对于喜欢吃香茶的人,可将芝麻炒过再擂,亦可加入炒花生米、炒黄豆等。

制作好的擂茶,冲入煮沸的开水,一股浓郁的香气顿时扑鼻而来。畲乡嫂微笑着递过来一碗,记者小心翼翼地品尝一口,香、甜、脆、辣、咸多种滋味在口中交织,复杂而和谐,让人不禁陶醉。

畲乡嫂告诉记者,吃擂茶有两个美味秘诀,一要趁热,二要细嚼慢咽,如此才能体味“九曲回肠,心旷神怡”之感,又能品味韵味无穷的传统民俗文化。记者学着这般吃下一碗,浑身暖和,通体舒畅,疲劳感顿消。

如今,用擂茶联络感情、招待宾客已是畲族的传统习俗,无论婚嫁喜庆,还是亲朋好友来访,即请吃擂茶。吃擂茶往往见者有份,三三两两上门,越吃人越多。大家拉着记者,团团围坐在小院中,捧着一碗擂茶,来上几碟自制的茶点,炒黄豆、炸薯片、腌萝卜等等,边饮边嚼,或拉家常,或谈见闻趣事,其乐陶陶。好客的畲乡嫂手握长柄竹勺,不时为客人斟擂茶。一勺勺、一碗碗,客人吃得越多,就表明聚会越是尽兴,主人越高兴。

不知不觉间,记者竟也吃下了两三碗,却仍不舍起身。大米、花生在擂杵下释放出了它们最古朴、最原始的香气,细细品来,这份美味带着温度,让人沉醉、留恋。每每端起碗,就似乎能听到畲民们的欢声笑语,感受到他们的热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3 0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原东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现规模化种植,新增460亩油茶和100亩茶叶种植。7个少数民族村以飞地模式入股龙家塘茶山,成功打造“庆丰茶厂”品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红色+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打造
2024-04-10 09:15:00
...转自:江西日报以责任和担当诠释初心——记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党委书记施云本报全媒体记者 周 幸8月28日一早,记者从吉安出发,乘车行驶在整洁平坦的青东公路上,道路两旁青山如黛、树
2023-09-12 03:47:00
人民网消息 温州市文成县西坑畲族镇让川民族村距离县城16公里,是一座畲汉混居的古村落,村里自然景观与农耕文化、畲族文化相依相融。近年来,当地陆续开设了多家畲族特色民宿,让川民族村
2023-07-22 20:37:00
...会带一点回家,带给亲戚朋友品尝一下。”近年来,东固畲族乡以“晒冬”会为“媒”,进一步宣传畲乡特色文化,全面展示畲族民俗风情,推广东固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增
2022-12-27 08:18:00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德兴:民族村变身旅游“新地标”  村美民富产业兴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江西德兴5月17日电 (卢梦梦 张琳娜)“现在村里很热闹,隔三差五就有游客来游玩,穿着我们畲族的服饰去各个景点拍照打卡,跟过去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05-17 18:34:00
...80.8平方公里,辖有10个行政村,人口2.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村5个,畲族人口9000多人,自明清以来就形成畲汉聚居地和侨胞、台胞祖籍地,是福建省19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也
2023-06-14 10:01:00
浙江交通观察:交旅融合为畲乡发展带来了什么?
...在的生活,余先森十分感慨。温州文成县西坑畲族镇让川民族村不仅风景秀丽,也是一处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的旅游胜地。走进让川村,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古老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祥和
2024-05-11 22:01:00
(乡村行·看振兴)农文旅融合 江西会昌洞头畲族村振兴“蝶变记”
...里,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0789人。有1个少数民族村(洞头畲族村)和2个少数民族村小组,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近年来,洞头利用当地浓郁的畲族文化风情,农文旅融
2023-10-30 12:27:00
...动,并通过多平台、多角度、多语种向全球展示龙南少数民族村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我们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还原农耕场景,将农业生产与体验式场景相结合,创新打造畲族编织、
2023-05-09 22:5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